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宝
中国的端午节一向都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然而端午节还有很多的叫法,据我们了解端午节的叫法就有二十多个。
1:端阳节、端五节、端节、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夏节、恶日节、采药节、送药节、艾节、菖节、蒲节、菖蒲节、沐兰节、浴兰节、浴兰令节、斗草节、小儿节、娃娃节、香包节、龙舟节、龙船节、解粽节、粽子节、粽包节、苦瓜节、诗人节、卫生节。
上述这些别称,最好理解。如端阳这个称呼,是因为“五”为阳数(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故端午又称端阳。恶日、艾节、蒲节、浴兰节、斗草节、小儿节的称呼,则是因为在端午这一天,古代认为是毒月恶日,传统民俗要求人们上山采药,举办门上或堂中插艾叶、菖蒲等属于药物的植物,饮雄黄酒,用兰花汤沐浴,儿童要佩香囊,以五色丝绳系在脖子、手或脚腕上(大人则系臂),为的是禳毒祛恶辟邪,并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举行赛龙舟、吃粽子以及踏百草、荡千秋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从节日基本内容的介绍人们就可看出上述名称的由来。
2:龙节、龙日节、龙子节。
这是著名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四五千年以前吴越民族奉神龙为图腾,自认为是龙子龙孙,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祀的节日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
这就是说,龙节或称龙子节,不是端午的别称,而是端午节的本名,端午的起源来自于少数民族的龙图腾祭祀日。赛龙舟也不是為纪念屈原,而是早在屈原以前就已存在了的活动。此观点今已被学界所普遍接受。
3:女儿节、女娲节、天中节、地蜡节。
严格地说这些名称不是端午的别称,而是恰巧与端午同日且另有起源的节日。
再有一个因为无以归类,且特别有趣,须单独列出,叫“白赏节”。《吴中岁时杂记》:“端午……人家各有宴会庆赏……百工亦各辍所业,群入酒肆哄饮,名曰白赏节。”就是说,到了端午,殷实富裕的人家举办的宴会多,于是各行各业的底层老百姓就去吃白食,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下里巴人的别名。
最后,笔者要补充的是至今仍不见于任何人提及的,也是由本人独立在古籍中发现的另一个称呼,这就是“马本命日”。
何谓马本命日?宋代《武林旧事》卷三“端午”条记曰:“俗以是日为马本命,凡御廊邸第之上乘悉用五彩为鬃尾之饰,起鞯宝辔,充满道途,亦可观玩也。”这不啻是给马过节日了。人有本命年,世多知之;马有本命年,则知者鲜矣。中华民俗之大千世界,当真是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