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云 张斌
被誉为中国“农科城”的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春耕之际,走在杨凌的田间地头,笔者发现,种地队伍不断走向融合,种植品类更新换代提速,技术领衔农业生产,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气息的“农科城”春耕,启示着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新图景。
从“土专家”到“土博士”:“农民”队伍走向多元化
48岁的农民王中来站在自家大棚里,对笔者说:“我棚里草莓有17个品种,采用立体化种植,别人一亩种8000苗,我种1.5万苗。”
王中来是杨凌的职业农民,脑子活、善学习,在当地颇有名气。比起农民身份,王中来更看重前缀“职业”二字,在他看来职业化是未来农业对农民的要求。为此,他要求自己要翻看农业杂志,善于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要和教授交朋友,还要出国学习提升。
像王中来这样的职业农民在杨凌不在少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天雄说:“仅2017年杨凌就培训技术农民4.6万人,截至去年底,已有1.2万余人拿到农民技術职称证书,农民职业化正成为一种趋势。”
春耕队伍里不仅有年长的“土专家”,还有年轻的“土博士”。31岁的姜义亮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博士。2016年,他与同为博士的高海龙、沈锋、李鹏飞等人成立了一家生态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土壤检测、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技术服务。
“我们参与指导和改良的毛乌素沙漠、陕西蓝田县和甘肃庆城县等地的土壤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姜义亮说,“更多像我们这样的服务行业大有作为。”
从“大棚菜”到“大棚果”:从供给侧紧盯市场端
35岁的汤新国是“归乡潮”中的一员。2006年专科毕业后,他在城里盖过楼房、搞过装修,结婚后,他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他说:“2010年左右,我们杨凌的设施农业发展很快,搞得很红火,加上我家也有8亩地闲置着,就想回来试试。”
“搭棚、买种子、除草,别人咋来我咋来,没想到第一年4亩西红柿就赚了12万元。”尝到甜头后,汤新国与80户农民一起成立了合作社,集约了146个大棚,并且硬化路面、盖仓库,准备大干一场。
但他逐渐发现,传统的“大路菜”并不时时都是“摇钱树”。“种的人多了,掉价就厉害,不少大棚开始出现‘空窗期,对合作社社员打击很大。”为此,汤新国开始寻求转型。
2016年,他分出8个大棚尝试种植南方水果火龙果,收益颇丰。他说:“西红柿行情不错的时候一亩赚3万多元,但火龙果一亩就可以赚10万元,而且在地头就卖完了。”2017年,他又引进试种了包括百香果、莲雾等多个热带品种。他说:“今年还要引进30多个品种,提升更新换代速度。”
“调整种植结构说到底还是要紧盯市场需求,跟紧市场错不了。”汤新国说,“但调整结构得有计划地来,就像现在,我继续扩大种类,这样不容易使品种互相打架。”
对于种什么,汤新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现在,‘大路菜我们也不能放弃,但是要转换销售方式,比如我们最近就在和一个火锅产业谈订单销售,让‘大路菜也能卖出好价。”
从“大水漫灌”到物联网干预:技术引领现代农业未来
大棚里的瓜种没播在地里,而是着床在地上的“有机枕”里;纳米膜电热水机组让大棚也能变频加热;给牛槽装上特制设备,有效防止牛只吃饲料不吃草……
职业农民李海平是新设备、新技术的忠实粉丝。作为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务农9年的李海平认为“勤劳不一定能致富,但技术可以”。为此,他种植的葡萄和猕猴桃,不但种类甚多,而且灌溉和施肥方法也不大一样。用他的话说,要用创新方法提高果品质量:“在别处吃不到的我这儿都有,味道还更好。”
在合作社的一个大跨度双拱双膜大棚里,一种新品种葡萄苗刚刚种下。为了提高品质,他专门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测,在种下果苗后,还为果苗“定时喂养”。
“以前我们都是开春一次性施肥,但是植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不一样。”李海平说,“现在,我们大棚都建有物联网系统,灌溉系统也已经更新,可以做到营养定时定量供给。”
技术提升带来高性价比。“过去灌溉500亩地,需要3口井白天黑夜持续浇水25天。采用新灌溉系统后,四五天时间就能够完成,而且可以控制大棚内的湿度。”李海平说,“我们还尝试施用液体肥,肥料跟着灌溉系统走,不让土地喝白水,这种方法会控制施肥量,不会导致肥料过剩,引起土壤板结,影响长期耕种,十分环保。”
科学种植,技术领先,李海平的葡萄和猕猴桃不但价格坚挺,而且销售火爆。他说:“现在一个大棚可以赚12万元,去年以来,各地来人参观学习,现在售苗成了又一收入增长点,快赶上水果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