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纳·梅尔曼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古代珠子制作的传奇经历。这篇文字并非严谨的学术论文,不过还是期待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科学性的启发。
珠子制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一些专业技巧,这其中的劳动分工可以追溯至神秘而久远的印度河谷文明时期。对于任意一位工匠而言,都无法独立完成制珠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制作一颗珠子的步骤包括:选取原材料、制作珠坯雏形、切割、抛光和钻孔。
有时候以上五个步骤是完全分工进行的。不过,根据地点和年代的差异,有时候一位工匠可以同时掌握多种相关技巧。珠子制作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哈拉帕文化。劳动分工的出现对于一个文明而言意义重大,这往往意味着人类社会城市化历程的开端。
一、珠子的皮壳
下面我们从珠子的表层和孔端开始观察。古珠表面常有一种被称为“皮壳”(patina)的覆盖物。一般来说,皮壳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时间被土壤掩埋而形成的,另一种则是因长期佩戴而产生的。
(一)珠子不同外表的三种影响因素
有三种因素可以影响一颗珠子最终的外貌的形成,分别为人的行为、世代传承中的皮肤接触和土壤掩埋带来的影响。
1.土壤掩埋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何谓土壤掩埋产生的皮壳。珠子经过数十年的土壤、灰尘掩盖和温差作用,在其表面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上述这种皮壳也因此产生。
(1)出土古珠表面的皮壳——灰皮
灰皮(excavation patina)特指一种由于数百年来掩埋在土壤中产生的,而并非因佩戴所产生的皮壳。这种皮壳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因为珠子长年与土壤接触而产生,另一类更为柔和的光泽则因数千年来珠子与空气接触所致。后者所指的通常是墓窖中出土的珠子,第一类则是我所说的因土壤掩埋产生的皮壳。
(2)三种土壤——酸性、碱性和中性
古珠埋藏的土壤通常有三种土质:碱性土、酸性土和中性土。
图一可以看到一颗漂亮的古代眼纹玛瑙珠(图一)。白色和黄色仅仅呈现在珠子表面。这颗罕见的珠子堪称一件杰作,这种云状花纹可能是因为珠子被长期掩埋在潮湿的酸性或碱性土壤中,被钙等矿物质侵蚀表面而形成的。然而极少存在经掩埋后皮壳变得更漂亮的地埋珠。
更多的情况下,古珠在埋藏过程中可能被土壤着色。有时,土壤的埋藏會在古珠表面形成白色的斑点,而这些变化并不能为珠子的美感增色(图二、图三)。
(3)被石油天然气沁染的缅甸蚀花红玉髓珠
图四所示的是一颗出土于缅甸克钦邦(Kaehinstate)南部的细长形玉髓管珠(图四)。珠体表面上面积可观的白色皮壳并非是源于强酸或强碱的侵蚀。这种情况是由石油天然气和地内压力共同造成的(译者注:国内坊间常称为“沥青沁”)。
缅甸是一个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国家,因此我们也在那里发现了不少类似上图中展示的被沁染的古珠标本。
(4)中性土壤对珠子皮壳的影响
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发掘的珠子表面会与土壤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带有明显特征。即使没有像上文所展示的几颗珠子一样被染色,古珠制作时在抛光工序中留下的细小磨痕,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磨损。但是如果珠子长年被埋藏在酸碱度适中的土壤中或者是沙土中,那么发掘出的古珠的表面就会光洁如新。如此就只能通过珠子的光泽以及加工工艺的质量和性质来判断一颗珠子到底是千年古珠还是新近仿品。长年埋藏于中性土壤中的古珠和新近制作的珠子的区别在于,古珠在强光——尤其是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出一种更加柔和的光泽。
图五展示了一颗从缅甸马林(Maline)的麦特泰雷(MatehtHay)地区的沙地中发现的状态完美的古珠(图五)。缅甸的大部分地区被酸性土壤覆盖,南部有一些小块地区为碱性土壤覆盖。而在缅甸中部,有一片与麦特泰雷类似的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中性沙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柔和的光泽来判断一颗珠子的真实年代。
图五所示的珠子与图六的这些珠子(图六)一同发现与上图中缅甸境内的黄色区域(中性酸碱度地带,图七)。
如果一颗珠子出土于中性土壤或者被装在陶罐等比较安全的地方,并且没有很大的温差,那么判断其新老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古珠由于长年接触干湿度不同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还是会呈现很微妙的柔和光泽。
图八所示为哈拉帕文化遗址出土的一罐珠子(图八)。注意图中白色和褐色珠子的光泽,看起来就像是新珠子一样,但这确实是古代的遗存。想要区分现代制作的新珠子和出土古珠表面的这种皮壳则通常需要用更专业的眼光加以审视。
通常来讲,这些出土的珠子从来没有或者很少被人佩戴过。这些珠子有很大的可能被用来显示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或者被当作死者在阴间的护身符乃至财富。它们也有可能被放置在佛塔中央作为装藏,以示该建筑的庄严与圣洁。
(5)古珠在寒冷地带经过千年埋藏而产生的崩裂纹
如果一颗玛瑙珠子很“幸运”地在冬季气温低于零度的地区埋藏千年的话,玛瑙珠中所含的水分会让玛瑙的表面形成一些环形的崩裂纹。这是水分子凝结成冰而膨胀的结果。
带有这种迷人的岁月记号的珠子仅被发现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富汗一带,以及其他的霜冻地区。在气候偏热的地区发现的珠子,则不会产生这样的痕迹。当然,这种痕迹的产生也同样取决于珠子材质的硬度与密度。密度较大的玛瑙珠含有较少的水分,即使在喜马拉雅山脉也不会产生这种崩裂纹(图九)。
现在我们看来自中国台湾的天珠仿制品。可以注意到,图十所示的珠子的表面有很多用来刻意模仿冰冻皮壳的细小的人工凿痕(图十),这些痕迹并非环形,这颗珠子就是彻头彻尾的现代仿制品,同时注意这颗仿珠干涩的光泽。由于价值昂贵,天珠的仿制品几乎随处可见。
2.皮肤接触的影响
老珠子并不是只有在与土壤接触时才产生皮壳。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分泌的体液与石质珠子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一颗珠子被工匠从滚筒或磨石上取下并不意味着其抛光过程的完成,人类的把玩和佩戴过程会对珠子进行后续的持续抛光。珠子在人类手中世代传承、磨损,如此一来,似乎人类皮肤有了充当软磨料的功能,对珠子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抛光过程。
(1)萨满的佩饰
珠子极有可能在整个古代社会中都被认为是魔法能量的焦点,这一信仰可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在那时,宗教尚未成型,每个氏族都有一个萨满。
萨满扮演着联系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与普通人所在的世俗世界的中间人与谈判者的身份。在泛灵论的世界观中,洞穴、山脉、瀑布和丛林中都住满了各种实际存在的灵体,从这个背景出发,佩戴珠子可以对萨满起到一种宗教上的保护作用,可以抵抗掠食性恶灵的侵扰。其后萨满就转换为一个圣人或者牧师的形象。在认为珠子具有魔法力量的所有传统文化中,珠子都需要接触皮肤贴身佩戴,并且最好贴近佩戴者心脏的位置。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古珠的皮壳因贴身佩戴而被染色。当然,不仅仅是萨满和圣人,来自社会更低阶层的人们也可能佩戴珠子。不过,在印度常用“BabagorN”或“Baba Ghori”一类的词语指代矿产或珠子,这个词语意为“圣人的珠子”,暗示着在古代印度,珠子通常是供宗教领袖使用的。一部笈多时期的古代经典——《Vijjalagga》中声称珠子的价值会随着佩戴而提升(Indian Beads,Shantaram B.Deo p.15)。人們认为苏菲、佛教僧侣或印度教圣人佩戴能让珠子获得更多的“神圣称号”,相比于出土的古珠,这种珠子直至今天在收藏者之间还非常流行。
(2)世代传承中皮肤对珠子的不断抛光
仅仅是一代人的把玩和佩戴并不足以使珠子产生皮壳或包浆,只有经过世代流传和佩戴才能产生油润的包浆。
通过图十一这颗完美的古代玛瑙珠(图十一)可以看出经年累月的佩戴是如何使珠子变得柔润的。这颗珠子的皮壳和温润的光泽是其年份极好表现,而这一特点是目前无法被仿造的。同时也注意在珠子右侧边缘的细小磕碰,这是真品古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像海水一直磨光卵石,人类持续佩戴也会对珠子起到类似的磨光作用。在印度很多有圣火传承的地方,保持圣火长明不灭的工作从老师到学生薪火相传世代不绝。同样也不难想象,在有“时光机器”之称的印度,从这个文明摇篮里制作出的珠子同样会被人们佩戴并世代传承。这就使古珠不仅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成为传承最为持久而且几乎很少改变的艺术形式。这里需要强调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和我们现在佩戴着同样的珠子。
图十二所展示的是一些新制作的玛瑙珠(图十二),其表面的光泽非常刺眼。这些珠子表面没有呈现出因和人类的皮肤、体液发生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的柔和光泽。容易看出来这颗珠子表面的玻璃光泽看起来就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将这些新珠和图十一所示的那颗古珠比较,就不难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古珠的光泽柔润,并不像新珠一样呈现出镜面似的贼光。在市面上还可以经常见到图十三所示的这种被喷砂处理成柔光效果的新珠(图十三),这样处理会使珠子表面有一种暗淡的光泽从而用来仿制古珠。
面对一颗古珠必须仔细观察它的外观,皮壳和包浆是非常难以仿造的鉴定特征。同样珠子的孔道和孔端对于判断真假也非常重要。
二、人类行为的影响
现在我们开始探讨制作石质珠子的实际过程。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制作珠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而,美丽的珠子是一种很稀有的东西并且为当时社会的上层阶级所独享。但是随着诸如“翻滚袋式抛光法(Polishing bag)”和“金刚石钻头(Diamond drill)”等先进制珠工艺的出现,珠子就变得更加普遍,而这种普及也将珠子这种本属于上层社会的装饰品逐渐平民化。他们逐渐为中产阶级所占有并最终流入社会最底层的平民手中。时至今日,借助最原始的工具开采玛瑙原石并制作珠子的传统工艺,仍然在印度中部地区的比尔族工匠中传承。比尔族(Bheel)是印度最大的部落社群,他们被圣雄甘地称之为“阿迪瓦斯(Adivasi)”,意思是“最纯洁的人”。
比尔族是印度的土著居民。他们比阿里乌斯派的吠陀(Vedic)文明还早,是印度河谷地区最早的居民。可以说比尔族只是和他们的珠子一起,延续了一种偏离了发展轨迹的社会形态:他们从一种最为神秘而富庶的伟大的古代文明的缔造者,变成了被信仰阿育吠陀的新社会的统治者所不屑并遗弃了的贱民。而作者在其他文章中曾提到过,佛教信徒对于石质珠子的热爱与印度河谷时期对同类工艺品的偏好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联系。
1.用作珠子的不同类型的矿石
用于制作珠子的不同的矿石种类,常常被以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方式进行分类。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宝石学家和考古学家可能会对某种特定的石材给出四种各不相同的答案。在网络上很容易发现这种混乱状况。
事实上,玛瑙、类玉髓、红玉髓、黑硅石、燧石、红碧石、绿玉髓、黄玉髓和缟玛瑙一起可以算作很多矿物学特征类似的关联紧密的一类材质,这类沉积岩都被称为隐晶质硅酸盐岩。以上所有石材的基本成分都是由溶液态的二氧化硅沉淀析出的石英微晶构成的。不过,这些隐晶质硅酸盐岩从表面上看起来差距很大,似乎与当前确定无疑的分类格格不入。
2.原石的开采和收集
寻找珠子制作遗址时需要考虑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该地是否能够方便地获取原材料,并接近可能销售此类产品的市场。似乎自古以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就是获取能制作漂亮珠子的优质原材料的主要产地。
在古吉拉特邦勒登布尔市的一个古代矿坑中,从地表下挖30-35英尺(9.2-10.7米)就能到达出产红玉髓和玛瑙的矿层。块状原石平均重达1-2磅(453.6-907.2克)。它们被采掘至地面以后就在当场直接进行分割。前文提到过的比尔人至今仍在从印度最主要的矿产区——古吉拉特邦寻求合适的石材。这些宝石矿区和传统开采活动早在印度河谷文明时期就存在了。
寻找合适的制珠原石并非易事,因此,在这类地方总能遗憾地看到大量剥片形态的料渣和碎掉的矿石。这样的珠子原料弃物堆距今可能已有数千年之久。不过,这些原料弃物堆也并未能保留其最初的形貌,它们可能在后世被重新用于制作尺寸更小的珠子。
开采这些石材的一个方法就是从矿区的断崖边搜寻可用的原石。另一种方法是在靠近悬崖的地方生一堆火然后向灼热的岩石上泼水降温,这种剧烈的温度变化很容易让火烧过的岩石发生崩裂。第三种方法是从河床上找寻这类珠子。此时要对矿石进行剥片,从而判断矿石的质量。质量最优的矿石原石会在阳光下曝晒数月以便烘干。之后这些充分干燥的矿石会被挑选出来进行一种特殊的加热处理。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用来制作不同类型的珠子。在暴晒干燥后,最初的热处理是在红陶的容器或简易的坑窑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除去多余的水分。在完成这一步骤后,矿石就会变得更易于剥片,而矿石中的水分则会增加之后剥片效果的不可预见性。
这些珠坯的雏形(图十四)在古代遗址中被发现,但是它们在现代的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坎贝地区也能够找到。未经过加工的原石在古代是用手工切割的,并在一个被称作逆向间接敲击的工序中用水牛角制成的锤子敲击成型(Kenoyer 1986)。由铁或者其他坚硬的材料制成的砧子呈45度角倾斜放置在地面上。工匠坐在地上,用膝盖顶住铁砧,他左手握着石头,而右手握锤轻轻敲打,使珠子和铁砧互相碰撞。用这种方法,工匠可以小片地凿下(不规则的部分)而不会敲碎整块矿石。整个过程将会持续3-4小时。在铁还不易获取的年代,人们使用铜进行替代,而更早甚至有可能使用过鹿角一类材料。珠坯雏形的剥片区域也十分独特而且易于分辨。如今的切割工序基本都是靠电锯完成了。
3.设计和形状
在对古代石珠的观察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原材料本身在决定珠子做成什么形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工匠在采石过程中就已经在寻找带有一些潜在图案的原石,以便在之后的阶段将其制成带有某种有趣的中心图案的非同一般的珠子。通过这种方式,珠子制作者们在一开始获取原石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天然石材的精美图案。
(1)城市扩张与对美珠的追求
古代的工匠们,尤其是印度工匠一直在寻求外来的石材以便制作出不同颜色、不同形制和不同大小的珠子。尤其在印度河谷文明末期向古典时期(译者注:ClassicalPeriod,也称印度历史时期早期、吠陀时期,是印度河谷文明衰亡到印度十六雄国崛起之间的时期,约公元前1700至公元前500年间)早期过渡阶段的印度北部,年代大约为公元前第一千纪。印度恒河平原上的城市化革命刺激了人们对美珠的需求,这可以作为先进的都市生活带来的自我意识觉醒在艺术领域的一种表现。此时的珠子制作产业被国王、僧侣和商人们所支持,并从纹饰、颜色和进口材料等方面保持着其繁荣的文化多样性。
图十五所示的这颗来自拉希迦希(Rakhigarhi)的精美古珠(图十五)就是当时工匠在外猎取石材的一例。
运用既有的工艺技巧和原材料几乎可以将珠子设计成各种形状。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某些珠子只是对石头进行了简单的打磨和钻孔。不过图十六所示的这颗精美的老虎形(或狮形)的水晶珠(图十六)可以展示最杰出的设计和工艺。
(2)释放石材中所蕴藏的内在美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矿石原料本身在古珠的形制设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此,珠子的制作者们才能展现出一块石头最美的一面。
图十七所示的这颗古珠(图十七)可以展示对称美在珠子选材和形状设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工匠按照天然的图案设计了这颗珠子的形状。看到它,你一定会同意最美的珠子其实就是一种浓缩的艺术:
有时,人们也不难找到工匠们在设计中对黄金分割律的巧妙运用。在带眼纹的珠子中,被认为带有魔力的“眼睛”幾乎总是被放置于珠子的对称中心或将其放置在珠子的黄金分割处(图十八、图十九)。
(3)珠子形制的分类
我们可以在下图中看到一些最典型的珠形(图二十)。关于珠子形状的更多信息请参考霍鲁斯·C·贝克的《来自塔克西拉的珠子》一书。
4.打磨和抛光
从事珠子抛光工序的工匠和从矿脉中采掘玛瑙或对原石进行剥片和粗加工制作珠坯的工匠并非同一批人。
古代很多珠子都在艰难的钻孔过程中损坏了,因此在珠子成功打孔以后才会进行进一步的抛光。9世纪之前,抛光工艺是由不同的打磨工匠在木质的抛光板表面借助沙泥岩或石英岩粉末由手工进行研磨的。在这个耗时巨大的抛光工序中,由玛瑙粉末和其他有用的材料一起组成的更好的研磨材料也逐渐投入使用(图二十一)。在古代打磨一颗大型珠子可能需要耗费5天时间。而今天的机器作业,同样的工序可能仅需5分钟。图二十二展示的这颗印度河谷文明时期的珠子(图二十二)粗糙的表面显示了当时使用的研磨材料是非常粗糙的。
(1)翻滚袋式抛光法(Tumbling-bag polistzing)
公元9世纪前后,印度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珠子抛光技术。此前珠子都是手工打磨或使用一种未知的波斯技术。而此时珠子的制造者开始把几颗需要研磨的珠子与水以及粉末状的玛瑙或红碧石研磨料一起放在羊皮袋中,由两个男人在地面上翻转袋子研磨好几天。
翻滚袋式抛光技术(图二十三)与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金刚石钻头(译者注: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金刚石钻头的产生或不晚于公元前7世纪)一起为珠子的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不过大规模的生产珠子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图二十四所示的是一颗大型碧玉(jasper)珠(图二十四)。这颗古珠用翻滚袋式抛光加工而成,珠子的制造者允许通过翻滚工艺来创造珠子的形制,“翻滚式设计”的古珠通常都有着圆润的边缘,但是粗糙的表面和意外磨损出的形状都会使珠子显得缺乏艺术表现力。
相应的,不使用翻滚袋式抛光法制做出的古珠就会有相对锐利的边角。手工研磨珠子虽然非常耗费时间,但是它有翻滚袋式抛光所没有的一个显见的优势:手工研磨珠子可以使珠子显得棱角分明(图二十五),而且,动物形、人形或者其他独特形制珠子都只能手工研磨制作,原因是它们会在翻滚中失去他们原有的珠子形制(图二十六)。当然,手工抛光珠子的工艺并没有消失。不过新兴的翻滚袋式抛光技术对手工打磨技术,在大规模珠子生产中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2)孔雀王朝(Mauryan)珠子的极致抛光
这部分所提出的观点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猜想,尚需进一步验证。在孔雀王朝时期,珠子的抛光工艺达到了一个巅峰,当时使用了某种如今人所未知且已经失传的抛光工艺,同样的工艺也被用于当时的陶器和纪念碑的制作中。
孔雀王朝时期对玛瑙和玉髓珠的抛光工艺,在历史上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我们并没有能够解释这种工艺如何被用于制作珠子的直接证据,但是它有可能与镌刻着赦文的举世闻名的阿育王柱所使用的抛光技巧相类似(Indian Beads-Shantaram B.Deo p.14)。
如今,我们根据其波斯风格和博物馆陈列中的文字描述,可知图二十七所展示的精美绝伦的砂岩狮子石雕(图二十七)可能是由波斯的工匠制作。因此,这种令人惊叹而且至今成谜的抛光工艺肯定也来自波斯。孔雀王朝的都城波咤厘城(Pataliputra)被认为是以波斯波利斯城(Persepolis)为蓝本构建。其中原因可能在于,孔雀王朝是在一批流亡波斯军团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在亚历山大对波斯帝国进行了占领和征服后,这些流亡军人在印度组织了少量反抗运动。在此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旃陀罗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月护王,孔雀王朝的首任君主)本人相对于他著名的盟友——婆罗门出身的考底利耶(Chanakya)而言,本身就有着较低的等级出身。就这样,在广大的印度河谷文明衰亡之后,这片土地上的首次出现的新的超级文明,其实是沿着亚历山大一世及其远征军溃退的轨迹崛起的。因此,可以认为孔雀王朝是在来自波斯的原住民的帮助下建立的,它们奠定了该王朝的基石,并融合波斯和印度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当波斯顶级的抛光技术(现已失传)遇上了发达的印度传统制珠工艺,就使得这一简短的历史推断在本文中很有意义。
5.加热工艺
印度河谷文明先民们的智慧令人惊叹。他们发明了通过加热来优化玛瑙颜色的工艺。直至今天,在古吉拉特邦的坎贝仍在沿用这种古老的工艺。在前文“原石开采和收集”章节中所描述的初步干燥和加热处理之后,还会对矿石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处理以改变其颜色。这一工序通常在珠坯制成乃至完成钻孔工序后进行。珠子一开始会按照其图案、颜色及潜在的颜色被分选到不同的陶罐中,并放置在一个小型的矩形砖炉上。然后用草木灰和牛羊粪将陶罐围起来,再将其整体点燃以防止温度急剧上升。就这样将罐中的玛瑙缓慢加温至340摄氏度。随后的冷却过程也需要缓慢进行,以避免矿石产生意外的裂隙。不当的加热方式总是会制作出有裂纹的珠子。即使一个完全恰当的加热过程也有可能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裂隙。因此,这一工序必须由水平高超的长者来完成,他们掌握着一种父子相继世代传承至今的古老工艺。无怪乎当你申请印度签证的时候会被要求写出你父亲的名字。
(1)处理过的和未处理过的玛瑙珠
并非所有玛瑙都适合被加热处理。开采到的玛瑙会被分为需要加热处理的和无须加热处理以增强颜色的两种。一颗本身色泽鲜亮、质地温润细腻的玛瑙将不会被加热处理。图二十八所示的这颗珠子就是一颗典型“未处理”的玛瑙珠(图二十八)。
(2)由玉髓向红玉髓的转变
产自印度坎贝的一种特殊的玉髓非常适合加工成红玉髓(图二十九)。这些产自勒登布尔(译者注:Ratanpur,孟加拉国地名)的玉髓之所以能被加工为红玉髓,主要由于矿石中含有高量的氧化铁。加热过程中氧化铁的锈红色可使富含铁元素的灰色玉髓变红。
温度可以使玉髓变成美丽的橘红色,通常带有棕或红色色调,而表面也可能浮现出奇妙的纹理。如果一块玛瑙矿石具有分布相对均匀的气孔,那么在加工后它就会呈现出一种均匀的色彩,不过矿石中所蕴含的铁元素的密集程度也是珠子颜色是否均匀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不过比起缠丝玛瑙,印度河谷的先民们似乎更偏爱有着均匀色彩的红玉髓珠(图三十)。有时为了制作出理想的红玉髓珠,需要进行10道加热处理。深红色的玉髓珠往往被视为质量最好的作品。
(3)红条纹玛瑙加工
由于玛瑙条纹部分的气孔分布数量存在不同,在处理后,不同的条纹通常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带有红色、橙色以及白色等不同颜色条纹的玛瑙,统称为红条纹玛瑙(sardonyx)。如图三十一所示,红条纹玛瑙拥有绮丽的色彩与半透明的温润质地(图三十一)。
(4)红玉髓的制作历史
通过加热将灰白玛瑙加工成红色的方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图四十三所示为来自印度流域文明早期的红玉髓珠(图四十三),其呈现出鲜艳的血红色。当我们走进历史,就会从科学的世界走向一种魔法世界。我们不清楚印度河谷先民们如何理解红玉髓所拥有的魔力,但是通过同时期两河流域的文献可知,红玉髓深红的色泽可能与净化血液、保持健康有所关联。
(5)黑白缠丝玛瑙的发展
将玛瑙珠加工成俗称“所罗门珠(sulemani)”的黑白缠丝玛瑙所使用的复杂工艺,很可能为4000年前印度河谷文明的先民们所创。黑白或灰白缠丝玛瑙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这种黑白缠丝玛瑙在未处理之前的原始形态多为常见的灰白玛瑙原石,经白化或灰化加工而成。为了制作这种黑白相间的“药师(Bhaisayayguru)”玛瑙珠(图三十二),印度先民们会将玛瑙浸泡在油和蜂蜜水或糖水的混合液中。深色部分因孔隙较多而易被糖水渗透,而较为致密的白色条带部分则保持不变。经过加热,沁入的部分糖分会发生碳化,从而使颜色变为深棕色甚至黑色,图三十三中的珠子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三十三)。
不过这样的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将玛瑙加热为缠丝玛瑙往往会损失一定的透明度从而使玛瑙质地变浑浊。这使得透明度好的黑白缠丝玛瑙相当少见。印度先民们更倾向于避免对品相完好且带有白色缠丝纹理的玛瑙进行加工,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两千多年前一项技术的出现使玛瑙加工工艺有很大发展。制作者们发现如果将糖水沁过的玛瑙放入酸中,碳化的糖使玛瑙更容易转化为真正的黑色(图五)。棕色瑕疵品的出现率因此大幅度降低。这同時也使其中的白色缠丝更加明显,这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氧被大量去除的缘故。这一时期佛教在印度大行其道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如今黑色或棕色的缠丝玛瑙至今依然受到佛教信徒的追捧。
6.蚀花工艺
用碱蚀工艺制成的古珠(图三十四),这种蚀花工艺起源于公元前2500-1500年(译者注:应为公元前2600-1900年,对应印度河谷文明的成熟哈拉帕文化阶段)的印度河谷文明。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00年间的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孔雀的统治阶段,蚀花珠的数量达到顶峰。文中所采用的大部分例图均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作品。自从孔雀王朝的第一世国王旃陀罗笈·孔雀的孙子——伟大的阿育王(Ashoka The Great,公元前274年)皈依了佛教,蚀花珠就始终受到佛教信徒的钟爱,直至今日。图三十五左侧所展示的蚀花珠在对表面加工后并没有失去其天然的纹理(图三十五)。
制作蚀花珠的初衷本是为了让珠子拥有更为美观、多样的图案。由于很难找到并“切割”出带有天然美丽图案的矿石,蚀花就成了美化石珠的一条捷径。蚀花工艺源自印度河谷文明时期。
当我们经过对比后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市场上,蚀花珠的价值要远高于其天然原型。蚀花珠的制作目的也与初衷逐渐偏离,很多蚀花玛瑙珠不再试图模仿天然图案。而艺术家们绘制在珠子上的花纹逐渐转变为了富有宗教与艺术含义的纹饰,这也远远超过了天然图案所能展现的范畴(图三十六)。
蚀花工艺本身是借助碱腐蚀珠子表面,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光滑的白色线条并组成图案。这样的珠子在古代社会颇为流行,且在古代贸易交流中占有极大分量而流通于世界各地。
三、珠子的钻孔
孔道是辨别和分类古珠的一个重要途径。钻孔工序是珠子制作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珠子钻孔的第一原则是:不成功便成仁!
许多古代遗迹都见证了所有这些相关的尝试,都可能会使珠子变成堆放在作坊附近的垃圾。由于对珠子钻孔可能存在使珠子完全崩裂的风险,很多珠子在最初形状确定以后就进行钻孔。否则很多工匠有可能会面对将一颗完全打磨抛光好的珠子钻碎的悲惨结局,这可能使他一个月以来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
1.珠子钻孔的方法
图三十七所示的古代水晶珠是从两端分别钻孔的(图三十七),从而可以避免孔道在珠子两端发生偏离。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颗古代水晶珠子的孔道在珠体中间部分交会。而图三十八展示的这枚红玉髓珠可以看到孔道交会的一种极端状况(图三十八)。
孔道的端口(即洞口、孔径)也是古珠钻孔需要讨论的重要话题。如图三十九所示,倘若孔端口并非正圆形,那么就可以推断这种孔道可能是手工钻掘的(图三十九);如果孔道端口呈较为规则的圆形,则可推测其钻孔借助了某种机械装置,例如弓形钻。
一般来说,大孔径一般以为这珠子的年代较早(图四十)。在古代,钻孔技术并不发达,较小直径的钻孔是比较困难的;而对天然材料制成的珠串进行钻孔往往选取其比较厚的分布,从而不至于使珠子在钻孔时轻易碎掉。
(1)常年佩戴造成的孔端变形
倘若珠子常年被穿绳佩戴代代相传,其孔道就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被缓慢磨损。如果珠子所用石材相对柔软而穿线用的绳子又是某种比较硬的材质时,它的孔道端口就会被磨损成图四十一所示的椭圆形或三角形(图四十一)。
在同一根绳子上穿着的不同珠子也会互相磨损。由于在数百年来和同一根绳子上的珠子之间互相磨损,图四十二中的珠子的孔端已经发生变形(图四十二)。
(2)孔道研究对珠子年代判断的重要意义
理想中古珠的孔端应该如图四十三所示,这颗珠子的孔道有着光滑的表面,而孔道内部我们能够找到岁月留下的真实特征(图四十三)。
仔细观察一颗珠子,如果发现它的孔端口粗糙而锐利,那么它很有可能是一颗新珠。如图四十四所示,有时候单看这颗珠子的表面,会误认为这是一颗古珠,但是当我们仔细观察其孔端周围的时候就发现其孔道端口并不光滑(图四十四)。
事实上,单凭某种独立的特征来判断一颗珠子的年代和起源是十分困难的。这对于古代泛印度区域所生产的古珠而言通常也是事实,因为泛印度区域制作的古珠往往被大量出口到很远的地方。一方面因为珠子小巧轻便,极易随着人类的迁徙而迁移。另一方面,泛印度区域在数千年来一直是当时在周边共存的各种不同文化和社会的巨大熔炉。这些文化的人们都使用珠子,但是他们制作珠子的工艺却各不相同。一些人类文明,如哈拉帕文明就能生产出远比后世许多文明更为复杂的珠子。
2.钻孔的历史
(1)新石器时代的打孔技术
新石器时代的珠子都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制作的。在这里可以看到用于为珠子打孔的钻头(图四十五),古人用这种钻头从珠子两端凿击出小孔。
大部分新石器时代的珠子都比较短,根据钻头可以联想到那时候生产的珠子几乎是平板状的(图三十九一左)。直至今日,人们也无法复制新石器时代古人打孔的方法。在一些考古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破损的珠子,由此不难得知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制作这种珠子是非常困难的。
(2)长形珠的钻孔
在出现凿击打孔珠的新石器时代之后的青铜时代,钻掘较长孔道的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这种发展最早出现在西亚地区和印度河流域。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译者注:弓形钻的实际发明时间可能追溯至公元前第三千纪末),人类就发明了弓形钻(图四十六),如今这种古老的工具在堪称“时光机器”的印度仍在继续使用。
随着弓形钻的出现,圆板型凿击打孔的珠子逐渐消失。在对艺术有了更高追求的时代,制作平板型的珠子对工匠们来说逐渐变得索然无味。在青铜时代,弓形钻的出现使珠子的形制逐渐向长孔长珠演变。此时,细长的管珠在珠子生产中占主体地位,这种珠子当时让工匠们和他的主顾们非常着迷。图四十七就是一颗来自印度河谷文明的红玉髓长管珠(图四十七)。
(3)钻孔技术和珠子的长度
以上各例清晰地展示了钻孔工艺本身在珠子的制作过程中扮演了何等重要的角色。对艺术的追求总是能创造出一些出色的东西,一些超越往日的东西。这就是说,从钻孔技术发展的相关性来看,新型钻孔技术的发明会推动珠子向越来越长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现象在印度河谷文明的哈拉帕确实存在。在哈拉帕,工匠们最早用最为简单的方法,只是对平板形的珠子进行敲凿,并最终在上面凿击出一个孔洞。然后我们发现了用锥形石质钻头进行钻孔的方式,作为钻头的石材只比它要钻掘的珠子的材质硬度稍高一点。而在哈拉帕文明晚期,工匠们已经娴熟掌握了专门为长形石珠钻孔的方法。哈拉帕这种特殊的钻孔技术是被严格保密的。这使他们有能力做出比同时代其他文明更细更长的珠子。而這种细长精致的珠子在当时的其他文化中是十分受欢迎的。这类珠子中最受欢迎的材质是色彩均匀的红玉髓。在建于公元前245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皇家墓葬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这种类型的珠子(图三十,图四十八)。
印度河谷文明之所以能制作出漂亮的珠子,其背后的一个原因是当时采用了一种非常稀有的厄内斯特石JErnestie,译者注:为纪念已故英国考古学家厄内斯特·麦凯(Ernest Mackay)为印度河谷文明考古所做的巨大贡献而得名]作为钻头。厄内斯特石是由著名考古学家乔纳森·马克·柯诺耶教授命名的,这是一种极度少见的石材,由于其中含有钛,使它比常见的其他隐晶质硅酸盐的硬度稍高一点。这种稀有的石材可能来自印度的古吉拉特邦。
(4)金刚石钻头的发明
在大约公元前7世纪,印度人发明了金刚石钻头。金刚石钻头的应用让当时可能达到的钻孔效率比之前提高了超过200倍。有了金刚石钻头,珠子钻孔就从一个非常费时而经常失败的工序,演变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工作。
金刚石钻头所钻孔道的孔径比之前的各种方法小很多(图四十一左)。这种小孔也逐渐使对更细和更大的珠子进行钻孔成为可能。根据初步的经验估计,人们可以依据珠子的最大孔径来粗略推断珠子的制成年代。一个大孔径珠子的年代往往相对较早。
四、科技和珠子
每当一种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使珠子可以更容易被大量生产,它们就开始向社会底层流动。如果某种形制的珠子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那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其作为护身符对社会上层阶级的吸引力,同时这也会让它有动力变得更加迎合普通民众的需求。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只有极少数特别精致的珠子能够在社会上层保持其魅力。如此一来,历史发展的轨迹就是,新的制珠技术最终扼杀了玛瑙珠在饰品需求中所占据的主要地位。首当其冲的,便是宝石一类的其他材料取得了主导地位,而玛瑙和红碧石等各种类似的常见石材则失去了其往日的辉煌。
不过,新的制作工艺和批量化生产技术并没有直接剥夺半宝石珠子的地位。例如,在印度河谷文明晚期,对于异域石珠的追捧恰巧抵消了珠子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影响。而随着珠子的制作越来越简单,珠子所选用的石材就愈显重要。这种趋势已经清晰地展现在这篇文章中(印度河谷文明晚期的珠子)。而工匠們同样对机械生产技术的压力做出了反应,他们追求卓越,从而发明了越来越复杂的方法去制作一些形状奇特的珠子,或者制作一些生产难度很高的珠子,例如细长形状的珠子。更多复杂的对珠子进行蚀花和染色的工艺也促进了一种艺术风尚的形成,而这种艺术的顶峰就使人们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天珠。
时至今日,精致的石珠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而珠子的年代则成为人们的新宠。古代的珠子自然会在收藏家手里恢复其昔日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