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琳
摘 要: 亲情是基于血缘或姻缘关系中的人们之间最真、最大、最美的感情,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些“快节奏”负面因素挤压着人们对亲情的表达,家庭教育的“缺爱”和“溺爱”导致亲情的漠视。亲情教育亟待弘扬,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局面,大力弘扬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增强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亲情 遮蔽 亲情教育
一、亲情的内涵
在古代传统文化中,亲主要指父母双亲或有血缘、姻缘关系的亲属。如《礼记·奔丧》中的“亲,父母也”,《礼记·大传》中的“亲者属也”。“情”指感情。亲情,指基于血缘或姻缘关系中的人们之间最真、最大、最美的感情。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都是亲情。情侣之间的爱情通过婚姻也会最终产生出亲情,婚姻将情侣变为夫妻,使爱情和亲情联为一体,并使二者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夫妻双方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感情的延伸和拓展也是亲情。亲情重在感情的至真至大至美,广泛地看,在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也可以产生情亲,如患难之交形成的恩情、领养子女养育之恩等,但其核心、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家庭成员、亲属之间的感情。
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礼记》中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任,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其中前八句都是谈亲情。父母的仁爱、子女的孝敬都是人之为人的要义,是天经地义之举。为人父母,爱儿女是人之常情,是人伦的体现。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是应尽义务和责任。古代,儒家学说就提倡通过“爱有等差”波纹方式推及开来,达到“天下为公”的美好社会大同局面。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亲情而至天下大爱,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明确指出:“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養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唤醒当代大学生对亲情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他们对亲人的感恩之心、养亲敬亲之责,并能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热爱同学和老师,热爱社会和国家,敬爱生命,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亲情教育的现实问题
亲情教育具有现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社会科技、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亲情教育的不足。
其一,工业批量化生产方式和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层管理技术在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给人们套上了快节奏的生活限制,挤压了亲情空间。人们大部分时间被批量化生产、高度秩序化的科层管理所挤压。在生产的路上、在学习的路上……总之缺少在亲情表达的路上。20世纪90年代一首《常回家看看》以朴实无华的歌词呼唤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挤出时间回家看看,以弥补工业化快节奏之魅对人们亲情的挤压。其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带来了一家人在生活理念和样式上的代沟。青年人热衷于网络交流,例如QQ、微信、易信、陌陌、飞信、博客等社交工具,而40岁以上的家长们掌握信息咨询的渠道和能力有限,他们更习惯于直面沟通或电话沟通。两代人的亲情表达出现代沟和错位,致使亲情弱化。“两代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错位,使得他们亲情联系的机会愈益减少,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在无形之中增多”[1]。
家庭教育的“缺爱”和“溺爱”是青少年亲情淡漠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家政服务更加细致,诞生了许多替代父母亲教育、抚育子女的服务性工作。校园接送、托管班、教育辅导班、午餐定制、保姆奶妈等家政工作替代了父母和子女的交流教育。使得孩子活动对托管者负责,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的资金负责,父母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互动。“9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三个家庭”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小就是小公主、小皇帝,对其溺爱有加,疏于管教,致使他们对父母家人的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缺少感恩之心。正如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马卡连柯指出的“独生子女很容易习惯自己的特殊地位,变成家中的真正暴君。做父母的往往很难遏制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不管愿不愿意,正在培养利己主义者”[2]。
目前高校亲情教育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形成气候。在中学阶段,学校教育以分数为最终追逐目标。分数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学生在课堂上接受道德说教的教育,很难体会、感受并认同亲情的价值。进入高校,尽管有的高校在开展某些亲教育,如感恩教育等,但在亲情的教育方式上还很简单,教育内容还不够丰富。更多的是开展运动式的学生亲情教育,如布置任务书写一封家书、观看反映亲情内容的影片,缺少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有的运动式亲情教育甚至还引起学生的反感。高校亲情教育没能唤醒青年内心深处对亲人应有的最美最大最真的情感。
有的高校亲情教育还处于盲区,德育教育取代了亲情教育。据一项调查显示,12000名大学生中只有6%的人在母亲节问候过妈妈,仅9%的人知道父母的生日[3]。道德知识的学习代替了情感精神的培养,道德知识很多,却行动很少。亲情被忽略,亲情教育在一些高校完全被专业技能教育、就业任务所遮蔽。
三、亲情教育的途径
亲情带有一定的天然性、自发性但更需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体会,从潜意识培育为自觉的行动。亲情教育是爱的教育,要用爱心培养爱心,用爱心才会唤醒爱心。只有父母对孩子抱有最真挚的爱心才会“春蚕到死丝方尽”,只有老师对学生抱有真诚的爱心才会“蜡炬成灰泪始干”。与此相应地,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会对长辈真心行孝,对他人真心关爱。亲情教育发端于家庭,自觉于学校,践行于社会;亲情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親情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家庭的稳定结构是亲情教育的重要因素。苏联学者马卡连柯认为要使家庭教育顺利进行,家长要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孩子对“苏维埃的法律承担责任”[5]。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感情、家庭负责,家庭的团结和稳定是有效开展亲情教育的前提条件。夫妻双方必须对对方怀有诚实和尊敬之心,相互扶助,风雨同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稳固而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互敬互爱、相敬如宾,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力量。“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5]。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平等沟通是亲情教育的重要方式。父母采取平等的身份、开放的态度与子女相处,更能赢得子女的尊重,亲情是二者之间无拘束的漫谈和无所不谈。对待子女重大选择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如大学选择、职业选择、择偶等重大问题要充分交换意见,而不是一言堂要子女绝对服从。“亲子之间平等对话沟通,千万不要是家长独白说教,更不可以训斥命令。面带微笑、态度谦和,心胸开放,言辞诚恳,亲情就会很快在坦诚交流沟通分享中被呼唤出来。亲情沟通中很需要对孩子的欣赏、鼓励、赞美”[6]。
亲情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当发挥亲情教育的主导地位。亲情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学校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服务学生发展和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高素质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要充分认识到智育和德育同等的重要,学习知识和培养至性至情完美情操同等重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真正建立起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发向。
学校应当完善教育内容,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伦理思想的优秀部分纳入亲情教育体系。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道、尊老爱幼的美德都是亲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孝道中,孝既重赡养,又重视心理关怀和内心愉悦。孝敬父母既要体现在帮助父母劳动减轻父母负担的“孝”上,又要体现在尊重父母意见、汇报自己思想的“敬”上。尊老爱幼,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同世界,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我们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按照“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将“以孝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代士人的宗旨融入当今时代发展方向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增强其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学校亲情教育要深化教育模式的转换。亲情教育不是一种说教,而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爱的教育是以情育情,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身份,换位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善于分析学生的阶段性特征、思想发展状态,急之所急,想之所想,以微细的关爱与体贴给予学生爱的温暖。要善于运用丰富的亲情教育载体,如亲情教育基地、亲情乐园等建设,打造有利于亲情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亲情校园文化熏陶培育亲情的养成。
亲情教育需要学校与社会的联动。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7]习近平对青年模范人物的高度评价和殷切期望给亲情教育提出了要求,亲情教育应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社会要营造亲情教育的氛围,大力宣传亲情教育的效果和榜样,用亲情呼唤亲情、用真情培育熏陶亲情。培育亲情社会还要善于营造民众喜爱的表达亲情的渠道。如举办“亲子节”、“孝星家庭评选”、“重阳敬老节”、“留守关爱日”等亲情教育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体现亲情,在实践中体验亲情,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亲情文化氛围,让个人在社会亲情氛围中升华亲情,形成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向社会不断传递亲情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刘倩倩,乔建中.亲情教育:高校教育中亟待重视的问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2][4]A.C.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与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125.
[3]张跃年.论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必要性[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5]A.C.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编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6.
[6]吴新颖.青年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力量:亲情[J].伦理学研究,2009(7).
[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