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颜东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ekenInfee-tiosu Anemia,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hie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其特征性病变为骨髓黄化,胸腺萎缩,出现造血功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该病呈垂直和水平传播,有世界蔓延的趋势,因此,已被纳入世界范围内重要禽病研究行列。CAV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导致骨髓黄化和胸腺萎缩,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CAV具有明显的年龄抵抗力,成年鸡感染CAV后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是,可以经卵传递给子代鸡,引起临床症状。
1流行病学
鸡是CAV的主要自然宿主,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肉鸡较为易感。各年龄组雏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鸡胚和14日龄以内的雏鸡易感性最强,发病率最高。CAV存在于病鸡的肝脏、脾脏、心脏、肾脏、法氏囊、胸腺、骨髓等器官组织内,常能从以上感染器官中分离到病毒。CAV感染的发病率一般在20~60%,高时可达100%,死亡率一般在5~10%,严重时可高达60%以上。
2传播途径
CAV可经卵垂直传播,被污染鸡舍、用具及粪便等可引起水平传播。垂直感染可能是导致雏鸡生后随即出现典型发病(即贫血)和造血器官、免疫器官萎缩的主要原因。水平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只产生抗体,不引起明显发病;通过实验证明CAV可以通过鸡胚垂直传播,并引起子代鸡发生感染。多数鸡群在母源抗体消失后至产蛋前的生长期感染CAV并产生抗体,其子代鸡可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而有些鸡在开产初期感染病毒,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抗体,其后代子鸡难以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结果导致CIA的爆发或流行。
3临床病理学及病理组学变化
3.1眼观病变。CAV感染后最明显的病变是贫血症状,患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衰弱、消瘦、体重减轻、肉髯和可视粘膜苍白;翅下垂,羽毛蓬乱,翅膀等局部皮肤呈兰紫色,破溃后流出浆液性渗出物;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血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红细胞压积值明显降低,发病后5~6天大量死亡,呈急性经过,死亡率为5~10%。一般不超过30%,但严重或有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大大提高,可达50~80%。临床耐过鸡可逐漸恢复,但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下降,并易激发细菌、真菌或其它病毒感染。
3.2病理学检查。本病最特征的剖检变化是骨髓黄化,常见股骨骨髓呈脂肪色、淡黄色或淡红色;胸腺明显萎缩,胸腺与体重比值明显降低,呈深红褐色,严重时可导致完全退化;法氏囊、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体积变小,大多数患病鸡法氏囊外壁呈现半透明状态,能观察到内部的皱璧;肌肉有散在针尖状或块状出血点。
3.3电镜检查。观察发现,骨髓和胸腺细胞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无界膜,呈均质状及环状。
4诊断方法
4.1临床症状诊断。CIA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贫血。实验感染1日龄SPF雏鸡,接种CAV后7天可观察到生长发育缓慢,食欲减退,体弱,鸡冠、肉髯、眼睑、脚趾皮肤等可视粘膜苍白临床症状。人工感染后14~16天为症状严重期,发病鸡羽毛蓬松、翅膀下垂,倦怠,蜷缩一旁,甚至出现死亡。病鸡死亡率根据接种毒株的毒力强弱和接种剂量而不同,某些强毒可引起60%以上的死亡率。病程呈急性经过,耐过鸡在感染后3周左右开始逐渐恢复,4周以后各种血液学指标可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的轻重还与一次性病毒的接种计量密切相关。
4.2病理学诊断。病理剖检发现,CAV自然感染病例,以骨髓黄化(脂肪化)和淋巴器官(胸腺、法氏囊)萎缩为特征,但现地病例多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病理变化多样化。SPF雏鸡感染CAV后可见骨髓脂肪化,呈黄白色或乳白色;胸腺明显萎缩,胸腺与体重的比值明显降低;脾脏和法氏囊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肌肉、皮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明显肿大,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肠道可见出血斑,其它内脏器官颜色苍白,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等。
5预防和控制
5.1预防措施。应从没有该病的种鸡场引种。建议有条件的种鸡场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于发病鸡群,可使用抗生素以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以减缓病情,降低死亡率。
5.2管理措施。对于该病,当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必须以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严格生物安全防疫体系建设,实施隔离消毒、检疫监测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强化鸡舍、环境、饮水、用具的净化消毒。常用的消毒药剂有福尔马林和含氯制剂等。
5.3免疫接种。用CAV弱毒冻干苗对12~16周龄鸡饮水免疫,能有效抵抗CAV攻击,在免疫后6周产生强的免疫力,并持续到60~65周龄。种鸡免疫6周后所产的蛋可留作种蛋用。也可用病雏匀浆提取物饲喂未免疫种鸡,或CAV耐过鸡的垫料掺合于未免疫青年种鸡的垫料中进行人工感染,均可取得满意的免疫效果。CAV的母源抗体极易产生,并对子代鸡提供免疫保护。种鸡在13~14周龄时免疫,能有效预防子代CAV的爆发。但不能在首次产蛋前3~4周实施免疫接种,以防止通过种蛋传播疫苗病毒。
5.4切断CAV的垂直传播。对基础种鸡群施行普查,了解CAV病毒的分布以及隐性感染和带毒状况,淘汰阳性鸡只,切断CAV的垂直传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