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贞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教学,是一项既专业又系统的工程。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科学运用分析方法,推行因材施教教案;要理性推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习惯养成;要强化语文知识素养,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优化 ; 方法 ; 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教学,是一项既专业又系统的工程。
语文教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从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积累、良好学习习惯、正确方法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着手,通过丰富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知识储备。
一、科学运用分析方法,推行因材施教教案
一是分析学生。教师备课时,应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具体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如语文的学习成绩,接受水平,对语文的爱好程度,知识缺陷等。备课到某一具体课文时,还要分析学生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或可能提出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先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做些了解。二是分析教材。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化分析教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1、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2、怎样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只有这样组织教材,才能备好课。三是分析教法与学法。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备课时必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法,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选好的教学方法与学法要以所教的课文、目的、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等几个方面,综合加以考虑。但是,教学时,为了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几种教学方法与学法,合理化配合。如通常采用的边讲边练,就是把讲解和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发现普通的问题或个别学生的错误时,都可以采用谈话的方法加以解决。
二、理性推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一是抓好课堂纪律。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掌握,学生是否能完成,主要在于一节课40分钟的有效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堂仅有的40分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即使老师教学设计再精彩,也是白费功夫。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抓好课堂纪律,要让你的学生把眼睛看过来,让你的学生学有所听,学有所得。要向40分钟要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二是培养作业习惯。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一个坏的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所以要想孩子成绩优秀,就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差,在校的作业,需要老师监督。回家的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不管是在校作业,还是回家作业都必须让孩子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今天的作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要严格杜绝孩子作业拖拉,甚至拖欠的现象。对那些作业拖拉的学生要做到三多:多过问,多指导,多检查。如果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差。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学习习惯差,即使他有聪明的头脑,成绩也不会很优秀。三是提高书写质量。提高书写质量,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一个重要的举措。很多学生在考试中都会因错别字而失去好几分。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他的错别字就会很少;如果一个孩子作业马虎,字迹随意,他的错别字明显要多得多。要想减少学生的错别字,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书面整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生字的书写。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把字写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还要求学生把字写美观。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必定能大大减少孩子的错别字,让孩子在考试中不要失去不应该失去的分数,从而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和合格率。
三、强化语文知识素养,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一是发挥教材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积累方法。乐感好的人,琴就弹得好;球感好的人,球技就高。同样,语文要学好,首先要有语感。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光靠老师的讲读分析是不行的,要靠学生大量的朗读、背诵来积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文章情感。二是重视广泛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自主积累习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看一本书,谈谈个人阅读体会。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布置相应阅读任务,定期向学生推荐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优秀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量。读完后给家长讲一讲大概内容,家长听后签字肯定。在阅渎之后,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沟通阅读感受,谈谈不同的阅读体会,发现他们的新奇观点,寻找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闪光点,阅读也就变得更有趣味性。仅靠老师推荐书籍还是很有限的,所以鼓励学生去班级图书角、校图书馆、市图书馆借书,周末去逛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再让学生来推荐自己看过的有趣的书,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宣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借助班级微信,联合家长引导与督促孩子开展阅读,开展如“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创造良好家庭阅读氛围。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中要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好片段摘录下来。低年级打好字词基础;中年级则记录好词、优美的句子,还有一些好的开头结尾;高年级则在以前的基础上,概括所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写写自己的阅读收获。三是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鼓励学生阅读同时摘抄优美阋句,并合理应用于写作中,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表扬与激励。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通过成语接龙、找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样,积少成多,学生定会受益匪浅,事半功倍。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无序的却是渐进的发展过程,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习惯方法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和得到培养,但教师的语文教学过程和对一个人培养却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课内到课外,从基本素质培养到能力训练,从因材施教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教师在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独到的教学技艺中逐步探索、不断提高、努力完善,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