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台湾是个标语地区。走上街,看见“两个孩子恰恰好”,上了天桥,读到“迎头赶上”,经过电线杆,瞄见“保密防谍,人人有责”,在公车里坐下,猛抬头就是“敬老尊贤”,走进教室,有熟悉的“庄敬自强、处变不惊”,进了厕所,大概是“养成洗手好习惯”,路过公家机关,就看见“民主、伦理、科学”“检举坏人就是保障好人”。还有一些根本看不懂的:“拼命就是保命”,横挂在车马杂乱的大街上,好像鼓励开车的人要冲锋陷阵。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台湾的标语这么多?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努力造出一句话来,然后写在纸上、涂在墙上,使我们在生活空间中想逃也逃不掉?他的动机在哪里?
答案当然是,“解决问题”。因为有些人很脏,所以贴个“整洁为强身之本”。有人逃兵役,所以横街挂个大布幅:“兵役是光荣的义务”。因为拼命三郎开车喜欢追撞,所以车窗后贴个“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因为中国人自信心低落,所以在校门柱刻上“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每一个标语背面都有一个我们希求解决的问题。而台湾标语之无所不在,又使人相信,大概每一个问题都产生一个标语。
这些标语有用吗?你几时在行色匆匆之余,停下脚步来思索“民主、伦理、科学”?有多少人因为看见“消除脏乱、人人有责”的大字墙,回家就打扫庭院?又有谁看了电线杆上“培养书香社会”的条子,开始读起书来?在“倒垃圾者是畜生××”的牌子下尚且有一大堆垃圾,这些不痛不痒、老生常谈的标语口号有什么潜移默化的效果呢?
中国人重形式、作表面的习性到处可见,标语的泛滥只是一个表征。拿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来看:大家都说,现代的中国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西方的文化只学到皮毛,而且不能消化,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已完全抛弃。怎么办?很简单!首先,到街头、学校、车站,贴上千千百百个标语:“复兴中华文化!”
然后,在台北市塑造一个比自由女神还要高、还要重的孔子巨像。气魄要大,所以单单铜料就要花一亿元以上。铜像用来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人民文化气质,更昭告世人,台湾是中华文化的堡垒。
我不是在说笑话。你没看报纸吗?市政府一点没有幽默的意思。
这个庞然巨物建立起来之后,大概会遮掉好大一片天空,使许多住家变得阴暗封闭。冬天的霪雨和市区的污染将为铜像覆上一层肮脏的颜色。铜像边的街道,大概与红毛城四周一样,会有像苍蝇叮肉似的摊贩,而街上的交通将因游客的往来而呈爆炸状态。至于这么一大块铜将如何“宣扬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我非常迷惑。
如果建个铜像能解决传统失落、自信缺乏的难题,那可好了。我们不是要培养书香社会吗?在基隆港口用水泥塑一本比军舰还大的书怎么样?要发展尖端科技吗?在鹅銮鼻头造个比山还高的塑胶火箭模型吧!要恢复民族自信心吗?何不在玉山顶上刻几个大到火星人都看得见的字:“中国第一”。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很荒谬,那么用几亿元铸个铜像来宣扬中华文化就不荒谬吗?希望一个巨无霸的雕像能解救文化的危机,就好像寄望“在此倒垃圾是狗”的牌子去解决垃圾问题一样的愚蠢。
台北实在够糟了!给我们一片青翠的草地,给我们一点新鲜的空气,给我们一个清静的社区,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干净的厕所、一个宽广的公园、一个儿童图书馆,但是不要,不要给我们一个会遮住阳光的大铜像。
(原载《中国时报·人间》,1985年3月)
【赏析】
文章評论的是台北市建造巨型孔子塑像这一社会事件,但作者并没有在开头就直接抛出这一事件,而是以在生活中看见各式各样的标语这一日常现象切入文章,再思考标语出现的原因,以各式各样荒诞的例子步步推进,乃至到建造一个比自由女神像还大的孔子像,此时才引入要重点论述的新闻事件,突出了这一事件的荒诞和无理,让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有了之前的佐证,随后几件类比孔子像的事件便显得滑稽而无力,最后作者发出呼吁,希望职能部门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少做面子工程,让智慧的阳光不再被愚昧所遮挡,真正洒落在大地上。
【技法提炼】
评论社会现象的文章很容易陷入观点模糊无力、内容空洞的问题当中去,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几种让文字更有说服力的办法:
一、小事引入。遇到社会某个现象时,倘若开口就是国家如何、经济如何,很容易让自己抓不住核心问题,如果将这一社会现象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日常小事中去切入事件,抓住这一社会现象同我们个人之间的联系,不仅能表述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也更容易将读者带入文章,随着你的思绪前进。
二、设问引出观点。例文中,排比式的疑问句很好地托住列举的事例所想要表达的观点,并且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如阵阵狂风吹燃火苗。此时再做出回答,又如野火燎原,迅速而强势地占领思考的制高点,更好地说服阅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三、换位思考。所谓“一家之言,不足为信”,为了使评论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需要站在反对方去推测他们行为的动机。例文中,作者从反面论证他们这种行为动机是有待商榷的,从而论证了他们行为的荒谬。
四、类比论证。从社会某一现象,可以引出与之相关的许多社会现象,或者设想与之相似的现象,通过对这一系列现象的论证总结,进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普适性,此时再作出呼吁,推出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能够让读者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