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瑾
江南水乡,自古便有着天时地利,人们正是在这样风调雨顺的环境里,才衍生出璀璨的艺术文化。位于江南腹地的苏州,有这样一种声音袅袅绕梁,于宁静的水乡里诉说着吴地长歌……这声音便是苏州评弹。
评弹,是苏州人血液中流淌的一份乡愁,一份人文的情怀。它既是一种生活写照,也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和底蕴。人文荟萃的枫桥,是评弹艺术的一方沃土,诞生了一代评弹表演艺术家徐丽仙。她身上所传承的精神和艺术养料,带给后辈们无限的启迪和思考。
一曲“梨花落,杏花开,桃花谢,春已归……”曾经使多少听众为之赞叹,为之动容。说起弹词名家徐丽仙,不得不提她开创的“丽调”流派唱腔。其韵味细腻、甜润委婉、丽音绕樑、悦耳动听,六十多年来已被评弹演员、业余票友广泛传唱。
徐丽仙的“丽调”可以是自怜自叹的小飞蛾,可以是外弱内强的林黛玉,也可以是有勇有谋的佘太君,甚至在同一开篇中都可以表现出不同层次的情感变化。所以说,她的“丽调”是色彩斑斓的,可塑性极强。
徐丽仙先生留给社会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她个人的影响
徐丽仙是苏州高新区枫桥人,从小家境贫困,被人收养七岁习艺,十一岁登台,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上海评弹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凭借得天独厚的音乐秉赋,融合“蒋调”、“沈薛调”等多种评弹流派,并吸收戏曲、曲艺和民歌等演唱技巧,博采众长,自成一派。
徐丽仙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评弹界是早有传闻的。据说,她利用洗衣服的时间背诵唱词,还待在公园的僻静处所,模仿角色的虚拟动作。为了艺术,她虚心向同行和专家学习。评弹作家平襟亚先生曾谈到,1954年徐丽仙和刘天韵搭档,在仙乐书场弹唱长篇《杜十娘》和《情探》,那时徐丽仙经常在上午出入平家,专门请这两部书的作者平襟亚讲解唱词含义。有的时候,她还邀同精通音律的周云瑞带上琵琶、三弦到平家,对业已初步定腔的唱段,再边唱边征求意见。徐丽仙正是在这样一种艺术氛围中,凭借刻苦精神和艺术敏感取得了长足进步。
周恩来总理曾多次现场聆听徐丽仙的演唱,亲笔题词“努力学习,精益求精”。音乐大师贺绿汀听了徐丽仙的演唱,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中国的民族音乐”。
她用一生追求艺术,即使病重期间,躺在病床上,仍不忘教徒授艺,谱唱新曲。艺术是她的精神支撑,促使她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演唱、去研究、去创作。她后期创作的开篇《望金门》、《二泉印月》等,无论从运腔或伴奏乐器的运用上,都充分显示她在跟上时代方面有新的设计和大胆实践的勇气。在对西洋乐器的使用上,也是她首倡把电声乐器、电吉他和电子琴加进伴奏。这些都是徐丽仙运用生命的余热而迸发的花火。
徐丽仙先生留给社会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她个人的影响。徐丽仙这个名字,将同她创造的“丽调”流派唱腔一道,流芳人间,铭刻评弹艺术史。
今年,是徐丽仙先生诞辰90周年。高新区和枫桥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艺术家,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在苏州评弹博物馆举办“徐丽仙艺术展”;江浙沪丽调传人和徐丽仙的学生汇聚一堂,献上一台《丽调经典曲目》演唱会;举行《徐丽仙经典唱腔选》首发式,并对苏州评弹艺术开展座谈交流会。
“1960年我还没学评弹,当时已经对评弹比较喜欢了。我坐火车到上海文化广场去看上海评弹名家流派演唱会,徐丽仙老师的节目《新木兰辞》是最后的节目,当时听完后我浑身起鸡皮疙瘩。因为她当时的演唱无论音色,还是对人物的理解以及感情,真是渗透了每一个毛孔。她的一部代表作《六十年代第一春》,从头到尾我都会唱,到现在仍然可以唱其中的几句。”苏州评弹表演艺术传承研究会会长金丽生回忆说。
“单从个人喜好来说,徐丽仙老师的艺术是需要跪着听的。因为我每一次听她的惊叹,听她的《黛玉葬花》,即使车已开至车库,也舍不得熄火直至听完才下车回家。她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字“新”。创新,是每个搞艺术的人最重要的成就。徐丽仙老师的创新是值得我们现在的艺人去探讨、去学习的。现在所见的年代再久远的非遗、再经典的艺术,也是在创新中走过来的,但这个创新是忠实于其艺术的本质,正如徐老师身上所体现的一样,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以及对艺术的虔诚支撑着丽调艺术的发展。”苏州市曲协主席袁小良坦言。
创新,是每个搞艺术的人最重要的成就。徐丽仙先生的创新是值得现在的艺人去探讨、去学习的
徐红作为徐丽仙女儿,得到母亲言传身教的艺术熏陶与滋养
“1958年 ,她的《新木兰辞》第一次演出时,全场爆出热烈掌声,多次谢幕,台下观众依旧恋恋不舍,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徐丽仙将《新木兰辞》从头至尾重新唱了一遍,这个在艺术史上、评弹史上是没有的。徐丽仙老师,一直是我比较崇敬的评弹家。我们知道评弹艺术家在解放前后她的收入非常高,要加入到集体剧团中来,她的收入是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徐丽仙老师能够坚定意志,在团队中做出奉献且毫无怨言,不断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不断传承下去。”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表示。
枫桥历来拥有“评弹之乡”的美誉,枫桥人喜欢评弹早已成为风尚,直到建国前后,枫桥的书场非常兴盛,当时有“到白马涧孵茶馆,一日孵到夜”的说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枫桥是苏州评弹书场最多的乡镇之一。当时西津桥、白马涧、向街三个集镇,有9家常设书场。仅西津桥镇,就有“明月楼”、“聚贤居”、“朱顺记”、“周松记”4家,日夜两场听众达500人之多。据悉,当时的一批中、青年听客,现在还在各个书场听书呢。
“在枫桥众多文化中,评弹文化无疑是最具影响力,也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枫桥作为徐丽仙先生的故乡,一直以来对评弹艺术的保护和弘扬亦是竭尽全力。”枫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华建男表示。近年来,枫桥街道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深入评弹研究。先后成立徐丽仙纪念馆、丽调工作室,工作室长期以来配合街道社区中心活动编排了多个评弹节目,“评弹书友会”也办得热热闹闹。
为了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听到评弹,街道先后建成东枫、丽仙、康佳三家社区书场,全年坚持长篇演出,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如今,枫桥人听评弹、爱评弹、唱评弹已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美好生活方式。
5月31日,纪念徐丽仙诞辰90周年演出隆重举行。现场,评弹名家齐齐亮相,共同用美妙的吴韵评弹表达对徐丽仙先生的纪念和敬仰之情。
枫桥实验小学“小徐丽仙”评弹社团有幸受邀参加此次盛会。孩子们精心排练了评弹表演唱《卜算子.咏梅》,用纯美的童声演绎了徐丽仙先生的“清风丽韵,天籁仙音”。
“小徐丽仙”表演评弹《卜算子·咏梅》
据了解,枫桥实验小学从2006年起,便开始追寻评弹艺术名家的脚步,探索评弹特色教育。学校将评弹引入校园,将艺术融入课堂,努力让更多孩子了解评弹、亲近评弹、喜欢评弹,让评弹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先后成立“小徐丽仙”评弹社团、“小苏州”评话社团。
十多年来,“小丽仙班”在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评弹新苗。枫桥实验小学凭借评弹教育项目,还成功入选高新区非遗项目学校。今年,学校更是通过各种方式,让评弹文化植根孩子心中。学校把校园评弹馆建设纳入计划,同时编制了《吴音风韵》教程,该教程融合了评弹知识介绍及学校原创节目汇编,有效地传承了评弹文化。
而身为“丽调”传承人的徐红和张碧华女士更是尽心尽力,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徐红作为徐丽仙的女儿,得到母亲言传身教的艺术熏陶与滋养,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禀赋和演唱丽调独特的优美嗓音。从外婆陈亚仙到母亲徐丽仙再到她自己,弹词艺术一脉传承下来。徐红说,自己从小就是个评弹爱好者,每次听到广播里播放母亲的声音,心里就感到自豪。“母亲并不愿意教我评弹,而我自己非常喜欢和坚持,抓住一切机会向她学习,她看我这么喜欢,就唱给我听,潜移默化中,我学到的越来越多。这种教育方式很独特,她不是逼着我学,而是让我自己主动去学。”最让徐红记忆深刻的是,在母亲生病期间,她还坚持艺术创作和参加演出活动。经常从早到晚把课排得满满的,抓紧一切时间传授艺术。那段日子,她一直陪在母亲身边,认真反复地听讲,记录下了各个要点、细节。每天记笔记,到了晚上,母亲就检查笔记,看徐红当天学了些什么。母亲对评弹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徐红。她想像母亲一样对唱词作一番孜孜兀兀的求索,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历史感悟,唱出理性与情感和谐相依的心声。“我们在台上,一段书、一句唱、一个眼神,都是有感情的。”徐红说,评弹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内心喜欢,所以她在评弹艺术之路上很执着,很热忱。
“丽调”传承人表达对徐丽仙先生的纪念和敬仰之情
罗汉钱·回忆
杜十娘·梳妆
黛玉葬花
王魁负桂英·情探
张碧华是徐丽仙先生的学生,原太仓市评弹团团长。她谈到自己和老师相处的最后十年,“那时她不管在哪里,我都会去看她。1975年我嗓音不好在上海开刀,是我的老师到五官科联系医生、帮我开刀。所以她不是一般的老师,像我的母亲一样。她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时至今日,她的音容相貌、声音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最让张碧华感动的是,老师在最后时刻为她谱写一曲《行路难》。她坚信,丽调会经久不衰,她也会努力让老师的丽调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