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力农机合作社发展

2018-08-20 03:36田丽妍
新农村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

田丽妍

摘要:本文阐述了辽宁省兴城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难题,分析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推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和政策扶持方向,对促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作社;优化升级

1兴城市农机合作社现状

兴城市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兴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着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建设,加速构筑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为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政府重视,农机补贴年年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专业性服务组织,涵盖了我市农机作业的全过程,调整了我市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民机手作业面积的不足。

经过几年的发展,兴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由2014年的16个,发展到2017年的45个,增长了181.3%。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节省了农户一家一户对農机的投入,满足了广大农户从事生产的需要,促进了农民增收。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农机修理,农机培训,农机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增强了兴城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能力,为我市广大农民从依靠劳动致富逐步走向依靠农机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2培训需求

广大农机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存在着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农机手之间能力差异大等诸多问题。我市农机合作社配备的很多都是现代化农机智能装备,而对这些先进农机设备的使用不能单独依靠老农机手的经验,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另外,一些农机生产厂家后期技术培训跟不上,合作社农机手多数靠自己摸索,经常出现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机械损坏等情况。因此,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较强创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提高我市农机合作社农机手技能迫在眉睫。

3保障措施

3.1强化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机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各自职责,加强对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协调和监督管理。农发局成立培育协调小组,各培训机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

3.2明确各方责任。一是农发局负责制定全市培训实施方案,同时审核备案各培训机构实施方案,统一编制培训规范和公共类教材,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宣传和绩效考评等工作。招标确定培训机构,签定培训合同,监督考核培训工作;落实分解培训任务;开展认定管理,建立实名制培育档案;衔接扶持政策;开展绩效考评;及时总结上报材料等。二是培训机构负责开展摸底调查,组织遴选农机合作社培训对象。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台账;选编专业培训教材;选聘培训教师,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实训基地负责提供实训场地,组织学员实践操作,对学员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3.3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实名登记制度。各培训机构要对培训合作社社员进行实名登记,记录基本信息和培育情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农业部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建立监管机制。在农发局、培训机构、参训社员之间建立三方制衡监管机制,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账,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要把参训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培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三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培育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备查询和检查。档案主要包括工作方案、文件、信息;培训、实训、参观的计划和现场图像;经费预算和实际支出有关资料;培育对象档案和培训台账等。

3.4注重宣传总结。各培训机构要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报宣传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培育试点培育成果,充分利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辽宁金农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培训的良好氛围。

4政策扶持

4.1对培训合格的农机合作社社员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和考核认定、并免费发放科技资料,提供各类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

4.2把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农机合作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享受优先补贴的权利。合作社优先评选市、省、部级示范社,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能力。

4.3加大涉农项目整合,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整合农业产业资金,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农业创业项目资金要向合作社倾斜。

4.4按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加快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机合作社带头人队伍。采用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带领学员到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园区等地现场参观学习,并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4.5依靠互联网手段,提升培训效果。培训合作社社员运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与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对接,为社员提供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和全程跟踪指导,实现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