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Cam 3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分析*

2018-08-18 06:22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单胎早产儿发病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儿童眼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ino-digital photography,RetCam 3)是近年来应用于小儿眼病筛查的新的眼科检查专业设备,为早期、准确、客观、特异地筛查ROP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应用RetCam 3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筛查的152例早产儿的眼部情况进行观察,对筛查过程、结果及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RetCam3 在临床上能广泛应用于早产儿眼底疾病的检查或普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早产儿152例,主要来自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和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男102例204眼,女50例100眼,其中单胎96例192眼,双胎28对112眼,珍贵儿46例92眼;孕周27周+5 d~37周,平均(31.2±2.5)周;出生体重1 150~2 400 g,平均(1721.6±160.2)g。120例均给氧(不同浓度),使用呼吸机73例,时间1~12 d,平均(5.6±1.9)d。

1.1.2 ROP诊断标准 采用1984年国际ROP会议所制定的《ROP国际分类标准》以及2005年修订版本[2-3]。依据病变部位,将视网膜分为3个区,病变程度分为1~5期,病变范围以累及眼底钟点数计。

1.2 RetCam 3眼底检查方法

详细询问是否珍贵儿、孕周、矫正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史、吸氧史、抢救史、心脏及脑部病史等,进行资料登记,告知家长检查目的及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

给早产儿散瞳,表面麻醉,固定被检查者头部,开睑器开睑,调节Retcam 3镜头焦距、光源,酒精棉签消毒镜头,角膜表面涂抗生素眼用凝胶,将RetCam 3镜头置于瞳孔区,依据拍照部位适当倾斜依次检查并拍摄后极部(包括视盘、黄斑及4个象限大血管分支)、眼底颞侧、下方、鼻侧、上方的视网膜及血管情况。

嘱检查前后30 min不要喂奶,检查结束后涂抗生素眼用凝胶2次/d,持续3 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n<40时采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χc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Cam 3检查结果

152例(304眼)早产儿以RetCam 3检出各期ROP43眼(14.1%),诊断为ROP Ⅰ期者33眼(10.9%),Ⅱ期者6眼(2.0%),Ⅲ期者4眼(0.13%)。本组病例中未检出ROP Ⅳ期和Ⅴ期。见表1。

2.2 其他因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

双胞胎28对(112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22.32%(25/112),单胎96例(192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9.375%(18/192),双胎与单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珍贵儿46例(92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4.13%(13/92),自然儿106例(212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4.15%(30/2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男孩102例(204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4.22%(29/204),女孩50例(100眼)早产儿中ROP发病率为14.0%(14/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双眼发病19例(38眼),单眼发病5例(5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Cam 3检查结果

表2 单胎双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比较 眼(%)

表3 珍贵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比较 眼(%)

表4 男女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比较 眼(%)

表5 单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比较 例(%)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无法与成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因此婴幼儿阶段所患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无法被家属探知,常延至已出现明显视力损害才被发现,被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发现是及时诊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所在。

既往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来筛查ROP,由于该检查形成的是立体图像,故对突出于视网膜平面以外的病变能够清晰判断,从而真实反映ROP病变情况。但双目间接眼底镜需要检查者具有相当熟练的技术且耗时长,同时由于该检查不能有客观图片打印出来,完全凭检查者的主观检查结果,无法对照以及客观保存。因此阻碍了其广泛的推广。

RetCam 3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小儿眼病筛查的新的眼科检查专业设备,它的问世为大范围筛查或普查小儿眼病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目前Retcam以广角、清晰、可保留数据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开展和应用,该照相系统可以客观记录早产儿视网膜周边的情况,可达130°广角,检查至视网膜3区,对于细小病变也不易漏诊;不需顶压巩膜,从而避免了对患儿造成的刺激及可能的眼心反射风险;并可将检查结果保存在电脑中,同时可打印出彩色图片,交由医生和病人家属保管,解决了既往的眼底检查不能客观记录视网膜的问题,减少了医患纠纷;该检查操作简便,短时间培训即可掌握检查方法。已有多项研究证实RetCam 3筛查ROP结果可靠且有效[4-5]。

本研究发现14.1%(43/304)早产儿患有不同程度ROP,较多中心研究[6]ROP的发生率低。同时发现双胎ROP发病率高于单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华文娟等[7]的研究一致。刘培辉[8]对我国321对双生子早产儿(123对同卵双生子和198对异卵双生子)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汉族人口中ROP的遗传度为68.43%。最近,ORTEGA-MOLINA等[9]对西班牙36例同卵双生子、66例异卵双生子、153例单胎早产儿进行了研究,认为ROP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占72.8%,环境因素占23.08%,其他因素占4.12%。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遗传因素在ROP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环境因素起次要作用。双眼发病高于单眼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众多血管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增加微血管系统的通透性。而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拮抗剂,能对抗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有针对性地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发挥保护作用。在生理情况下,血管生成物质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与抗血管生成物质如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等处于平衡状态,血管得以正常发育;当这一平衡状态被打破时,血管的正常发育即受影响,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早产儿作为血管性疾病,双眼均同时被血管因子影响,因此多为双眼发病。但男女、珍贵儿和自然儿之间ROP发病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追踪一年发现,ROPⅠ、Ⅱ期者均自然转归,自然转归率达90%(39/43),Ⅲ期行一次眼底激光治疗后也未再进一步发病。本研究ROP自然转归率高,未见Ⅳ期和Ⅴ期发病者,可能与极低体重和极小胎龄早产儿少,以及合理规范用氧有关。

应该重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尤其双胎儿的眼底筛查,如果出现单眼发病,一定要详细检查和追踪另眼发病情况。应用RetCam 3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尽可能早的发现早产儿眼部异常,尽可能早的治疗可治疗的眼病,减少儿童低视力和盲。

猜你喜欢
单胎早产儿发病率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妊娠晚期单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