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珍
摘 要: 在商务俄语教学过程中利用VR技术在网络上建立“真实”的外贸环境,让学生学会国际贸易操作及商务俄语的正确表达,实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商务俄语 国际贸易
一、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通过电脑、传感器、显示器、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出来的可以对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器官产生刺激的环境。从物理角度来说,这种环境并非真实地存在,即它不是真实现实,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完全或者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感觉”。目前,虚拟现实语言及虚拟现实创作工具已被推向市场,在航天航空、军事、医疗、旅游、教育等领域不断有应用成果问世。21世纪虚拟现实技术(VR)将成为非常有效的语言教学工具,对传统语言教学观念和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为商务俄语教学提供崭新的视角和实用的理论工具。
二、传统商务俄语课堂教学
传统商务俄语教学主要关注语言本体的教与学,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方法上,仍然过于依赖教材,以教师讲授为主,盡管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但总体来看,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教材权威型和知识获取型的教学理念,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不善于自主学习,学生没有实际的商务操作经历,课堂操练时缺乏素材,很难融入商务情景中;在教学内容上,商务俄语的教学或者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强调语法体系的建构,或者偏重外语技能的培养,导致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存在课时不够、教学内容陈旧、实效性不强、实训教材缺乏等缺陷。在实践教材选择上,由于市场上缺乏此类教材,因此需要教师自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即使教师自编了一些教材,仍然存在教材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理论性较强、不成体系等缺点;在评估方式上,课程仍然采用期中期末的单一评估方式,无法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连续8年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实,中俄经贸互惠关系将进一步强化。同时,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当前,俄罗斯已成为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最多的国家,中俄两国跨境电商贸易发展前景被专家看好。在此背景下,商务俄语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商务俄语作为一门职业技术课,亟待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学时,对教材进行改革,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商务俄语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商务俄语课程中的应用
在世格(SimTrade)外贸操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VR技术,在网络上建立真实的对外贸易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商贸知识,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技能,学会地道商务俄语表达,能用俄语处理一般外贸事务,语言表达正确,并具有相应的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能力。在当今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利用VR技术,建立仿真的跨境电子商务环境,借助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的“真实”环境中学会电子商务的具体操作,学会商务俄语的正确表达,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和外贸实操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施角色扮演、场景仿真、工作流程模拟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处理国际贸易领域相关事务的能力及与客户交流与沟通的能力;了解俄罗斯国情背景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了强化。
商务俄语课程的具体改革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世格外贸操作平台上,利用VR技术建立模拟外贸操作环境,让学生熟悉外贸操作的所有流程,并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掌握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技能。利用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平台,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所有操作流程。在外贸实操中讲授地道商务俄语表达,并且通过小组对话、复述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中学,学中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学院世格外贸操作平台基础上,利用VR构建几近真实的国际贸易环境,学生在仿真的外贸场景中按照计划扮演外贸业务中的不同角色,学生在“真实”的外贸环境中学会了外贸流程的实际具体操作,提前进入职业技能角色,熟练掌握各自外贸业务技巧,真正了解国际贸易所有流程的具体运作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通过仿真的外贸环境学会了商务俄语的地道表达,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自信心得到了加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了学生就业信心。
在当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利用VR技术建立仿真的电商环境,学会在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实际贸易操作,学会正确的商务俄语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与知识互动,自主发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并提高”的目的。同时,VR技术还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外贸公司的日常工作,熟悉传统外贸或者跨境电商公司的实际操作,为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仿真的外贸场景中不仅学到商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学会商务信函、商务礼仪、组织协调和管理、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给学生布置各项学习任务,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操作所有具体流程,并学会相应的俄语表达,为学生将来从事商务俄语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仿真的环境不仅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世格外贸操作平台基础上利用VR技术建立仿真的教学环境,教师授课不再单纯依托课本,而是通過模拟真实场景的方式让学生乐于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真实”外贸公司的日常工作,熟悉外贸公司的实际具体操作。在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商务俄语的地道表达方式,通过模拟商务场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力,从而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自学模式。在目前网络化时代,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电脑、网络、微博占据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网络时代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语言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多元考核方式,健全对俄语专业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确立多元化考核制度。
(三)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教学中对课堂任务进行评分,包括考核课堂表现、操作记录、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角色扮演、职业资格证书(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证书)等,教师详细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在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考核,占50%。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常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注重平时课堂效果,认真听讲、记忆,课后做到认真复习,并做好新课预习,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而不是靠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对学生自身起到督促的作用。
四、结语
为了对比VR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差异,我们把应用俄语专业2014级和2015级俄语班作为实验对象,对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观测实验。实验结果来自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试之前采用传统授课形式,期中考试后在世格操作平台上授课,期中和期末成绩对比显示期末平均成绩比期中成绩高出10%。
对于师生的反馈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以下经验和建议: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VR技术建立仿真的电商环境,学生学会了用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实际贸易操作,学会了正确的商务俄语表达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了解商务业务知识,还提高了商务俄语听力和口语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在仿真的外贸场景中通过角色扮演、场景仿真、工作流程模拟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处理国际贸易领域相关事务的能力及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运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演示式、分析式等教学方法,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使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跨境电商技能。这样,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产出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应事先培训教师:让教师了解VR技术,熟练掌握与VR技术有关的所有电脑操作知识,并能为学生解答所有与之有关的难题,通过外贸操作平台使学生掌握与外贸实际操作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外贸实操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将VR技术用于其他类型课堂教学也值得尝试。VR技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非常有效的语言教学工具,虽然由于成本及技术等问题,VR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但是VR+教育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杜军.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
[2]刘凤田,刘玉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7).
[3]张玥娟,王慧.论VR技术在导游讲解实验教学重点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6).
[4]庄惠阳,陈能,赵宝国.虚拟现实导游系统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2(2).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 2016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