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

2018-08-15 10:41程菲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葫芦娃椅子爷爷奶奶

程菲

“葫芦娃,请你回到你的小椅子上坐好!”“葫芦娃你可以好好吃饭吗?”“葫芦娃你为什么总是去欺负别的小朋友呢?”“葫芦娃,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坏了呢?”

刚上小班的葫芦娃,没有一点规矩,也不懂得尊敬老师,简直就是一个“野小子”。早上来到幼儿园就开始调皮了,先是冲进教室,也不跟老师打招呼,直接跑去区角里玩,把里面的东西弄的乱七八糟。吃饭的时间到了,别的小朋友来到教室里面跟老师问了好之后就去拿椅子坐好,准备吃早饭了,而这时候葫芦娃就拿着椅子到处晃悠,用椅子去碰别的小朋友,我去制止了他之后就给他安排了座位。他吃饭的时候真的让人很生气,明明会用勺子,他偏要用手去抓饭,还把饭往桌子上、地上到处洒。这还不够,上课的时候他从来不会坐在椅子上,要么钻桌子下面,要么在地上打滚,对他来说没有静下来的那一刻,总是有无穷的精力动来动去。他还有很多让人生气的行为,对于这样一个熊孩子我真的很头疼。然而我不能放弃他,不能老是去批评他,我得想办法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首先我与他妈妈联系,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也把他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了她。听他妈妈说,孩子这么大了,她陪在身边的时间很少,一年也就两三次,孩子半岁她就一直在外面打工,交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没什么文化,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根本不懂得什么教育,加上爷爷奶奶很娇惯孩子,所以孩子的这些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纠正就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对于老师的干涉他肯定一时接受不了,被约束着不自在。接着我就以奖励的方式来帮助他改掉不好的行为,比如他今天吃饭用勺子吃了,不洒饭,我就奖励他去玩喜欢的玩具。这种方式初见成效我感到很开心,也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所以葫芦妈妈决定辞掉工作回家专心带孩子,这样家庭教育就能得到实施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就更加关注他的一言一行,弄清楚他一些行为的出发点,好在他犯错时给予及时的纠正,让他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孩子有时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当孩子面临新的环境还不适应时,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宣泄他们的情绪,或是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孩子。经过一学期的教育,葫芦娃的变化真的很大,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上课很认真,积极回答问题,不再捣乱了,他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对于他的改变我感到很欣慰,如果当时我不耐烦了,放弃了他,那么可以想象他以后有多糟糕。教育也需要耐心,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耐心地去引导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被感化,塑造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表扬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

通过葫芦娃的变化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1.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要面向全体,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教师不能把欣赏的目光和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孩子,如果那样,作为“陪衬品”的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定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和班级的情感也会慢慢淡化。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秉持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比如说,我们班里的很多小朋友都十分想当小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和教育,我让孩子们自己讨论解决。通过讨论,孩子们都同意具备以下三个优点的小朋友才能当小老师:(1)平常表现要好。(2)说话声音要大,有胆量。(3)心甘情愿为班级和小朋友做事情。由于规则是孩子们自己讨论出来的,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参与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就连平时比较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的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不仅增强了孩子自我约束的“内驱力”,还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干,对于他们自己选出的小老师更是心服口服。

2.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孩子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允许幼儿尝试错误、允许幼儿宣泄情绪、允许幼儿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那些自制力有限的幼儿,有缺点和有过失是很正常的,就看我们是否能接纳幼儿的不足和过失,怎样去引导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看到孩子可爱的一面,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更要宽容孩子的“破坏”行动。

在很多人眼里,幼儿教师是一个身兼孩子王、保姆双重角色的职业,工作平凡而又琐碎、单调而又无趣。然而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愿以火热情怀与赤诚爱心,用爱心与青春铸就平凡的事业,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浇灌这些可爱的幼苗,让它们在幼儿园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葫芦娃椅子爷爷奶奶
葫芦娃勇闯葫芦谷
我的爷爷奶奶
看不见的椅子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离家出走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