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
夕阳斜,晚风飘,
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
扑面清香暑气消。
你划桨,我撑篙,
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
采得莲花乐陶陶。
从小跟着大人一起唱《采莲谣》,但是没什么感动。直到在儿童杂志上看到一个采莲的插图之后,再唱《采莲谣》感觉就大不同了。
那书上画了好多小女孩,坐在木盆里,用手划水,进入荷花丛中。
每天我都在里面洗澡的木盆,原来也可以当船啊!
坐在澡盆里以手作桨,划水前进,既是划船也是戏水,多好玩哪!
还有,一根根长茎,撑起上面大大的荷叶和荷花,那些小孩根本就是溜进荷叶丛林里,不像玩躲猫猫吗?
我最爱想象躲在荷叶下的感觉了,阳光从上面射下来,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躲在下面很有安全感。至于细细的荷茎则像丛林,要用手拨开才能前进,又有探险的刺激。
小孩都希望有自己的密室,所以喜欢阁楼和“树屋”,甚至只是把纸盒堆得高高的,藏在后面,说那是他的家。
这荷花塘不就是藏身的好地方吗?何况是划着木头澡盆溜进去,太刺激了!
一直到成年我都用童年的眼睛看荷花,别人看上面的荷花、莲蓬,我看下面神秘的水面与荷叶。
荷塘常浮着许多萍藻,有些很小很小,如同香菜,铺满整个水面。在荷叶的浓荫里,萍藻是翠绿的,会不会有粗心的人,以为那是绿草地而一脚踩上去跌入荷塘?我也羡慕蜻蜓,能够站在萍藻上,既安全又惬意。更美的是当荷花瓣飘落,翠绿为底,粉红或纯白的花瓣像弯弯的小船停泊,我曾拍过一张这样的照片,作为散文集的封面,引来不少赞美。
起风的日子,荷花另有一种美,荷叶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浅绿色,因为被风掀起,俯仰翻转、深浅交织!而且聚生的荷叶,因为彼此扶持,在风里不易倾倒,边缘散生的就摇摆得厉害了。尤其是初秋时节,荷花零零落落,莲蓬倔强地立在其间,许多荷叶已经由黄转褐,却有些迟生的叶子刚刚钻出水面。这热闹与孤独、新生与老去、完美与残破,呈现了荷花世界的岁月兴衰。
留得残荷听雨声!
雨中的荷花就像雨中的芭蕉,随着叶片的高低大小,产生抑扬顿挫的音效。雨水落在荷叶上,立刻变成银色的水珠自由滚动,先聚集在荷叶中心比较凹下的地方,愈聚愈多,愈来愈重,荷叶撑不住,终于向一边倾泻而下。然后那叶子又昂首弹起,恢复原先挺立的样子。所以雨中的荷叶就算无风,也会不停抖动。我曾见过一只小麻雀,在荷叶下躲雨,低头若有所思。心想它是窃喜找到遮雨的好地方,还是无可奈何,只得倾听上面滴滴答答的雨声。
无论生长在哪里,荷花都是要冬眠的。所有的繁华丰盛都过去,大大的叶片全不见了,水面只剩干枯的荷茎和立着的莲蓬。荷茎是坚持的,它们不委屈,只折断,一根根像是“折钗股”,断向水面。黑黑的,让人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时候如果来一场雪,它们就会突出了。
记得有一年到杭州断桥赏雪,桥面落雪之后在深黑的水上变成白白一线,桥边柳树和亭台也因为落雪而清晰。还有,就是岸边的残荷,一根根黑黑的荷茎,都被白雪覆盖成“飞白”的笔触。
好多人把握这难得的機会,拍摄断桥残雪的美景,我却站在水边,久久,欣赏雪中的枯枝残荷,想盛夏时节,曾是怎样的繁华。
不知为什么浮起李易安的句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会不会是李清照晚年看残荷的感慨?遥想她年少轻狂时,因为醉酒忘记回家的路,结果把船划进荷花丛中,只见上下左右一片青盖亭亭。
少女急了:“怎么渡?怎么渡?”
突然啪啪啪啪!惊飞了一群原本停在沙滩上的鸥鸟和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