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及对策

2018-08-15 02:54韩燕雄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

韩燕雄

摘要:西咸一体化是西安、咸阳两大城市的统一规划与协调发展战略,最早提出于2002年,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西咸一体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对西咸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西咸一体化;农村问题;农业

西咸一体化为西安、咸阳两大历史名城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与方向,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冲突,而农村问题则正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一、西咸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农村问题

(一)农村人口就业问题

在西咸一体化进程中,西咸新区的建设是十分关键的一环,从整体规划上来看,西咸新区主要是作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型产业聚集区与生态田园新城而存在,因此需要对区域内的农田与城市用地进行全新规划。在这一趋势下,很多农户的耕地在规划中就成了城市建设、生态园区等其他方面的用地,政府虽然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了相应的补偿,但由于这些农民大多学历与文化水平较低,更不具备专业技术,因此在失去土地后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重新就业,同时也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西咸新区规划区域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农村人口,不仅影响了西咸新区的建设,同时也很容易衍生出其他的农村问题。

(二)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西咸一体化要求在统筹考虑西安、咸阳地区产业布局的前提下,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协调发展,而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则正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但在实际上,由于西安、咸阳地区的农业生产并不发达,因此农业产业与农业产品的种类十分复杂,同时还存在着产业规模较小、农产品的质量较差。产品知名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安、咸阳地区的农业产业相比其他地区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也无法将西咸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业区域优势发挥出来,这不仅会影响到西咸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也会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

(三)城镇化建设形势严峻

从空间规划上来看,西咸一体化优化整合了两市(西安、咸阳)一区(西咸新区)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一核五区十个卫星城”的整体空间结构。在这一结构下,不仅要建设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等“五区”,同时还要进行户县、蓝田、泾阳、乾县、周至等卫星城镇的建设。这一规划虽然能够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在这上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大多以村庄为主,因此城镇化建设不仅有着较高的难度,同时工作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而与此同时,西咸一体化对于农村城镇化的需求又十分迫切,进而也就造成了城镇化建设的严峻形势。

二、西咸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推动劳动力市场建设

为解决西咸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失业问题,西安、咸阳地区政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县、乡两极分别建立劳动力市场,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与指导。在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上,劳动部门需要开展细致的农村失业人口普查,对失业人口的年龄、特长、学历等进行登记备案,并建立相应的劳动力数据库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不同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与数据库中的农村劳动力信息进行匹配,并为其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此外,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农民的创业、就业需求组织各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活动,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竞爭。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针对西安、咸阳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政府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一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与当地实际情况来发展地区优势农业产业,同时推动先进农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并通过专业培训与农业生产指导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其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技能,从而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推动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并树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此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充分尊重农民的个人意愿。

(三)促进地区资源流动

西安与咸阳地理位置接近,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因此二者在产业布局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想要实现各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则必须要将地区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地区资源的流动,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与区域间的相互促进。例如劳动力方面,西安市的就业人口以第二、第三产业人口为主,而咸阳市的就业人口则是第一产业人口更多,因此两市就可以通过促进劳动力的相互流通来实现产业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两地区、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四)提高农业附加值

西安与咸阳地区位于关中盆地,水系众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不仅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与丰富的农产品种类,同时也极具特色田园风光。因此在西咸一体化的进程中,当地政府可以将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在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将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作为地方产业特色发展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帮助。

结束语

总之,西咸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问题虽然是切实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能够在农村人口就业、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就必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地区内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玉元.对贵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问题的战略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贵州省社会学学会、贵州民族学院:2008(07)

[2]高亚芬.新农村问题探析——论“城乡一体化”[J].浙江国土资源,2016(11):46-48.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