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8-08-15 10:41朱昭民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总量水果苹果

朱昭民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创设数学情境是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对数学情境的精心设计和创设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我结合自己参加贵师大组织的“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的体会,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谈一些浅见。

一、创设“融洽”情境,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既教书又育人,理解和关爱学生。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声调的抑揚顿挫,把激情、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二、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对身边的事物常常会感到惊奇和疑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小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适当组织,尽可能组织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小学生生活、生动有趣,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小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背景,有意识地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我利用小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孙悟空和买水果吃的实际经验创设数学情境:孙悟空带小猴子们上街买水果,一共买了12个苹果和6个仙...小学生面对他们特别喜欢的孙悟空和好吃的苹果和仙桃,兴趣盎然,问题接连提出:1.如果把这些水果平均分成两袋,每袋装苹果和仙桃各几个? 2.如果每盘装了个苹果这些苹果可以装儿盘? 3.如果每个水果盘装3个水果,这些水果可以装儿盘? ...这时,教师可择取与本课时重难点联系紧密的问题探究。这样的数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很大作用,使小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创设矛盾性的情境,使小学生好奇质疑。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创设的数学情境是:石阡至思南公路长66千米,甲队独修10天完成,乙队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由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把工作总量变为80千米、90千米、20千米,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发现:工作总量无论变为多少,为什么合作时间却没变?抓住这对矛盾质疑:1.为什么工作总量变化而两队合作时间不变? 2.合作时间不变的关键在哪里? 3.这些表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的存在不是多余的吗? 4. 我们能把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省去,对它进行抽象吗? 5.工作总量用什么表示?工作效率用什么表示?这些问题的提出,把本课时的重难点也充分体现出来,通过质疑解惑,学习了本课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向中学。

四、创设“挑战”情境

小学生自尊心、好胜心比较强,凡事有不服输的闯劲。在数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想法创设带有挑

战性的情境,使小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惯排状态,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例如在“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连续进位)"中,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是旧知,而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的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是新知。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因知识障碍肯定会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能提出新知与旧知的不同之处,就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此外,还可利用知识的迁移、内在联系、信息(数学化)等创设数学情境,由于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过的事印象最深,甚至终身难忘。因此,创设数学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动手操作,表演、游戏、讲故事、实验、设计等活动,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并获得直接、真切的数学体验,引发学生的注意、记忆、理解、想像、联想、分析综合,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无定法,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有一点,务必紧扣课题,围绕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而着手,尽可能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多种思维方法并举,积极探索,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在生活中通过反思迁移、联想,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灵感。

猜你喜欢
总量水果苹果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ICP–OES测定饰品中砷、镉、汞、铅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