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朝
茶叶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世界上80%的茶叶生产于亚洲,其中茶叶产量最高的是我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逐渐将我国茶文化流传至世界,并且受到外国朋友的青睐,这就相应提升了茶叶的国际销量。然而,由于在茶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茶叶的质量,因此需要全面分析茶叶的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促进我国茶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确保茶叶生产的优质性,需要避免其生长发育环境遭受污染,按照我国茶叶园区的规范栽培管理程序进行生产,需要将茶叶的有害微生物含量、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控制在无公害指标标准范围内;在规划和建设茶园时,需要按照水利化、梯田化和良种化原则进行。在实际建设期间,在10°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在20°左右的缓坡建立等高条植茶叶园区,在25°陡坡地建立窄幅梯田茶园[1]。在建立窄幅梯田茶园时,需要注意内低外高,在实际种植期间需要选择双行双株种植方式。挖沟时需要将深度控制在55 cm左右,并且需要将两沟中心距离控制在150 cm,在开沟期间需要分开堆放心土和表土,回沟时需要将表土全面进行回填。
在实际种植茶叶期间,应用栽植技术需要注重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需要调整茶园土壤中的水分、肥度、温度及气体等,确保茶树健康发育。同时,需要耕除土壤中的杂草,使土壤更加疏松,提升土壤的通透性。并对土壤中的杂草进行翻理,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对于熟化土壤,可以对活土层进行加厚处理。在对茶园进行施肥时,需要选择微生物肥料、有机肥、腐殖酸类肥料、无机肥及农家肥料等。需要配合交替使用有机肥和化学肥,需要将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比例控制在1∶1。需要在厩肥中添加尿素,添加比例为50∶1[2]。在对茶园进行追肥施加时,需要在采摘茶叶前30 d左右进行追肥,需要在采摘茶叶前20 d对叶面喷洒肥料。
在选择茶叶品种时,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优良品种,以降低茶叶生长发育期间的病虫害发生率。需要选择茶单宁含量高及角质层较厚的品种,该种茶叶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在选择栽植方法时,需要选择双行双株方式,需要将穴间距离控制在30 cm左右。通常茶园栽植密度需要控
制在8.5万株/hm2[3]。在移栽期间,需要将茶叶根部蘸取少量黄土泥浆,之后需要将茶叶根部放置在穴内,按照分级放置方式,需要将底肥与茶叶根部的距离控制在11 cm以上,完成栽植后,需要给予充分的水分固定根部,之后需要在茶叶根部周边撒一些细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铺草保湿法,以防止茶叶根部水分快速蒸发,确保茶叶苗健康发育。
4.1 对幼龄茶叶进行定型修剪 对幼龄茶叶进行定型修剪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茶树树形及茶树骨干枝等。需要对幼龄茶叶进行3次定型修剪,并需对其进行整枝修剪。第一次修剪时需要在茶叶树苗发育到30 cm左右,修剪距离地面17 cm以上的枝条,针对发育状况良好的茶叶树苗,在移栽到茶叶园区之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在对茶叶树苗进行第二次修剪时需要在第一次修剪的基础上提升13 cm左右。第三次修剪主要是在第二次修剪基础之上提升13 cm左右。在茶叶树苗整个生长期间需要修剪3次,需要将树苗的高度控制在45 cm左右。在对其进行定型修剪时,需要注重培养外枝条,使树苗的分枝能够向外延伸。通常每年只需对树苗进行一次定型修剪,针对长势较好的树苗每年需要进行2次定型修剪。
4.2 修剪成龄茶树 在对茶树进行长时间修剪和采摘之后,等到茶树成龄之后,其树冠上就会生长出较多分枝,这些分枝被称为鸡爪枝。由于茶树存在较多的鸡爪枝,影响了茶树吸收养分,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质量。此时需要对茶树进行深层次修剪,需要完全剪除树冠上方超过15 cm的分枝,这样能够恢复茶树的生长趋势,提升茶树的育芽能力[4]。
4.3 衰老茶树台刈 针对存在严重衰老情况的茶树需要进行台刈,该种修剪方式是从茶树根茎位置割除全部树冠,使根茎位置不定芽重新进行生长发育,形成新的树冠。在台刈期间,需要将小枝条使用锋利的小刀进行割除,针对比较粗壮的枝条需要使用锯子锯掉。在实际操作期间需要注意桩口的破损情况,防止对枝条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5.1 农业防治措施 在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农业防治属于基础性工作,可以通过农业活动人为改善茶园的环境,避免产生病虫害问题,全面预防病虫害侵害。一般在选择茶树品种时需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优良品种,在种植期间需要注重科学密植,并且注重采摘时节,在冬季寒冷季节需要对茶园进行深翻改土。
5.2 生物防治措施 在茶树生长期间,首先需要加强茶园中病虫天敌的保护力度,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产生严重的病虫害。例如,茶园中的蜘蛛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以减少大量害虫,通常1只蜘蛛每天可以捕食7只左右的害虫。其次,种植人员可以选择人工繁殖害虫天敌的方式来预防茶园病虫害。此外,针对茶毛虫,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
5.3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是应用趋光性原理进行防治,由于茶园中的某些害虫存在趋光性,因此可以将杀虫灯放置在茶园中对害虫进行诱杀;还可以通过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在茶园放置不同颜色的色板对其进行诱杀[5]。同时,需要对茶园中具有较强集群性的害虫进行捕杀。
在采摘期间,需要按照茶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制订相应的采摘方案。对于幼龄茶树来说,需要注重其培养力度,尽量减少采摘数量,可以使用打顶养芽方式,以帮助幼树生长分枝,有利于培养骨干架。针对成年茶树,由于其树冠已经定型,如果需要继续扩大茶树树冠,则需要增加有级分枝数量,并且需要按照养采结合方式进行采摘。针对老茶树,由于其已经经过长时间采摘,常常出现驻芽,因此需要按照茶树的生长趋势和年龄适当减少采摘次数。
为了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需要从茶园建设、土壤培肥、管理栽植、修剪茶树、病虫害防治及茶叶采摘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确保茶树能够健康生长和发育,这样才能提升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1]陶桂莲.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要点分析——以金秀县金秀镇六段村茶叶示范区为例[J].河南农业,2017(17):1.
[2]罗崇全.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J].江西农业,2016(19):14.
[3]吴玉宁.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完善茶叶生产销售管理的研究[J].福建茶叶,2016(5):76-77.
[4]蒋爱民.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解析[J].农业与技术,2015(22):126.
[5]李敏.茶叶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