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楚新
当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媒产品形式的持续更迭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并成为重要的潜在因素。2017年,高清手机摄像头、高速网络连接、便捷的云存储以及创建和编辑视频的各种工具成为网络视频“爆发式”增长的驱动力之一。2017年,传统媒体将VR、AI技术嵌入新闻制作,并结合直播技术实现全新视频产品的研发与传播,在媒体融合的路上迈出了更深入的步伐。
中国传媒在经历互联网时代后,正在快速挺进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网络直播、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国内媒体产品与形式转型发展的重点创新领域,同时,伴随着技术的快速更新,跨界融合、平台服务、产业闭环也成为国内媒体融合的趋势。
注重技术引用,加快智能化进程。2017年,人工智能成为各个行业的投资对象。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媒体产品成为国内媒体形式转型发展的主要焦点,同时,传统媒体产品更具交互性与个性化的趋势也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日趋深化。
人工智能的应用在2017年集中体现在机器人的广泛推广。智能机器人通过数据筛选融合、自然语言生成、语音识别等加快新闻生产时效、推进内容生产流程与机制变革,其技术不断升级,向智能交流、智能处理、智能模拟等方向发展。中央媒体在信息传播、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开始使用智能机器人,开启传媒领域的智能时代。2017年3月,智能机器人“小胖”进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厅配合全国两会报道,其具有“最受关注的话题”热点舆情语音播报、语音交互聊天、通讯查询、会议提醒等功能。随着技术应用的深化,地方媒体也开始尝试智能传播。钱江晚报客户端“浙江24小时”是全国首个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客户端,其通过算法推荐、人机交互等实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浙江24小时”人工智能记者“小冰”已在《钱江晚报》版面和客户端累计发稿300多篇,服务用户总数高达122万人次。
2017年,传统媒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打造的极具个性化与互动性的新媒体产品成为“爆款”。为庆祝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设计了一款新媒体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用户可以通过上传个人照片生成自己的“军装照”。据统计,从7月29日晚发布,到8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页面总浏览量达8.2亿次。中国青年报社融媒工作室推出《十九大报告里的我》,用户在手机上点开这个产品,完成上传照片、填写相关身份信息等操作后,就能阅读到十九大报告与自身相关的内容。
融合体系不断完善,实现跨界发展。以“中央厨房”为融合龙头,传统媒体积极推进流程再造、内容提升、技术改进、物理空间“四合一”的融合体系。继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启用后,“中央厨房”的概念与复制开始在媒体领域被广泛推进。2017年上半年,经济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等媒体也相继推出全媒体运行机制的“中央厨房”。各地区及地市级媒体在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板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考虑自身发展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融媒体中心。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移动优先、网络随行、纸媒精读、中控集成”的传播模式,推出“温州新闻”“掌上温州”“我们”“辟谣举报平台”“网络问政”等20多个融合平台,强有力的媒体矩阵集聚起1236万用户。
而早前已经建立“中央厨房”的媒体则针对自身发展进行了更为细化的机制升级与再造,实现传播运行制度的创新。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2017年对两年前实行的采编集中指挥运作机制进行改造,升级为信息可视化控制中心,加强技术的支撑作用。
根据2016年的数据统计,2016年与2011年报业广告市场最高峰时相比,报纸广告总体降幅已超过七成。跳出狭窄的“二次销售”圈子,传统媒体立足于新闻本业,利用“互联网+”理念跨界拓展多元产业,推进信息内容与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潜在活力。2017年5月5日,河南省十八地市报业冷链物流宅配联盟成立,从而助推媒体转型,充分安排就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帮助报业在“断崖式”经营下滑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
搭建生态矩阵营,侧重平台服务。2017年度,以“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为引领,传统媒体更加注重打造“内容生产+传播+经营”的生态矩阵营。201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社启动了“全国党媒公共平台”,推动党媒在内容、渠道、运营、盈利模式等各个层面实现共建、共享和共赢,全面提升信息产能和舆论引导合力,开拓党媒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融媒体平台为基础,传统媒体更加注重在为用户提供新闻内容信息服务的同时,不断延伸覆盖用户生活周边的服务内容,打造服务型媒体平台。青岛掌控传媒便是典型案例。青岛掌控传媒以“全移动,全媒体,全国化”为发展战略,以“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生态圈”为发展路径,采取“1+N”模式,以全媒体平台为核心,融合互动智慧城市平台、智能设备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多个平台,联合共建“媒立方——互联网+传媒行业服务平台”,为全国媒体转型服务提供第三方“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先后输出共建100多家报社、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协助150多家媒体采用掌上直播模式,实现传统媒体升级。与此同时,掌控传媒与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用户行为与推荐系统”,推出了升级版“智慧青岛”平台,成为全国首款智能化主流资讯地方分发平台,率先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全新算法组合,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作为业界融合发展的开拓者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媒立方”平台大数据功能与云平台建设也在不断优化与升级。通过数据库建设,“媒立方”平台进行新闻信息内容资源汇总,拥有包括国内1003家数字报刊数据、异构化资源数据、互联网新闻数据、政府门户数据、微视频库、社交平台信息、新闻图片库与历史老照片等10余类数据源。
“倒融合”渐成趋势,促进媒体转型升级。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作为当前媒体融合的重要依托,互联网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重要黏合剂。随着“技术热”“渠道热”的冷却,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逐渐成为互联网媒体渴求的资源。在此背景下,拥有渠道优势的互联网企业在媒体融合中逐渐展现出“倒融合”姿态。2017年,“优势互补”成为互联网企业“倒融合”的主要标签。
2017年度,我国互联网公司减缓了对传统媒体兼并收购的步伐,合资组建成为新的方式。巨型互联网公司在资金、技术、数据、消费者等层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体量优势。通过和传统媒体合资成立新公司,传统媒体既能够获得融合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又可以在合资公司中给予管理层和骨干员工较高的股权比例,解决制约传统媒体融合的体制和资金难题。
打造自有产业闭环,逐利传媒长尾效应。在所有的生态圈中,传媒产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而传媒企业对于对生态圈的选择和生态圈中传媒产业的布局都将成为影响未来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在打造产业生态圈的过程中,不少传媒企业开始更加关注非新闻主业外的细分市场,并逐渐在细分市场中形成盈利闭环,以更多“小市场”的叠加积累“大利润”。
近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依照公司体量搭建垂直化、专业化的细分产业生态圈,成员之间形成黏性,互惠互利。相较于承袭技术创新成果的传统媒体,走在技术前沿的互联网企业更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溢出效应打造新市场。如阿里巴巴深耕5年的Yunos系统,其融合了阿里巴巴云数据存储、云计算服务以及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等多领域的技术成果,并可以用不同的智能设备与终端,满足用户在不同环境中的智能需求。同样深谙长尾效应的小米公司,早先在推出用户熟知的主要技术产品如手机、投影仪、手环等时,便同时开始涉足于智能盆栽设配、智能电饭煲等小众市场。目前,小米公司已经投资了77家智能硬件生态链公司,其中30家已经发布产品,16家年收入过亿元。
此外,一些传媒公司在长尾效应市场中率先展露。如成立于2017年年初的大将传媒,在过去的半年中,迅速搭建起新形态整合企业集群,与国内各行业优质合作伙伴结成战略伙伴,互补短板、资源共享,从多维度阐释了“泛时尚”内容的生产、合作。
缺乏创新性思维,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新闻信息采集与生产、新闻产品形态等呈现出更为多元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趋势。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中,新的新闻信息采集工具与产品形式层出不穷。但无论是单个媒体采用新技术还是单纯地依靠技术,媒体融合均停留在融合表层,形成了“技术加内容”,将形式创新等同于融合创新,因而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不仅是媒体融合技术领域的必备要素,在内容生产与加工、运行体制、组织架构等方面都需要创新性思维,深化融合。
随着对新技术应用的日渐广泛,相互竞争与参考模仿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改变融合落后局面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单纯依靠技术创新难以维系媒体的长远发展,并逐渐模糊传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呈现出同质化局面。比如,“中央厨房”的一体化与扁平化信息生产中心在诞生之初便引发了各界关注,随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家媒体纷纷建造自己的“中央厨房”,但一些媒体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状况,盲目投入运营,投入大量资金或人力资源,单纯将“中央厨房”视为媒体融合的标杆,反而影响了融合进程。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在搭建“中央厨房”的过程中,形成了流程再造、内容提升、技术改进与物理空间四者合一的完整融合体系,并将物理空间列为最后,适度改造物理空间,搭建“轻资产型”的媒体融合框架。
融合不均衡现象明显,缺少统一评估体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媒体融合已经在传媒业内形成普遍的发展自觉。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首的“传媒国家队”依托强大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优势已经走在了当前媒体融合的前列。2017年2月19日,人民日报社与微博、一下科技共同合作,推出了全国移动直播平台“人民直播”。随后,新华社正式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包括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等首批102家同步入驻,共享“现场新闻”直播态产品。中央媒体在体制改革、生产与传播流程上均有所创新,其所推出的融合模式被省市级媒体以及行业媒体广泛借鉴。省市级媒体以及行业媒体同样也是媒体融合浪潮中的中坚力量。但受制于技术、资金、人才等因素限制,目前国内媒体融合仍旧属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以及县级媒体等。
2017年,政府财政对传统媒体的支持力度大大加强,但由于地区财政支出不均,地区经济等原因,造成了报业转型的“两极分化”。以中央级主流媒体为代表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和以省级主流媒体为代表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依托于政策、媒体地位、媒体品牌和强大的资金力量等优势,在媒体融合的内容、渠道、平台、技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反,在地级市,尽管绝大部分报纸目前也开展了一系列融合发展动作,但碍于资金、人才、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始终难言有效。如VR、AI、云平台、无人机等新技术为报业转型设置了较高的技术门槛,但由于技术障碍与资金限制,一些高新技术如“无人机新闻直播”仍旧局限在资金链雄厚的报业,如深圳报业集团、人民日报社等,在广泛的报业领域中尚未实现广泛运用。
针对融合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需要更为细化的融合评估体系。当前,国内并没有出现统一的融合评估体系,对媒体融合现状的评价多是隶属于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发稿量、阅读量、点赞量等片面的数字入手。虽然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状况,但难以反映出媒体融合程度。此外,诸如用户体验感受、内容社会影响、体制融合效果等难以用数字呈现的因素都应该被纳入评估体系,建立一套较为完整全面的评估系统。
传统管理体制固化,媒体亟须内部改革。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影响内容生产与传播、技术应用等诸多融合方面的重要因素。目前,媒体机构中的体制多是遵循原有模式,在信息传播机制、人才机制等方面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传统媒体机构与新媒体机构之间的联合发展也多是业务层面上的合作,难以形成独立的主体,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体制改革突破,为深化融合的进行构成了巨大阻力。
在传统信息传播时代,线性的信息传播机制一直都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一种单向传播的代表,线性信息传播机制以传播者为主体,层级化明显并呈现出强大把关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传播速度慢、传播范围有限等缺陷。在互联网时代,线性传播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端发布”已经成为当下信息生产的主流。但在一些传统媒体机构中,对于新媒体信息仍旧采用以往的多层把关,致使其难以有效占据时效高点,从而使得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在搭建一体化信息生产中心的基础上,破除多层级信息审核机制已经成为当前媒体融合的新要求。
各大报业集团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采编人才,但由于产业经营起步较晚,全方位融合人才十分匮乏。虽然报业集团发展了一些多元产业,成立了很多经营实体,但是大部分经营单位主要经营管理人员都来自新闻采编部门。一部分新闻采编人员转岗经营单位后,能够较快进入角色,带领所在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培育形成壮大一个产业。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还有很大一部分采编人员转岗经营单位后,身份转换不到位,市场意识不强,尤其是长期以来习惯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面对新的行业不够专业,面对市场竞争乏力,思想观念、管理方式、行为模式受事业单位机制桎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所在经营单位的发展。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人才已经成为实现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新型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也使得媒体机构对具有大数据、云计算等复合背景的新闻人才需求量增大,而尚待完善的人才机制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为了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人民网试水成立了骨干团队持股的人民科技公司,解决优秀骨干人才的流失隐患。此外,新闻工作者在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同时,在具备深厚新闻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基础上,还应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挖掘,提供更加有深度、有价值的报道。
面对传统纸媒发行量与订阅量下降、受众流失的现状,传统媒体以广告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媒体生计需要。媒体需要进行多元业务发展,进行商业模式重建,打造开放的一体化的商业体系,在资本运作上,要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投融资机制。同时,建立起全球化思维,将目光放远全球,将触角伸向世界,提升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融合法律界限模糊,缺乏有效行业规范。媒体融合逐渐打通网络传播与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等不同业务领域,实现资源共享互通。但在此过程中,诸如版权侵犯、隐私侵权、个人信息安全等一些乱象层出不穷。
当前,新闻信息内容相互“借鉴”“改装”已经成为网络传播时代的一种乱象,网络版权保护也一直都是国家重点治理对象。2017年下半年,国家版权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7”专项行动,共同打击网络侵权。但相关律法规定与维权渠道的缺失以及高昂的维权成本,多数媒体在受到版权侵害时缺少维权意识以及维权行动。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如何在大数据中保护个人隐私以及数据安全则成为法律界限的模糊地带。
相较于融合乱象,媒体融合却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当前传媒领域的行业规范多是针对某一媒介的垂直领域,如新闻出版行业、广播行业、电视行业、微信管理等,而针对行业交叉相融的地带既缺少行业规范,同时也容易造成交叉约束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2017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许可、运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并将各类新媒体纳入管理范畴。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互联网新闻信息进行监管,但仍旧需要有更多细则规定。
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支持。媒体机构实现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思维,在实现内容交融、渠道共享以及平台搭建的基础上,真正将互联网思维运用至机构部门设置、管理机制、人才引用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帮助整个团队实现由单一媒体向融合媒体的战略转移,适应当前自由、共享、融合的互联网环境。
在内部体制改革中,传统媒体机构应当从传播机制、部门设置等方面入手。为改变以往的线性传播模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将产品思维运用至新闻信息的采编流程重构中,实现新闻产品“产、供、销”一条龙金币合作,并围绕爆款产品生产组织,理顺策划、设计、开发、传播的生产链条,以项目组形式整合相关人员,实现供需动态对接。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以新闻产品为项目中心,以产品经理为负责人,打破了以往不同采编部门之间的壁垒与层级审核,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往往能够在信息传播中占领时效先机。
人才引用与激励机制同样是内部改制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宣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行意见》,《意见》指出,“要形成推动媒体融合的用人机制,探索建立相对统一、公平合理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融合发展积极性”。公平稳定的制度将成为媒体融合过程中引进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以及培养储备人才的关键所在。
各地政府需要加强对传统媒体转型的政策引领至关重要。国家均衡的财政支持与政策倾斜对传统媒体良性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不仅能够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而且对巩固主流媒体的新闻舆论阵地有着重要意义。2016年12月8日,廊坊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对各级新闻媒体财政支持的通知》,研究部署落实措施,加强对新闻媒体的财政支持。其后,深圳市政府承诺连续6年给予深圳报业集团财政资助,这无异于是一场及时雨,将为深圳报业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筑资金保障。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国有投资制度,引导更多本国民营资本进入新媒体产业领域,可以降低境外资本的进入规模,实现多元资本之间的平衡。
搭建融合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规范。面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媒体以及快速融合所产生的问题,行业内部规范以及媒体机构自律成为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建立客观公正的融合体系也将为媒体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操作与模式,并适当降低试错成本。
目前,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缺乏统一的评估制度进行评定,这不利于保留现有媒体融合工作优势,改进工作不足。未来,建立媒体融合效果评估指标,对评估现有媒体融合工作提供客观、科学、全面的标准至关重要。通过媒体融合评估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推进媒体融合工作,通过经验借鉴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媒体融合发展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也为进行媒体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性,对传播内容与方式、传播效果与影响力、与受众和用户互动情况等分别制定详尽的评价指标,规范化管理。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行业分治与地区媒体分治已经成为常态。随着媒体机构之间、媒体机构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加深,横向包含传媒领域众多细分行业的行业规制应当被建立,以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规律。目前,一些媒体机构已经开始根据自身的转型发展,针对内容传播的领域设定相关自检规定与试行办法。但针对涉及更多媒体机构的融合发展,国家与政府可以根据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制定涉及内容传播、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规制体系,实现统一管理。
与此同时,建立媒体融合评估也将为当前国内媒体融合现状做出准确判断,并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差异,共同深化媒体融合进程。媒体融合评估体系可以包括媒介平台运维情况、媒介内容呈现质量、机构竞争力三大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应的二级指标,帮助媒体实现准确定位,并提供成功经验。
跨界合作拓宽业务,提供多元服务。除了包括在内容渠道层面上的资源互通,媒体如何完善产业经营链也将为媒体融合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资金保障。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主要获利来源是“二级售卖”,但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使得“二级售卖”的经营链条难以维系,探求并完善媒体自有产业,实现跨领域合作成为多数媒体机构的新出路。
以新媒体为入口,糅合信息传播与社会服务,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满足用户多方位需求以增强用户黏性。比如,青岛掌控传媒旗下的智慧青岛、掌上青岛等产品形成矩阵,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整合本地化信息资源,统一搭建媒体、政府、企业、民众、社区等多平台智慧应用入口,构筑领先国内的“应用+资讯+互动”智慧城市体系,为用户提供了生活、工作、服务一体化平台,贴合用户基本需求,能够大幅度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受限于技术创新,不少媒体机构普遍选择了与科技公司共同合作,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2017年8月29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建立合作关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与方正电子在2014年建起“重报全媒体技术支撑平台”,解决报网融合的技术屏障。2017年5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优化报业信息化方案设计与实现,并在数据中心、智慧媒体等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提高报业集团效能。
在未来,媒体将不再局限为单一的承担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媒体,其将在媒体融合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逐渐转型为集结信息服务、社区帮扶、电商平台、政务服务等多功能综合服务体。如今,不少传统媒体已经开展了线上与线下服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更加凸显。如湖北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长江云平台”为“3+2+N”省域生态级融合平台,它将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管理平台、政务信息公开与移动政务平台、社会治理和智慧民生服务平台三者融为一体,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的新型媒体平台。
创新技术形成推力,打造前沿产品。媒体机构应当在技术应用上具有预见性,积极研发可能用于新闻采编的技术,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如在2017年全国两会中,《深圳特区报》推出新闻机器人“读特”,具有自行前往制定区域完成采访任务的功能,成为两会报道的创新。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机构得以研发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并能够使其在长远竞争中培养差异化优势。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目前,人工智能的创新产品已经开始在新闻传媒领域崭露头角,并逐渐形成竞争趋势。在未来,人工智能与新闻传媒业的结合将更加广泛,媒体如何在同一起跑线中抢占先机,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打造贴合用户需求且更拟人化、个性化的前沿产品。
传统媒体要拥有开放的胸怀拥抱新技术,积极与技术领先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平台共建,从而解决技术支撑力不足的阶段性问题。2017年2月16日,新华网在武汉举行无人机导航直播车启用仪式,首批13台无人机导航直播车正式投入13家分公司使用。其中,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为无人机导航直播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在云计算方面,2017年4月13日,新华网公告将携手阿里巴巴等合资成立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大数据处理技术,搭建面向媒体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智能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