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阶段是教育启蒙的黄金阶段,而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则是师幼关系的自然互动。大量的研究表明,渗透游戏精神是实现师幼互动最为有效的方式。作为幼儿活动的常见方式,游戏是具体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载体,而其中提炼出的游戏精神在师幼互动方面优势明显。本文主要就游戏精神渗透下的师幼自然互动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幼儿教育的有序开展,也带动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游戏精神;师幼互动;策略探讨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育高质高效的保障,是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在游戏的组织实施中渗透游戏精神,有助于自然和谐师幼关系的建立。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则可以提升其职业幸福感。作为幼儿活动的核心精神,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师幼互动自然和谐,调动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必须关注幼儿游戏,关注游戏精神的教育渗透,优化自然师幼互动。
一、 关注幼儿自发性游戏行为,读懂行为背后游戏实质
幼儿的游戏往往是基于自身的游戏思维的,与成人的游戏思维存在一定的差距。幼儿的游戏精神也常常是隐性的,教师如果以成人的思维是很难进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更无法与其产生精神的共鸣,无法产生有效的互动。理解幼儿游戏的本质,其是基于幼儿心智水平的对愉悦体验的追求。我们在幼儿管理中常常会抱怨部分幼儿与别人不一样,总是喜欢搞恶作剧,十分调皮捣蛋。例如在组织大家玩拥抱游戏时,总会有幼儿跑到教师怀抱里但是又突发性把教师推倒。有的幼儿因为一次食物呕吐将污物吐到了衣服上,然后反复这样,很明显是故意的行为,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制止。而有的教师与幼儿深入交谈后,才知道幼儿在玩“食物滑滑梯”的游戏,对他来说,这个游戏十分有趣。幼儿的游戏精神被看作是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其发展中的自我超越。教师要基于游戏精神,做好师幼自然互动关系的建立,前提是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本质,幼儿的很多滑稽或者是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都是自发游戏的体现。建立互动自然的师幼关系,教师就是要读懂幼儿行为游戏本质精神的基础上,从幼儿的角度去看待行为中的游戏价值与趣味,基于幼儿的兴趣去规范引导这些行为。
二、 坚持幼儿游戏主导地位,基于幼儿兴趣发掘游戏
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自发性的游戏,很多教师对于幼儿自发性的游戏置之不顾。其实幼儿自发性的游戏恰恰是游戏精神的体现,是自然和谐师幼互动关系建立的催化剂。教师应鼓励幼儿开展自发性的游戏,保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地位,幼儿在愉悦、自由、快乐的氛围中和情绪下参与游戏,畅想游戏的欢乐。教师如果主动参与到幼儿的自发性游戏中,可以更好地与幼儿沟通交流,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与幼儿打成一片。例如中班的男孩利用各种器械车、风火轮、模型开展的秘密作战游戏,小班女孩利用海綿搭建的小房子开展的过家家游戏等都是教师应该鼓励并参与进去的自发性游戏。除了鼓励幼儿发展自发性游戏,教师也应该基于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所迸发的想法、愿望,所流露的情感以及所产生的行为方式创新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幼儿喜欢,教师也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环境保护主题知识时,可以引入变废为宝的课堂制作小游戏,准备一些废纸壳、废塑料瓶、废丝带等,让幼儿动手做一做,有的幼儿做出了赛车,有的幼儿做出了风车,有的幼儿做出了纸花瓶,游戏的积极性高。在这些幼儿为主导的游戏中,建立起和谐自然的师幼关系。
三、 教师要善于分析游戏行为,选择合适时机介入游戏
渗透游戏精神实现自然互动师幼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教师必须在游戏介入时合理恰当。做有效的介入,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在初始阶段,幼儿对游戏往往保持较高的兴趣,但是当游戏进行到一定阶段,幼儿的游戏热情会逐渐衰减。期间也会因为幼儿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的限制,游戏中遇到困难,受到干扰。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地介入游戏,避免茫然性,在综合分析游戏开展情况,幼儿兴趣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幼儿,在幼儿即将放弃游戏参与时通过角色扮演等参与到游戏中,实现其游戏参与积极性的回升与保持。例如引导幼儿参与变废为宝的游戏,当幼儿对废品利用制作等逐渐失去兴趣时,教师可以扮演参观者,参观幼儿的制作工厂,并且对他们的奇思妙想予以肯定,甚至可以象征性地购买产品,幼儿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这得益于教师适时地介入,有效的教育引导,游戏精神也得以在幼儿教育,幼儿活动中贯彻渗透。
四、 加强幼儿游戏教学的反思,通过反思优化师幼关系
教师在幼儿的教育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加强幼儿游戏教学的反思,加强游戏精神的渗透钻研,这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师的成长发展与幼儿是有一定关联性的,因为教师的教学反思带动教师的成长,而教师的成长又助力于幼儿教育,助力幼儿成长发展。加强对游戏精神渗透的反思,从实际问题出发,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在教学反思与探讨中实现教学理论在教学实施中的灵活运用,学以致用,取得教学实效性。每一次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必须总结反思这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有效的改进方式。常常问自己:这个活动中的游戏本质是什么?教育开展中幼儿自发性的游戏有哪些挖掘的价值?哪个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预期不一样?游戏教学中该如何调控等?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幼儿的游戏表现,对游戏精神的理解更为精准,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相关的教学理论支撑,从而实现教学的总结与归纳,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充分渗透游戏精神,建立起和谐自然的师幼互动关系。
教师是基于成人角度理解游戏精神的,而儿童是基于自身认知开展游戏的,因此两者出发点的不同,立足点的不同,对游戏精神的理解也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游戏精神注重过程,追求愉悦体验。因此要想通过游戏精神的渗透,实现和谐自然师幼互动关系的建立,教师必须理解幼儿游戏精神的本质,关注幼儿游戏中的主导地位,适时地介入游戏指导游戏开展,加强幼儿游戏精神的探讨反思,转化思维,做好与幼儿的有效交流,在精神、物质及行为等层面进行互动对话。坚持游戏精神主导下的有效互动,多理解、多认同、多鼓励、多信任、多总结,关照幼儿游戏精神,优化师幼互动。
作者简介:陈静,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