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
“我未曾见过荒原,也未曾见过大海,可我知道石南的模样和波涛的澎湃。”美国诗人狄金森如是说。狄金森一生从未远行,她将自己锁在狭小的木屋里;然而,在精神上她是漂泊的,她的心从未停止过远行。
有人称这个足不出户的诗人为“自然主义诗人”,而我更爱称她为“流浪汉”或是“漂泊的旅客”。25岁前的狄金森開朗乐观,奔波于各式舞会之间,从未想过何谓“自我”。或许真该感谢那凋谢的爱情之花,近乎悲惨的命运令狄金森自我囚禁。这样便放弃生活了吗?绝不。苦难让诗人开启了心灵的旅行,她在尝试与命运斗争。
世俗世界的美拒绝了她,她便向自然叩门。从此,精神的角落被掘开,不断扩大,一发不可收拾。她作为精神世界中漂泊的旅客,敲叩了知更鸟的门,推开了阻挡她采摘草莓的篱笆。诗人从未放弃过挣扎,她好似一颗生了锈的铁钉,不断挣扎着剥落那铁锈,继而又生成,再剥落……直至55岁时,铁锈落下了最后一层,与地面撞击发出了玉碎般的绝唱!最终,她在精神旅途中找到了自我,敲开了自己心灵的家门,看似漂泊无依的唱诗人建起了内心的圣殿。
相比于狄金森这样倾心于打造精神殿堂的诗人,现在的许多人更趋向于用房屋囚禁自已的身体和心灵。土地不断被开发,被建造成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牢笼”。心灵栖息地日渐被破坏,再无漂泊着的唱诗人,即便有,梭罗们看着那所剩无几的荒野残骸,怕是也筑不成什么精神之厦了。
电影《荒野猎人》便是对这一现象的反思。人们打着文明的旗帜破坏荒野,为了利益烧杀抢掠,无非是欲望使然。影片最后,小李子的眼睛里满是无奈、恐惧,我想,那也是荒野的眼神,好似一把匕首,有力地刺进了我们的心脏。当自然之树倒塌,或许我们的身体获得了舒适、安详的红泥小火炉之感,但这换来的是精神的漂泊,好似乌鹊,绕树三匝却无枝可依,终究埋葬在物质的积层里。
诗人仍在挣扎,仍在漂泊,仍在吟唱自然、吟唱荒野,他们没有忘记只有在自然中到处漂泊,才能到达艺术的塔尖,筑成最宏伟的大殿。
考场点评
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演绎题目,文质兼优,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其亮点如下:
一、独具慧眼,见识不凡。作者选取了美国诗人狄金森这一个性化素材,让人耳目一新。文章由此及彼,发散思维,联系当下“精神漂泊”的窘境,引人深思。
二、结构整饬,语言生动。文章先声夺人,以狄金森的诗歌开篇,引出“漂泊着的唱诗人”在精神旅途中的跋涉、求索,从而构建起了内心的圣殿。然后,宕开一笔,列举《荒野猎人》一例,运用正反对比,反观当下人们“精神上的贫瘠”。最后,再以富有诗意的笔调给人以警醒。文章环环相扣,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