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一年(1905),时任浙江巡抚的聂缉椝(1855—1911),因浙江铜元局舞弊案被革职。聂缉椝交卸了浙江巡抚的官职后,不愿在如画的江南再作停留,陪伴老母亲回到湖南衡山老家。临行前,聂缉椝把几个儿女叫到跟前,留下了一条“聂家子孙不许做官”的家训。
聂缉椝,字仲芳,出生于书香、官宦世家。同治十年(1871),任广东高州知府的聂亦峰,顶住巨大压力,妥善处理了新会县余李两姓械斗大案,拯救了众多人命。此事传入曾府,令曾国藩大为动容,于是把最小的女儿曾纪芬许配给了聂亦峰的儿子聂缉椝。当时,聂缉椝正在江南机器制造局当委员,1876年9月,与曾纪芬结婚。
聂缉椝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曾国藩去世后,其胞弟曾国荃对聂缉椝呵护有加,先后几次向朝廷举荐这位侄女婿。光绪十年(1884),聂缉椝升任江南机器制造局总办。聂缉椝果然不负重望,短短几年时间,就将一个亏空20多万两银子的企业救活。光绪十六年(1890),曾国荃再次向朝廷保荐聂缉椝出任上海道台。聂缉椝在上海道台位置上干了4年,成绩斐然。1903年,改任浙江巡抚。但在1905年前后,聂缉椝人生命运遭到了重大挫折。
聂缉椝到浙江省任巡抚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铜元局调查研究,设法解决铜元局面临的难题。
聂缉椝、曾纪芬结婚照(英国摄影师Thomas Child 拍摄于 19世纪70 年代)
浙江铜元局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第一任总办叫刘更新,陕西人。不过在刘的管理下,铜元局存在诸多漏洞,效益不佳。当时的浙江铜元局,其规模之大、造币能力之强,在全国均列首位。所造铜帀不仅流通省内,而且大量倾销外地。后来,清政府各省对铸币进行改革,浙江铜元局又遇上了难得机会。
聂缉椝是办商务的一把好手,他告诉总办刘更新,他亲自在上海选定了成色上佳的两万斤黄铜。
对于浙江铜元局来说,这本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可是总办刘更新并不这么看,他听到聂缉椝说要在上海采购黄铜,认为这是聂巡抚以权谋私,剥夺了自己这个总办的权利,心里很不高兴。
黄铜运至杭州后,刘更新故意挑选了质量稍次的一块,偷偷藏于袖筒之内。到了抚院衙门参奏之日,刘更新便将那块黄铜带在身边,当着诸多官员的面取出展示,含着讥讽的语气说,聂巡抚到上海采购黄铜我不反对,但是如果成色不足,都像这样的滥货,今后造出的铜币质量我可不敢保证……
后来,这些话传到了聂缉椝的耳朵里,聂缉椝上奏请撤换了刘更新,改派安徽人朱幼鸿担任铜元局的总办。
铜元局是个肥缺,购置黄铜等原材料是谋取私利的好机会,如今这个肥缺被聂缉椝剥夺了,刘更新于是到京城买通御史姚舒密,狠狠了参聂缉椝一本。
朝廷接到御史姚舒密的弹劾材料后,将案件交给湖北总督张之洞查办。
查办的结果对聂缉椝十分不利,聂缉椝因此而丢掉了官帽子,前来接替刘更新铜元局总办一职的朱幼鸿,也跟着一起被贬官。这次挫败对聂缉椝的人生态度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留下了“聂家子孙不许做官”的家训。
聂家子孙牢记聂缉椝的教诲,再不从政为官。聂缉椝被革职后,将原参股的官商合办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改名为恒丰纺织新局,并将该企业交给其子聂其杰(字云台)和聂其炜掌管。1920年起,聂其杰担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和全国纱厂联合会副会长。
1949年后,聂氏家族仍然涌现出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聂缉椝的孙子聂光堉,身为留美博士,放弃国外优裕条件,回国参加建设,为建设湖南的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屡立奇功。其弟聂光坡是蜚声国际的物理学家,长期担任联合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高级顾问,曾两次回国讲学,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