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PPP推进过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8-08-15 00:50:19
四川水泥 2018年9期
关键词:资本机制政府

潘 静

(山东科技大学工程管理系, 山东 青岛 266510)

0 引言

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开始初步形成现代化的PPP模式到当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占据指导地位,PPP 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PPP也从最初的新型融资工具逐步拓宽内涵,更注重公平和效益的兼容共升,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实现“计划与市场在运行机制层面的结合”,形成优于计划和市场单独作用的新型管理体制,并为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快地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机制。

大力推广PPP模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PPP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

1 PPP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观念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地方政府对PPP认识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将推广PPP当做又一次"甩包袱”,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认为这是一种 “短债变长债”的方式而已,不过是过去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方式的变体,因此没有把精力放到转变体制机制、保证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上。 正是对PPP模式的片面认识,导致在实际操作PPP的过程中对其的重视或了解不够,操作上有所偏颇,推广效果自然不明显。

日本人占领芜湖,强占我家房屋做操场,练兵,养马,他们用绳子绑住我家房梁,另一头系在汽车上,车一开房子就垮塌了。日军围攻九江,发生激烈的巷战,反复拉锯,我家龙江里房屋悉数被毁。武汉沦陷后,日军将汉口大屋辟为医院,战火中全被炸平。

1.2 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成本高

PPP项目落地难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社会资本本身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PPP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营期限长、回报率不高、回报周期长,社会资本往往面临着融资的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在内)在支持PPP政策体系方面还不足够成熟,尚处于初始阶段,社会资本融资渠道不畅;三是,鉴于 PPP项目回报率不高,相较而言社会资本融资成本往往太高,这样社会资本投资无法盈利。

作为投资者,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需要完善的退出机制。但是,在推广PPP的进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重准入保障,轻退出安排”的现象。PPP投资退出审批严格,周期长,退出机制尚未健全,社会资本担心难以回收投入,使投资者参与 PPP项目产生较大的顾虑, PPP项目参与者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1]

1.3 工作协调和操作实施过程难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发展PPP模式挑战与机遇并存,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是PPP 模式持续有效发展的关键所在。

1.4 政策连续性和统一性难

想要PPP 模式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深化公众对PPP 模式的理解,让公众熟知 PPP 在公共服务产品的投资中所具有的优势, 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有利于先进的技术、运营管理经验的推广, 从而增加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的主动性。 其次,要注重PPP项目的稳健推进,防止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推进有关项目,做好制度设计和风险评估工作。

1.5 社会资本退出难

作品《繁忙的渔港》采用线描装饰性手法,描绘广西北海涠洲岛的渔民正在整理渔具的繁忙景象,特意加入一些装饰飘带、云彩等元素,丰富其装饰效果和忙碌氛围,画面富有音乐感,仿佛在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

2 对策建议

PPP 操作涉及政府多个部门,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形成了固化的行业运作思路和习惯,对PPP模式存在着排斥心理,PPP 作为一项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时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阻力。

活动之后,我做了两次安抚。一次是对同学们的安抚,主要是详述解忧杂货店各位店员的付出和努力,以取得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一次是对店员的安抚,毕竟是第一次,积极的肯定会让他们更勇敢地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后来,店长黎一鸣发来了反思总结:

综上所述,Eg感染过程中Tim-3诱导负性调控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通路共同影响Treg细胞分化和IL-10的产生,但是Tim-3与Smad3/Smad7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课题组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通过体内外阻断Tim-3功能试验研究其在细粒棘球蚴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为棘球蚴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2.1 深化对PPP模式的理解,注重PPP 模式的科学发展

政策变化和缺乏法律保护是社会资本最大的担忧之一。PPP项目属于长期投资,期间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会发生诸多变化,而 PPP政策能否与现在保持一致, 城市规模方面是否会发生变化,项目是否会面临拆建问题,投资能否收回、能否实现收益,都是投资者所关注的地方。中国PPP发展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就是政策的多变性。PPP仅通过一纸合同就把政府与社会资本两者未来几十年的权利义务完全确定下来,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2.2 强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意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政府与社会资本是PPP 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这两个主体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地位平等,权责相符才能顺利推进PPP项目。理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布局发展战略,严格监管社会资本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对市场调节事务的干涉,发挥市场活力。讲诚信,注重契约精神,做到平等友好地与社会资本进行协商,给予社会资本合理的盈利回报。 同时社会投资者不能为了争取更高的投资回报,以牺性质量为代价,获取非法利益。

2.3 建立科学的PPP机制,合理设计PPP项目

PPP项目的推广,离不开各项机制的建立健全。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有助于促进政府与民间资本友好合作,但投资回报机制的设立,不应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按照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状况合理确定。健全PPP机制,建立公正透明的PPP投资环境,设立专门的政府PPP管理机构,保障PPP项目的顺利开展。

2.4 依法依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政府、社会资本、有关咨询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利益,为保障各方利益的实现需要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要进一步明确PPP 的概念、具体形式以及PPP项目各参与方,要公平地界定划分政府、企业的权利义务; 明确社会资本的准入标准,设立统一的准入门槛,保证社会资本能够公平地参与到项目竞争之中,并制定PPP 的相关示范文本、标准合同范本,使政府在 PPP 项目开展过程中更加透明公开,增强政府的守约意愿。[2]增加其违约成本; 在加快立法的同时,还应注重理顺PPP上位法与下位法、PPP专门法与整个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保障有关规定在PPP 项目中的运用, 促进PPP模式的规范化发展。

2.5 重视项目风险分析和构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PPP项目风险因素复杂多样,核心是风险分担机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识别风险合理分配风险,才能使项目的良好有序进展。PPP项目主张风险承担最优化,强调"能者担其责”,以最优化配置各类风险。政府承担政策风险,因为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承担政策风险和法律变化的能力;社会资本负责项目设计,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商业风险和市场风险。原因在于社会资本作为市场主体拥有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针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要比政府部门强。[3]

猜你喜欢
资本机制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资本策局变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第一资本观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VR 资本之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商事法论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8:54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