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作者网络

2018-08-18 06:20李振福梁爱梅徐梦俏
世界地理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北极

李振福 梁爱梅 徐梦俏

摘 要:北极社会科学研究是在北极权益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科研领域,对研究领域的合著网络及引用网络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作者间的关系模式及知识流动的特点。以2007年~2015年北极社会科学研究中文期刊文献为基础,采用中心性分析、社团分析对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著网络和引用网络进行了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者之间已初步形成多个规模较大的团体,但绝大部分研究者较为分散,沟通合作机制缺乏;此外,活跃作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代际特征开始凸显。应激发不同领域人员参与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推动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北极;社会科学;作者网络;合著网络;引用网络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北极冰川融化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航道使用、政治安全和军事战略等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非北极国家的权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参与北极事务的诉求日益强烈。1999年开展的第一次北极考察活动拉开了中国的北极研究序幕,但直到2007年,国内对北极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才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目前一些文献已对国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杨振姣等对北极环境、北极能源安全、北极航道安全及北极治理的中国参与等国内研究成果分别进行了评述,指出上述研究或存在角度狭窄、内容不够深入、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1-4]。李珍等对“北极航道潜在经济战略价值”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评析,认为今后的研究应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5]。李振福等对北极航线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论述[6]。上述文献主要通过对部分研究成果的内容、方法及角度等进行总结分析,还缺少对研究领域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的整体把握。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联结及其模式、结构和功能[7]。作者合著网络和作者引用网络是社会网络的具体形式,前者是基于作者之间的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等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8],能较真实地反映作者之间的关系;后者是基于作者引用他人或被他人引用等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关系紧密的引用网络内高效流动的理论、方法、观念等知识将独立分散的研究联系起来,有利于系统地构建研究体系。

国内外学者已对社会网络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合著网络和引用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Newman首次采用复杂网络方法研究作者合著网络[9,10],使用合著网络评价科研对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的邱均平等人对合作网络、引用网络等共现网络揭示科学研究结构的能力進行了对比[11],李亮等对国内情报学领域的合著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12],丁堃等利用合著网络研究了大学科研团队在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的网络地位[13],等等。引用网络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共被引分析、耦合分析和互引分析等。Selen Onel等构建了纳米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合著网络与文献引用网络,并验证其是否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和网络层次结构[14]。马瑞敏对作者引用网络的基本模式及其核心作者在网络中的角色功能进行了研究[15],高耀明等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中高被引论文作者互引网络的整体特征和子群特征[16],等等。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分析对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作者进行识别,并使用成分分析及角色——位置分析研究重要社团的发展模式、人员构成及其特点、活跃作者位置及角色等,旨在探讨作者间的关系模式及知识流动的特点,从而发现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的问题,为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1.1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法律、政治、经济、历史、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范畴的北极问题研究的中文期刊文献,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在中国知网中以“北极”为主题搜集在2007年~2015年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得到符合条件的文献共368篇,涉及作者403人。合著关系数量、作者数量与相关期刊文献发表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图1)。

除了研究人员数量与研究成果发表数量的变化外,我国的北极社会科学研究还经历了深度上由浅至深、学科领域上由窄至宽、研究范围由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发展历程。在2008年以前,对“北极争端”的解读(包括争端缘由、争议对象、主要参与方等)是主要关注点。2009年以后,研究的关注点逐渐转至北极地缘政治、法律、治理机制等方面,部分学者开始主张中国从航运、能源、生态保护等角度积极参与北极活动,此时的北极社科研究覆盖了生态、资源、气候、航道、政治、法律、战略等众多主题,研究面较为分散。2013年以后,研究视角逐渐聚拢,更多地落在北极航道、北极治理及中国的北极参与三大方面,北极航道通航影响、北极航线建设、中国的北极参与策略及突破口选择等成为研究重点。

被引用次数是衡量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排除文献的自引情况,对文献被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中文期刊文献所引用的次数进行统计,得到文献的被引次数分布如表1所示。在相关文献中,尚未被引用的文献占总体文献数量的50.5%,且已被引用的文献中绝大部分文献的被引用次数集中在1-4次之间,文献的影响范围普遍较小。

忽略作者署名次序对文献贡献的差异,以收集到的36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作者合著关系矩阵和作者引用关系矩阵,当两位作者之间存在合著关系或引用关系时,矩阵值为1,否则为0,得到的合著关系矩阵及引用关系矩阵分别为0-1型的对称矩阵和0-1型的非对称矩阵,可视化结果见图2。图中节点表示作者,边代表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或引用关系。合著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结较为稀疏,节点较为分散,而引用网络的联结相较于合著网络更为密集,仅有少部分节点孤立在引用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之外。

1.2 研究方法

(1)中心性分析方法。“中心性”是分析网络结构的重要方法。网络的节点中心性指标可以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的权力,包括度数中心度/相对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相对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相对接近中心度等。网络整体中心性指标分别为度中心势、中介中心势和接近中心势,用于衡量网络是在多大程度上围绕某节点而建立起来的[17]。

(2)社团划分方法。社团是指一组内部连接紧密而外部连接较为稀疏的节点的集合[18]。“凝聚子群”是基于节点间连结关系的疏密程度而构建的社团,指具有较强的、直接的、高度的、经常的或积极联系的群体[19]。其中,成分是建立在“子群内外关系”基础上的凝聚子群,成分内部的节点相互连通且与成分外部节点均不存在联系[17],适用于关系稀疏、子图分割明显的网络。

社会网络中的“网络位置”指的是一系列在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或者互动中相似的行动者,“网络角色”指的是把各个社会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关系组合,是存在于行动者之间或者各个位置之间的关系模式[20]。有别于“凝聚子群分析”中寻找网络子图的目的,网络的“角色——位置分析”是依据节点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相似性将网络行动者划分到不同的社团(即位置)中,有助于深入了解网络的总体特征。

2 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网络的中心性分析

2.1 合著网络中心性分析

对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著网络进行节点度统计,得到合著网络节点度数中心度的频率分布如表2所示。合著网络中绝大多数节点的度数中心度在0-5之间,其中中心度为零的节点占比22%,而中心度仅为1-2的节点数量高达52%,大部分研究者的合著范围都比较局限,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活力。

由表3可发现,李振福是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相对度数中心度最高的作者,在合著网络中的直接影响作用范围更大,但其相对中介中心度稍低于文献数量、相对度数中心度均排名第二的郭培清。相对而言,郭培清在合著网络中的信息枢纽作用更为明显,更易于与具有不同研究特色的团队形成合作,有利于提升研究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张侠是较早进行极地相关研究的学者,其开展的北极航线海运经济潜力[21]、北极航道货流类型[22]、北极地区人口及区域经济[23]等研究在我国北极社科研究中具有开创性和引导性。但由于合著作者数量有限,其相对度数中心度与相对中介中心度在数值上与后续作者的差距不大。孙凯、杨振姣二人的研究成果发表数量较多,同样在合著网络中拥有较高的中心性。肖洋的相关文献数量排名第四,由于采用独立研究的方式,肖洋的度数中心度及中介中心度均为0,因此无法通过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网络中的其他研究者。

对表3中的三项指标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C′D(i)与C′B(i)的相关系数为0.68,文献数量与C′D(i)、C′B(i)的相关系数则分别为0.72和0.82,三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高产作者更有可能与更多作者之间存在合著关系,并在网络中具有更高的中心性。然而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合著网络的结构稀疏,作者的相对度数中心度和相对中介中心性指标都普遍偏低,节点的异质性不强。网络整体中心性分别为CD、CB分别为0.075、0.008,说明网络的集中程度与资源控制能力很低,合著网络上尚不存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节点。

2.2 引用网络中心性分析

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引用网络中箭头从被引用者指向引用者,表示研究成果在学者之间的流动。一般情况下,节点的出度值越高,对应作者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越广,在研究领域内的影响力也越高;而节点的入度值越高,对应作者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范围越大,其科研活动对研究理论与方法的传播及完善等更重要。分别计算引用网络节点的出度和入度,结果如表4所示。

在引用网络中,郭培清、董跃、李振福、张侠四人的点出度最高,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北极社科研究领域中的被引用范围最大。四人中郭培清和李振福的入度排名在前五之列,两人在引用网络中既是主要的新知识发送者,也是重要的知识接收与传播者,而董跃和张侠二人主要承担知识源的发送作用。屠景芳、刘惠荣、白佳玉、凌晓良、孙凯等人的点出度较高,他们在研究领域内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孙凯、杨振姣、王晨光、王文雅等人的入度较高,是引用网络中较重要的知识接收者与传播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引用网络的集中程度相对于合著网络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出度最高的郭培清和入度最高的李振福分别为核心的知识发送点和核心的知识接收与传播点。

3 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网络的社团划分

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著网络中节点联结稀疏,对其采用“成分”进行社团划分有助于了解学者间的关系模式。此外,选取相关文献发表数量较多的活跃作者构建引用关系矩阵,并采用“角色-位置”对其进行社团划分能进一步了解研究领域中知识流动的特点及不同作者群体在研究领域中的作用。

3.1 合著网络社团划分

对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合著網络的成分构成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节点表示作者,边表示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节点大小反映节点度数中心度的大小,节点越大说明对应作者与周围作者之间的合著关系越多,在成分中的影响能力越强。

A是合著网络中发展较早、规模最大的成分,共包含47位作者。成分最早由中国海洋大学的郭培清、孙凯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张侠、屠景芳及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刘玉新等人组成。随着研究进程的发展,新增节点不断与成分中的节点形成联系。同济大学的潘敏、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吴雪明、上海海事大学的寿建敏、中国海洋大学的杨振姣等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加入使得成分逐渐发展成为以师生合著关系为主、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著关系为辅的跨地区、跨机构的合著关系网。

B成分包含作者37人,发展起步略晚于A,成员主要由大连海事大学的李振福及其学生组成。有别于A中多个局部中心节点共存的特点,B成分的中心高度集中。核心节点李振福几乎与成分内所有节点存在合著关系,而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较为稀疏,去除核心节点后成分将高度不连通,因此B成分的结构存在较大的脆弱性。

C是合著网络中规模排名第三的成分,共有15个节点,由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惠荣、董跃及其学生组成。在2008年~2013年间,此研究团队规模连续位居第二,但自2013年往后其规模发展基本停滞。网络中其他成分的数量众多但规模很小,成分内部结构基本属于同质性节点之间的简单团聚,且合著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孤立节点,网络缺乏整体凝聚力。

对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合著网络内各成分内部及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发现以下特点:第一,活跃作者之间缺乏联系。文献数量排名前十的作者中,董跃与刘惠荣之间存在直接连接,郭培清、孙凯、杨振姣、白佳玉、张侠等人同属于一个成分,其他活跃学者如李振福、肖洋、程保志等人与前述活跃作者之间相互孤立。活跃学者的研究多建立在由师生关系形成的小团体内,由于直接交流的缺乏,即使活跃作者间的研究主题存在诸多交叉,观点上的分歧上也难以磨合,分散的研究较难形成紧密的联系。第二,高校在校师生及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员是主要参与者。节点数量大于2的成分中,分别以高校为依托、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为依托开展研究的成分数量分别占比55.9%、11.8%、17.6%,且参与人员及其所属机构在北京、上海、辽宁、山东四地形成明显的集群(图4)。辽宁的大连海事大学、山东的中国海洋大学、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机构的参与人员及文献发表的数量较多,他们的共性在于均有着深厚的海洋相关教学或科研底蕴,在研究领域的发展初期更易凭借其资源优势获得较快的发展。随着北极航线投入商业运营可能性的提高,航运企业、船级社等也对北极相关问题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这些相关机构的参与力度较低,相关的引导政策有待出台以提高各领域人员参与北极问题研究的积极性。

此外,进一步挖掘成分背后的信息可发现,相关科研项目的设立对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开展为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是促成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但目前这种引导机制的作用范围仍然较小,研究主体比较分散,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作引导机制仍然比较缺乏。

3.2 引用网络的社团划分

选取相关期刊文献发表数量大于5的活跃作者为节点构建0-1型的活跃作者引用关系矩阵,并采用UCINET中的CONCOR收敛法对活跃作者引用关系矩阵进行角色——位置分析,得到重排并分块显示的活跃作者引用关系矩阵如表5所示。表5中18位活跃作者被细分到A-G共7个位置中,每个位置内的成员在活跃作者引用网络中都具有位置对等性,即相同位置的作者与网络中其他所有作者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相似[17]。

表5中主对角线上的块矩阵内几乎无数值分布,说明处于相同位置的成员之间缺乏相互认同感。A、D两个位置的横向块矩阵内无数值,而其对应的纵向块矩阵的数值较多,说明A、D两个位置的成员在开展相应的北极研究时较多地参考了其他位置的文献,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未被其他位置的作者引用,反映出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知识流动的不对称性。进一步观察表中的数值分布发现,大量的数值集中分布在C、F、G对应的横向块矩阵中,说明活跃作者之间的知识流来源具有明显的集中性。

采用α-密度指标[17]将表5转化为以各位置为节点的7×7矩阵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如图5所示。图中边表示各位置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箭头从被引用位置指向引用位置,其中a和b分别是以点出度、点入度为基础构建的活跃作者引用网络简化图,节点越大,说明对应位置被引用或引用的范围越大。活跃作者引用网络简化图中,C、F存在自引现象,两节点内作者研究的关注点存在较大的交叉,作者之间有较高的相互认同感。除B-C、C-G、C-F三个点对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外,其他位置之间的知识流均为单向的,同样反映出活跃作者引用网络中知识流动的不对称性,处于知识流上游的节点对下游节点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进一步分析简化图中各节点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可发现,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活跃作者群体已初步显示出代际特征。其中,G节点的出度较高但其入度很小,节点处于知识源的位置,其主要构成人员是研究领域的先驱代表,他们的科研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F节点的出度及入度均较高,节点内部的作者同时扮演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收方的角色,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他们是当前国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中坚力量。B节点在网络中拥有较大的入度与一定的出度,节点内作者进入研究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已在研究领域中具备了一定的影响能力,是研究领域的新晋力量。而以青年作者为主体的A、D节点在活跃作者引用网络简化图中扮演知识接收方,这些作者进入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时间较晚,他们的成果数量及影响力均不如上述各位置中的作者群体,但这些群体中的作者创造力最旺盛,适当地对这些青年学者给予政策激励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4 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当前国外的北极研究主要聚焦于北极地区地理、气候、海洋和生態等自然科学领域,与国内的北极社科研究相似的是,国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快速上升期亦发生在2007年俄罗斯北极插旗事件前后。此外,国外北极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也与国内研究存在较多重叠,主要集中在相关法律及政策解读、航道使用及管理、北极争端及主要参与方分析、北极治理等方面,研究者多来自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芬兰、挪威等北极国家。其中,俄罗斯研究者较为关注其北极地区的能源、航道及区域安全问题,美国与加拿大更关注西北航道的主权问题,而欧洲相关国家则更为关心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问题。由于上述国家在北极所处的地位和利益诉求存在较大差异,国外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时间维度上不存在与国内相似的演进趋势。

作为域外国家,中国等非北极国家在北极的主要权益集中表现在环境利益、航行利益、资源利益及海洋科考和研究利益等方面[24]。受此限制,我国以往的北极社会科学研究主要从定性角度分析北极相关争议问题及其发展态势、北极法律适用及完善、北极资源及航道开通影响、中国的定位及参与路径等,研究的要旨在于为中国的北极参与推进提供参考与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上升势头已引起了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相关研究人员的注意,部分外国学者试图从相关中文文献中研究中国政府的北极态度,这就要求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在发表学术言论时把握好中国立场,在适当表达中国的权益诉求时更多地从国际关注点出发,建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近几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尝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北极航线经济型等问题,为中国的北极参与提供决策支持。虽然过去十年中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和深度上都不断随着北极局势而发展,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北极社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仍然所局限。此外,虽然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已初步形成多个规模较大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在知识流动结构上也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代际特征,但研究人员关系结构疏松,彼此之间的研究相对独立。

随着北极问题开放程度的增加与我国推进北极事务参与进程推进的需要,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将面临更复杂的资源开发、贸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港口选择与投资、航線运营、公共服务建设等难题。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中分散、稀疏的联系网络结构将无法满足未来的实际需求,新领域研究人员的加入、不同机构和地域的研究人员的深入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趋势。

而随着北极社科问题进一步向多样化、具体化、专业化发展,研究领域中将涌现更多、更大规模的研究群体和核心研究人员,研究人员之间网络连接将向更复杂结构发展。新进研究人员则有望通过开拓新的研究视角而成为知识传输网络中的信息源,从而改变研究领域的知识流通结构,并有利于提升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与活力。

5 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研究2007年~2015年相关期刊文献作者合著网络及引用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对国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在近十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及研究人员规模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我国的北极参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北极社会科学研究是新兴的研究领域,独立研究是当前学者开展科研的主要方式,而相关文献的影响范围普遍较小。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著网络及引用网络的集中化程度较低,尚不存在绝对权威的核心研究人员。第二,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合著网络中已初步形成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但大部分研究团队的规模很小,研究主体比较分散。高校师生及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是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且相关参与人员及其机构具有明显的地理集群现象,而相关科研项目的设立是将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联结起来的重要机制,但目前在这种机制下建立起来的合作范围较小,沟通合作机制较为缺乏。第三,对活跃作者引用网络进行位置分析发现,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知识流动具有不对称特点,同时知识流的来源存在明显的集中性。进一步对活跃作者的角色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领域中的活跃作者群体已初步显示出发展的代际特征,对不同作者群体进行识别并了解其在研究领域中的角色和功能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激励策略以推动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针对上文发现的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及问题,提出建议如下:首先,应进一步激发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北极社科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北极问题涉及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港航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等人员的共同参与,但当前国内北极社会科学研究的参与人员及其机构较多地局限在海洋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上,在后续的研究中应采取相关激励政策,引导不同领域的人员参与到北极相关问题研究中。其次,促进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当前我国北极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主体较为分散,沟通合作机制缺乏,相关研究的角度较广但凝聚力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未来随着国际北极问题的发展,北极研究势必向更深的层次挖掘,研究人员构成的多样化及团队之间沟通合作的增强将成为攻克重大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在今后的研究活动中,应加强相关科研项目的牵引作用并增设交流平台,促使来自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员凝聚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增强相关科研的创新性。再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于北极相关言论的约束。北极社会科学研究属于新兴的科研领域,涉及的研究内容在国际上属于较为敏感的话题,而相关期刊文献等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态度的重要窗口,随意而且过激的言论势必成为外界攻击我国的借口。因此,在后续研究过程中,有关部门应重视对相关北极研究的引导并对一些过激和随意的言论进行约束,而北极社科研究人员更应积极树立科学的北极研究意识和合理的北极参与观念,避免国际社会对中国态度的错误解读。

参考文献:

[1] 杨振姣, 董海楠. 北极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6-32.

[2] 杨振姣, 刘雪霞, 战海霞. 北极治理的中国参与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2-37.

[3] 杨振姣, 孙雪敏, 辛美君. 北极能源安全问题研究综述[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5-33.

[4] 杨振姣, 张立学. 北极航道安全研究文献综述[J]. 海洋信息,2016(1):56-62.

[5] 李珍, 胡麦秀. “北极航道”潜在经济战略价值的研究综述[J]. 海洋经济,2015,5(3):12-18.

[6] 李振福, 王文雅, 尤雪, 等.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综述[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 26-30.

[7] 魏顺平.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29-34.

[8] 张继洋, 李宁. 科学合著网络研究进展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4):124-128.

[9] Newman M 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fundamental results[J]. Physical Review E, 2001, 64(1):016131-016131.

[10] Newman M 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I. Shortest paths, weighted networks, and centrality[J]. Physical Review E,2001,64(1 Pt. 2):132-158.

[11] 邱均平, 董克. 作者共现网络的科学研究结构揭示能力比较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1):15-24.

[12] 李亮, 朱庆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2008,26(4):549-555.

[13] 丁堃, 刘则渊, 刘盛博.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合著网络特征及大学团队的地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2):12-15.

[14] Onel S, Zeid A, Kamarthi S. The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nanotechnology co-author and citation networks[J]. Scientometrics,2011,89(1):119-138.

[15] 馬瑞敏. 作者引用网络基本理论模式研究[J]. 晋图学刊,2015(4):1-8.

[16] 高耀明, 李莉, 寇琳娜. 高等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作者互引网络分析[J]. 教育研究,2012,33(8):56-61.

[17] 刘军. 整体网分析: UCINET软件实用指南(第2版)[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8] 刘小玲, 谭宗颖. 复杂网络社团结构划分算法的情报学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1(15):20-25.

[19] Wasserman S, Faust 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J]. Structur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1994,91(435):219-220.

[20] 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1] 张侠, 屠景芳, 郭培清, 等. 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J]. 中国软科学,2009(S2):86-93.

[22] 张侠, 寿建敏, 周豪杰. 北极航道海运货流类型及其规模研究[J]. 极地研究,2013,25(2):167-175.

[23] 张侠, 刘玉新, 凌晓良, 等. 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J]. 世界地理研究,2008,17(4):132-141.

[24] 杨剑. 域外因素的嵌入与北极治理机制[J]. 社会科学,2014(1):4-13.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on the Arctic related interests among world powers, Arct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emerges as a critical research field. Analyzing the collaboration network and citation network of this field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patter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nowledge flow among researchers. Centrality analysis and community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s of the collaboration network and citation network of the Arct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ese journal literature from 2007 to 2015. A few large-scale research groups have been formed among Arct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ers, and yet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are scattered for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 addition, the knowledge flows among active authors are asymmetric and inter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 begins to emerge. It is necessary to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fields to participate in Arct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Furthermore, complementary research teams should buil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tic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Key words: Arctic; social science; author network; collaboration network; citation network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北极
南极和北极一样冷吗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听!谁在呼救?
社会科学总论
北极飞来毛脚鵟
努力规范社科术语  繁荣发展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中西社会科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