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一直面向更好的生活

2018-08-16 20:33李少威
南风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生活

李少威

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一直支持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支持它的技术进步和财富增长。因为社会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前提,资本主义阶段所做的生产力积累,都将“为我所用”。

当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所来之路时,一定不能忽视人们对富裕生活的渴望这一生物动力。改革开放之初衷,归根结底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目标从未过时,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福祉。

“全面小康”实现在即,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也正在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对改革开放初衷的一脉相承。

新的问题也在出现,新的考验需要面对。

人的可能性

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的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农民在一份文件上按下了手印,悄悄地搞起了“包产到户”,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雏形初现。

按手印这一行动,揭示着彼时中国农民的处境。富裕对他们而言,是一个超出想象能力的名词,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吃饱肚子。

18个农民自行其是的大冒险,得到了安徽省委以及中央不动声色的支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已在高层酝酿,农民自发的行动,实证的是中国社会对于变革的上下同气。

而改革从农村出发,正是应天顺人。彼时的中国社会,绝大部分人都有着一个固定的身份,农民的下一代还是农民,工人的下一代也是工人,人天生有自主的欲求和意志,但他们的可能性被僵化的制度所紧紧束缚。在当时的制度环境下,占据总人口约80%的农民一直是个边缘化的存在,农村向城市输血,农业向工业输血,农业和农村徘徊在福利体系之外,是一个长期的事实。这种安排,支持了国家工业基础的建立,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让民族得以避免“挨打”而独立。但所有人都勒紧裤带过日子,尤其农村大面积陷于绝对贫困,不符合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期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这一改革成功的一条暗线,是它承认了人的自主的欲求和意志,让人们可以凭借个人的能力与努力,去寻求最好的结果,让个人对自己负责。这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表现,尊重,释放了人的可能性。

统计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的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指标变化其实是对农村改革的肯定,大面积赤贫的农民获得了制度资源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当人们对未来怀抱希望,对更好的生活饱含憧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自信,而他们的自主性又获得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之后,各种创造性的举措便层出不穷,生活进入良性循环通道。

随着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铺展,农民和城市居民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对内的改革,把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逐渐转轨到市场,一步一步消除妨碍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和观念因素,个体和私营经济得以在城镇中迅速崛起,城市待业人群得以加入生产队列。对外的开放,引入外部投资,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同时也进一步瓦解旧思维,巩固新观念。

历史和文化基因赋予中国人的实用智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再次大放异彩。在探索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以更大的魄力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层次,极大地释放着生产力发展动能,给社会注入信心。

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证明,当年那种普遍贫困,对个体来说,表面上看是物质的匮乏,其实是机会的匮乏。当人们对未来怀抱希望,对更好的生活饱含憧憬,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充满自信,而他们的自主性又获得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之后,各种创造性的举措便层出不穷,生活进入良性循环通道。中国的发展奇迹,也逐步地搭建出轮廓。

社会结构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变化,从简单的“工人—农民”二元结构,向着多元共生的方向进化。多元的社会结构、职业分野,形成了多元的利益诉求,在不间断的冲突、合作和调适中,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化。

回到常识

理性化,首先是一个回到常识的过程。浪漫主义激情泛滥,理想干扰现实的局面,曾经淹没了人们对正常生活的理解能力,颠倒了一些常识性的逻辑。

一切的准则,都应当是从理性的现实生活中总结而来。合理的规则是被时间和实践长期检验为真,从而下自成蹊地变成了人们安行谨守的习惯。从文化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所破除的,是那些按照想象制定,不切实际地介入和干扰生活,造成混乱的规则。

破除之,则常识归来。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青年》杂志曾经发表过一封《潘晓来信》,就是一次民间自发寻求回归生活常识的试验。作者在深度吐露了自己的内心苦闷和困惑之后,提出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这一新的人生观,引起巨大反响。

“天下为公”一直是中国人的政治理想,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更是人民公仆理当严格奉行的信念。这一信念从政治生活延伸到社会生活,也是理想世界所应期待的局面。但其前提应该是常识性的,即必须考虑现实条件,如果极端化为平均主义,并以行政的方式予以保障,那就可能最终收获一个人人受损的结果。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对平均的激情强调,也影响了发展能力的积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作为一种简化的表述,虽然不尽完备,但也为人们理直气壮、自由独立地追寻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了合理性解释。

这一观念并不新,是人类社会前行的不宣之秘,在那个时代引起巨大的共鸣,反映的是人们对回归常识的渴求。今天我们知道,这其实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人格化体验。中国改革开放逐步为市场正名,明确指出市场与社会主义之间并无冲突,是上层建筑对理论本义的求真,对实践行为的务实。社会观念变化与上层理论革新的契合,进一步在文化上实现了高度共识。

常识回归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则是产权制度改革,或称“所有制改革”。具体做法是把社会主义经济中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不自主经营、不自负盈亏的企业,改造成为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

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理解,唯有自己的东西,才会爱惜它,发展它,也唯有自己的东西,自己才有权利处置,寻求最有利的交易。清晰的产权,让掌握它的人有了以它为基础去订立契约的合法性,而契约支持着市场的运转。

产权改革的社会心理意义在于,它是一颗定心丸。当我们有了积累财富的空间,有了寻求美好生活的积极预期,还需要产权来确认和巩固成果,并获得进一步去创造的动力。

心安,志盛,谋高,发展就风起云涌。

未来可期,考验尚在

实际的发展过程,远非一句“回归常识”所能涵盖,政治运行必须为此付出艰巨的努力,在全面把握、细致分析和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冲突中,每一步都必须做出正确的决策。

回眸40年改革开放历程,政治上层对形势的判断、对未来的预期、对政策的选择的正确性,是支持中国蓬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中国奇迹”的首要推手。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用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话说,“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产权改革的社会心理意义在于,它是一颗定心丸。当我们有了积累财富的空间,有了寻求美好生活的积极预期,还需要产权来确认和巩固成果,并获得进一步去创造的动力。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有切身体验,世界则有目共睹。13亿多人的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生产与消费并重的社会,也因此成为了任何一个国家和跨国企业都不敢轻视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层次还在向着更高端的方向攀升。消费型社会的角色,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国的世界地位,增强民族自强自立的能力。

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水涨船高,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几无悬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大概率事件。但在逐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社会极化的问题正在成为新的挑战,“相对贫困”将会成为下一个社会公平的攻坚目标。

托马斯·皮凯蒂等领衔的《2018年世界不平等报告》,利用详细实证的跨国比较资料,第一次完整系统地呈现了1980年至2016年世界各国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这份报告在对中国改革開放以来基尼系数变化的分析中指出,从1978年到1991年,中国名义上的人均GDP从385元增加到1912元,增长了大约5倍,但是,基尼系数只有些微的上升,从0.317增长到0.341。而在1992年之后,中国的名义人均GDP又增长了将近10倍,但是基尼系数也从1996年的0.39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0.491,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位于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

数字给我们提出了警示。社会极化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公平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直接关乎改革开放的成就能否得以保持和深化。

在应对这一问题上,中国是有优势的。优势一方面来自传统经验,以转移支付的方式缩短地区发展落差,是延续至今的历史性能力;另一方面则来自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中国共产党对初心的强调,表明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从未改变,公平正义始终是制度性追求,在今天也正在努力转变为新形式的社会介入力量。

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其实就是让社会发展的目的回到人本身,让现实贴近人的天性。而人的天性究竟如何,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文化思考,也应当是一种政治思考。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生活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生活感悟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