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上的“见异思迁”

2018-08-15 10:41吴正午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吴正午

[摘 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因人而异,因材而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放飞学生阅读的翅膀,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辨识文章的真味,走进故事的灵魂,走近主人公。在课外阅读的文本中,适当地进行各类拓展延伸活动,更好的感受书的“可亲”,触摸到书的“温度”,发掘经典的“内涵美”。

[关键词] 放飞翅膀 ;做点灯人; 巧设问题; 丰厚书本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课外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图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非常重视读书,因此我觉得小学生多读课外书对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放飞孩子阅读的翅膀,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常常听到一些低年级家长向我诉苦,说他们知道读课外书的好处,也希望孩子们能读课外书,但是苦于无法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因为他们的孩子不是对他扪买来的课外书不屑一顾,就是象征性地打开书,敷衍了事地浏览插图,随后把书扔在一边,再也不去管它。为此,家长们伤透了脑筋。其实低年级的孩子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课外阅读起步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我们能正确引导孩子走上爱读书,会读书的道路,就会让他们的终身阅读受益匪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低年级学生从那些自以为课外书枯燥的文字里找到快乐。我觉得对于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孩子而言,“诱”也不失是个好办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常常“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在处理完每天日常的工作后,我总爱静静地捧着一本书。孩子们在早读课时,我捧着课外书在讲台前念念有词,有时故意让学生看见我随着书中人物时颦时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一次,在看《小猪唏哩呼噜》时,我故意夸张地露出笑意。看到我笑了,就有学生好奇地问我:“老师,你怎么笑了?你看的书有趣吗?”我趁机读了那段小猪到它的好朋友小鹿家玩,小鹿烧了一大锅味道鲜美的果粥,唏哩呼噜一口气全都吃光了,在回家的路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那段读完后,孩子们都想知道小猪更多的故事,纷纷举手,让我接着读下去。家校配合也不容忽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给孩子创设读书的环境,教师和家长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给孩子们读书讲故事。有人说儿童的成长实际上是“复演”着人类的进化。千万年前人类在童年时代,就面对日月星辰、天光云影困惑不解,于是用神话来解释。相对应地,每个孩子也天然地向往着神话、童话。

二、巧设话题,辨识真味

在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并且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教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书应该向着更高层次,还要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教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从话题的回答和交流中达到对情节的再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熟悉程度的检测,避免学生走马观花似的阅读。如在指导阅读《狼妻》时,“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近狼妻的?狼妻第一次发现“我”并非公狼,而是人类时,为什么没有袭击“我”?在“我”面对狼群时,母狼已知我是人类,为什么还要保护“我”?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品的灵魂,从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认识人物,走进人物,重视了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读完《时代广场的蟋蟀》,我给学生设计的话题是:你喜欢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并说说理由。学生们各说己见,有喜欢塔克的,说塔克的性格十分开朗,也很容易激動。它曾经在柴斯特出名时做过它的经纪人,甚至用自己一生的积蓄,换回了柴斯特的自由;有说喜欢柴斯特的,说它是一只特别有音乐天分的蟋蟀,甚至可以说是个音乐天才。它用自己的音乐为收留它的小男孩玛利欧家带来了财富,是个知恩图报的小家伙;大家都希望有个像玛利欧爸爸那样的爸爸。因为他整个人总是能流露出一种和善的神采,做事情很公平,总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想法。在解决这些话题的过程,孩子们对文本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找到了文本的真味。读《夏洛的网》,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触动孩子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读《昆虫记》,让孩子们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神奇和奥秘。

三、丰厚书本,鲜活内容

在课外阅读的文本中应其内容丰富,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进行各类拓展延伸活动,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书的“可亲”,触摸到书的“温度”,发掘经典的“内涵美”。

借用文本空白巧创作。文本中留有“空白”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读者阅读的重要资源。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读者动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填补,充实文本的空白点,从而与作者一起“创作”出完整的文字。读《时代广场的蟋蟀》,我设计了这样的话题:第二年的夏天,塔克老鼠、亨利猫又与蟋蟀柴斯特见面了吗?接着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们针对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塔克老鼠和亨利猫特别思念柴斯特,特意从城里赶到乡下,老朋友见面特别开心。也有人说,不可能再见面了,因为塔克老鼠和亨利猫猫没有蟋蟀乡下的地址,不能准确地找到蟋蟀柴斯特。还有的学生编造了另一个偶然故事,让柴斯特重新看到了城里的老朋友。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补白让孩子们读懂了文本,读懂了人物,与文本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打铁需趁热,我让学生通过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后写上对故事的再创作。这样,既拓展的文本也培养了他们的习作能力。

情境再现,体验文本。阅读任何作品,只有引起阅读者的共鸣,才能打动心灵。阅读中创设情境,联系读者的生活实际,让他们“遭遇”情节,从而引发共鸣,让角色体验将读者与故事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读《第七条猎狗》时,体会赤利为救主人与眼镜蛇大战却被主人受冤屈的心情,赤利为救主人与豺群大战献身时主人的心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被人冤枉时而不能说的心情,说说自己心爱的宠物丢失时的心情。如读《夏洛的网》,融化孩子们冰封的心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触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读《昆虫记》,让他们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神奇和奥秘。

阅读是温暖的,阅读是安宁的,有优秀作品陪伴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让我们的孩子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