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禹萱
一般家庭里都是妈妈爱唠叨,我却有一个爱唠叨的老爸。这不,晚上他和妈妈来接我,刚坐到车上,老爸就开始“念经”了:“晚上回家记得喝一袋板蓝根。”
“为什么呀?”我才不想喝药呢。
“瑞瑞生水痘了,前天你还跟他玩儿了一个下午,喝点儿板蓝根预防一下。”老爸板着脸说。
“不要,不要,太难喝了!我这不是挺好的吗?”我噘着嘴摇头。
“喝一点儿,良药苦口,不听老爸言,吃亏在眼前……”老爸开启了说教模式,从我四岁不乖巧一直说到九岁不听话。“知道了,知道了,我喝還不行吗?”我招架不住,只好举手投降。
“咳……咳……”老爸清了清嗓子,又慢条斯理地开口了,“我还要提醒你,提醒你,提醒你……”
“你倒是快说呀!”坐在一旁勺妈妈忍不住插嘴。
“让她自己想!”老爸眼睛一瞪。
我赶紧回答:“不要跟瑞瑞玩儿,对不对?”
“不是!跟你说了多少次,你总是记不住!”老爸严肃地说。
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向妈妈。
“再次提醒,坐车请靠边!坐在中间的话,如果我急刹车.你就会从后面 冲过来,撞到前面。还记得暑假那次吗?差点儿把鼻子撞歪了……”哎呀,老爸又开始讲那段被他重复了无数次的暑假历险了。
我垂头丧气地说!“爸爸,我知道了,坐旁边,窗户开小点儿,头、手不伸出窗外,系好安全带。您就别再念经了,我头都疼了!”
一旁的妈妈哈哈大笑:“今天的写话素材有了!”
老爸得意地说:“别嫌我唠叨,我唠叨有好处,不但安全有了保障,还给你提供了写话素材,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嘿,老爸,您可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哪!
爱“念经”的老爸
禹萱小朋友善于观察,紧紧抓住人物特点,寥寥几笔,一个爱唠叨的老爸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生动俏皮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对话描写尤其出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往自己脸上贴金”等俗语的运用恰到好处,为文章增色不少。
(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