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
博物馆里的文物会受伤吗?会的。2018年2月,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展出的兵马俑,就被粗暴地折断了手指。我们不禁想问:博物馆在奉献不计其数精美展品的同时,能不能保证珍贵的文物不受伤害昵?
嘿嘿,其实文物的家——博物馆 的“板眼”(鬼点子)可多啦!
关爱文物的哲学
在《庄子·天下》里提到的“内圣外王”的思想,正好也是博物馆保存文物的“指导思想”。内圣,就是要友爱、科学地对文物进行百般呵护;外王,不是说要对外咄咄逼人,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手段让文物不被居心叵测之人盗走或损坏。通过这两种方法,让承载着历史的文物们得以万古流传。
外王:防守之道
嘿嘿,让我们由表及里,一起来探寻博物馆安保工作的秘密。
众所周知,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价值连城,因此保护好这些珍宝还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瞧!就连世界三大博物馆之 的卢浮宫博物馆,虽有重重机关严防死守,但其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还是失窃过。
那么,博物馆的安保到底是怎样的呢?仅仅靠保安叔叔驻守巡逻就够了吗?非也!时代在进步呀,下面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手段会和安保人员紧密合作,以确保文物周全。
看不见的“红线”
在这些手段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射频识别技术(RFID)。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看不见的电磁波,来判断文物是否被盗。
与我们在超市买买买时常见的商品条形码类似,射频识别技术也有用于识别的“条形码”,那就是射频识别标签,相当于文物的“电子身份证”。不过,它并不需要像条形码与收银机那样的“亲密”接触,只要将识别标签附着在文物上,射频识别基站就可以收到标签发出的信号,并且判断:这是谁、它在哪儿、有没有被移动、需不需要报警,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这就像是在标签和基站之间拉起了看不见的“红线”,文物的“举一动”尽收眼底。
另一条看不见的红线
除了射频识别技术,博物馆还有什么隐形安保措施昵?用于静态环境的探测器是时候大显身手了。根据探测方式,它们分为红外探测器、激光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和复合探测器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红外探测器。
提起红外探测器,你一定第时间想到了电影中错综复杂的红线(如《偷天陷阱》《碟中谍》),一旦触碰,就会触发警报。要不怎么说艺术高于生活呢,现实中的红外探测器,的确能发出光线,但并不像电影中那样华丽,相反,你是看不见这些光线的,不过效果类似。按照作用方式的不同,红外探测器又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
主动型探测器由一个红外线发生器和个接收器组成,构成点对点的红外连接。一旦这条红线被物体阻断,就会触发警报。电影中我们所见到的红线,就是这种主动型探测器发出的,只不过真实的红外线是不可见的,但是防盗效果绝对是妥妥的。
被动型探测器则只有接收器,可以探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布置在展厅中的接收器在接收到异常的红外线信号后,就会得出展厅中有人活动的探测结果,从而触发警报。被动型探测器消耗较低,也不像主动型探测器那样会相互干扰,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安保方式。
此外,运用在博物馆中的防盗手段还有许多,比如一种新的监控摄像机甚至可以进行人脸识别,从而锁定有案底的文物大盗或其他危險人物。
迅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就这样在博物馆中被转化为安保技术,为文物的安全保驾护航。
内圣:呵护之道
说完了“外王”,我们再来说一说“内圣”。
文物也和人样,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天气热了,人会中暑湿度大了,人会胸闷。文物也类似。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物比人要“脆弱”得多。因为文物本身不能自我调节,一旦环境出现变化,文物的性状就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稳定的保存环境对文物而言尤为重要。
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等因素,都可能会对文物造成影响。而且,不同的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样。比如铁制文物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在30%~45%),而纺织品文物则较低(相对湿度在50%~60%);又比如陶器、瓷器等需要较强的光照度,高达300勒克斯(光照度单位),而木质文物不仅不能接受较强的光照度(不高于50勒克斯),而且还需要防止紫外线照射。
根据文物们不同的脾气,博物馆也准备了一系列“神兵利器”,来保护“娇气”的文物。
知冷暖
为什么博物馆里老是凉飕飕的?没错,大部分文物都喜欢凉爽的环境。 般情况下,文物适宜的保存温度在14—24℃之间。有机质类文物(如纸质、木质、纺织文物和象牙等)一般不喜欢温度高于20℃的环境。如果展馆里温度太高,就可能会伤害到它们,例如,青铜器的锈蚀会加快,竹木器还可能开裂。
当然,仅仅控制展馆里的温度是不够的,在博物馆的展柜,也就是文物的起居室里,有着更为精密的设备,实时监控着展柜中的各项指标,为文物的舒适环境保驾护航。
驭干湿
对于我们而言,湿度影响着体表的感受,过干或过湿都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文物也是如此,过于干燥的环境会加快文物中的水分流失,导致木制品开裂、彩绘脱落。而过于潮湿则会让纸制品发软、变色,还会滋生霉菌。
早前,博物馆会通过放置吸水的木炭或盛有水的盆,来调节湿度。如今有了自动湿度调节装置,它与温控装置相结合,让湿度变化尽可能小。
懂光照
夏日炎炎,炽热的阳光会晒得皮肤生疼。要是文物也被这样晒着,它们的“皮肤”也会不舒服,甚至病变,比如导致釉层、彩绘脱落等。刚才已经讲过,不同的文物,适应的光照强度也不相同,但是有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均匀稳定。因此,博物馆中通常不采用自然光照明,而是选用人造光源。
自然光和一些人造光源(如荧光灯)的光线中,都包含有紫外线,对,就是让你晒黑的罪魁祸首。它还会对文物造成伤害,如使之褪色、脆化等。这时就需要使用紫外线过滤器,将紫外线过滤掉,以保证居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健康。
除了紫外线,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还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就有可能让文物受伤,比如变形或龟裂。
生活中常用的荧光灯,虽然产生的热量较小,但是紫外线较强;而白炽灯的紫外线虽弱,但发热量又太高。真是让人两难。
你看,选用合适的光源,也是一门学问。近年来,LED(发光二极管)灯成为文物照明的新秀——它不仅可调亮度和色温,而且紫外线释放量少,使用寿命长。
还有一种光照方法更是让人意想不到,那就是光纤照明。它跟你玩过的光纤灯玩具类似,让光源发出的光在玻璃或丙烯酸纤维中传输,从而达到照明的目的,就像水在水管里从水泵流到水龙头一样。
光纤本身是光的导体,而不是发光体(光源),这就使得光纤照明的灯具能将光与电分离,从而降低灯具散发的热量对文物造成的影响。和LED灯类似,光纤照明
也可以随意调节光照颜色,进而展现出绚丽多变的灯光,为展览锦上添花。
无论是人流所带来的灰尘,还是呼吸中带出的废气,抑或是空气中飘浮的细菌和病毒,都是对文物有害的。比如大气环境中的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等气体,都是文物杀手,会导致文物变质。
对一些不属于大气环境中的气体,我们只要通风换气,就可以将它们排除出去,但是对大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和微粒,就要花上一番工夫了。
一般来说,博物馆会选用除尘机或是空气过滤器,将这些有害气体赶出展馆。博物馆里的空气过滤器与家用的有一定的差别。家用的除尘器,往往采用的是静电除尘的方式,利用高压直流电把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電离,再通过电场的吸引,把微粒和空气分离。可是,空气在被电离的同时,会产生少量的臭氧,会对文物造成伤害。
博物馆中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采用的是光催化过滤、高效空气过滤(HEPA)的双重过滤方式。
光催化过滤,指的是用高辐射强度的C波段紫外光灯在照射流经的空气时,利用其中光触媒(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催化作用,破坏气体中的各种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结构,从而在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的情况下杀灭气体中的细菌和病毒。
采用高效空气过滤的过滤器,其滤芯能捕捉直径0.5微米(比你的自动铅笔笔尖直径还要小1000倍)以下的小颗粒污染物。0.5微米到底有多小呢?我们常说的PM2.5,指的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小颗粒污染物。因此,利用高效空气过滤,可以把绝大多数有害气体和颗粒都阻挡在外,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文物住得安心,观众看得放心。
怎么样,文物的家——博物馆不简单吧?通过“内圣外王”之道,为文物营造安全、舒适的家,果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博物馆工作人员之所以对文物如此悉心呵护,就是希望将它们最真实、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可可豆们不妨多去身边的博物馆看一看,试着去欣赏属于文物、属于博物馆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