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菁
前阵子,网上一条题为《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视频在朋友圈里疯狂传播。抱着一丝不愿被时代所遗弃的想法,我心不甘、情不愿地点开视频,捺着性子看完。在这个时长5分钟的视频里,三位主角分别是实习生、护士长和AE(Account Executive,广告业和服务业的客户执行或称客户主任),因不同的原因加班到凌晨3点,经过波折之后得到大团圆的结局。最后配上一通慷慨激昂的旁白,致敬每一位奋斗的人。虽然中间烂俗的煽情让我这磐石般的心掀起了一点点的涟漪,但对最后脑残的完美大结局,我实在是无力吐槽:太假了,好吗?
实习生在即将完成演示报告的时候,电脑突然蓝屏,之前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大哭一场后,她想要放弃,然而此时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油然而生。她就像小强附体,一直奋战到凌晨3点,终于完成。而此时,她竟收到老板发来的转正消息,不禁感慨萬千,泪流满面。
这个小故事情节虽然不算跌宕起伏,倒也是抖足了包袱,但太不真实。在现实里,因为没有及时保存PPT耽误了第二天的演示,哪怕是电脑蓝屏这样的“不可抗力”,也很少会有老板如此仁慈。发短信安慰、给予转正,这些在现实里是不存在的,挨批还是轻的,让你拎包走人基本上是现实版的最终结局。
况且,怎样的公司会把一个第二天就要展示的重要报告只交给一个实习生,让她孤零零地在公司奋战?如果真有这样的公司,那也真是太随便了,不说这会涉及百万元、千万元的订单,就是公司的名声也不能随随便便交给一个实习生来主宰。
如此一条“槽点”颇多的短片能引发众人的共鸣,恰恰是击中了当下加班文化盛行的痛点。
曾经有一条新闻用图片的方式记录各大公司深夜灯火通明的景象:正常下班时间几乎没有人从大楼往外走,而到了深夜一两点,人们才从大楼里陆续走出,而此时,大楼还有一半的灯亮着。
加班在很多公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深夜才是下班的正点时间。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被“奋斗”“拼搏”的字眼裹挟着渐渐失去自我。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努力”与“奋斗”的正确打开方式。“熬夜到凌晨3点才能做好工作”的文化真的就正常吗?这样的“努力”和“奋斗”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闺蜜离职前的朋友圈几乎是清一色的加班状态:满屏都是表格、文件的显示屏,浓到发黑的咖啡,还有那黑云密布的眼圈。终于有一天,她决定抛弃这种生活方式,选择离职。她说,看上去打着鸡血的她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每天忙忙碌碌却只是因为不想被视作公司的异类,更不想被冠上“不够努力”“不奋斗”的标签,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却根本无暇顾及。“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最后,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确实,人生并非只有工作,能把生活和工作分开的人才是自由的。
还记得少年时陪着父亲看球赛,惊叹于一位德国球员的缤纷人生。这位名叫比埃尔霍夫的球员除了踢球之外,还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此后,我才发现,拥有高学历的球员并不少见,许多球员除了是足球运动员外,还是医生、律师……毋庸置疑,无论是球场上的惊艳表现,还是职业中的专业素养,都与努力和勤奋不无关系,但这并不是因为外在压力的裹挟,而是源于自身的选择。
不堪重负的职场人看到这条短片后,或许真的会被同样的心酸所打动,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似乎更应该去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而不是行尸走肉般地被动接受外界强加的各种标签,进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人生应有的样子。
活成怎样的人生,决定权在你自己,而不是他人眼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