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辰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必备语种更是学习需求性巨大。在教育方面,不仅需要教学生能够流利地说一口好英语,记上成千上万的单词,更需要的是深入了解英文文学教育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其中得到乐趣。
【关键词】英语文学;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对本土文化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有策略、有意识地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本国文化之间的关联。根据定义,要进行培养该意识,首先必须得有对该本土文化知识有相关理解。因此在英文文学教学中,对于英语文学方面的作品不仅只是认识单词而已,而是要对于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知识和自身理解相结合去深度了解作品内容,并且能够涉及到多方面种类的文学作品更好,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作品,感受到作品的文化魅力所在。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外国文化,而忽略了本国文化,要适当做一些比较与融合,发扬本国文化!
一、跨文化意识运用培养的重要性探探
1.加强语言理解能力。从目前各大高校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教学模式来看,记单词、学语法成了大部分学生提到英语学习的第一反应,从侧面也反映出学校英语教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英语重要知识的实记能力,而最终能达到的效果就是提高成绩面对各种考试,也就是所说的应试教育。通过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对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就不会形成跨文化意识。痛苦无味的学习过程最后带来的是机械式的教学成果是最为可悲的一件事,人失去了自身的理解能力显然只剩下空壳,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具有很大作用。
2.提升英语知识层面。在学习英语文学作品方面,若是老师在教课文的同时加入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一些有趣的知识或故事等,一定会吸引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学生心里也能慢慢形成一种英语文化价值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于英语文学涉及的更广的知识层面有个初步了解,从而提升自身英语文学综合素养。
3.完善综合能力水平。当今社会看重人的综合能力水平,而跨文化意识正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生的培养该能力的科学方式。它对于学生的培养并不是将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学习,然后运用时照搬,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对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化的新理解与把握,让学生能够尽快熟悉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并加强了解,提高自身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水平。
二、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在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1.加深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受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发展不同的影响,中西方在文化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也给英语文化教学造成了较大阻碍。因此,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方面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对问题所在有个深刻理解,从而能够合理优化地将我国本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适当融合,方便学生更容易去理解,客服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困难。具体涉及到一下三点:第一,对于英语文化教学有一项科学明确的可实现的计划方案,经过长期教学总结出更加完善的英语文化教学经验模式。第二,教室要始终合理地本着中国公正,同时也要客观科学的教学心态去教导学生,对所存在的文化差异要绝对尊重。第三,教师自身要清楚各類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要有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才能尽其职,教好学生。
2. 完善英语文学深层次文化的研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英语文学方面也有其深不可测的文化知识。加强对更深层次文化的研究与分析。很多教学效果所达到的地步仅限于对于作品表面的理解与认识,简单来说就是只能够读懂,学的更好一点的大概就是有自己的认识,能够读的更熟一点,对其涉及到的其他方面知识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对于文化作品有关的发展与传承,人文景观以及一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需要更加深层次学习,将作品读通透,用心去感受作品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对自身精神生活的充实,最终甚至能够切身感受国外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啊!
3.训练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一种更为高效实用的学习能力,文化移情能力更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的客观表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移情能力并能训练得更好。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巨大,但时代发展必须加强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文化间的分享。移情能力则是是学生能够通过其他国家国民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从而深入学习,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结束语
综上,在英语文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文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对英语文学教学发展的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在英语文学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能够增加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必能达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效果,在充分利用信息发展技术尽可能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邢悦.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探究[J].智库时代,2017 (06):164-165.
[2]李辉珠.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文学教育(下), 2016(0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