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汉良:并行不悖

2018-08-13 07:53李贺
小资CHIC!ELEGANCE 2018年25期
关键词:钟汉良天佑星座

李贺

我说,“等下采访的时候你尽量多说点哦”。

他说,“那这样你就可以轻松一点咯?”

他刚刚拍完片子随手罩了件运动外套,细碎的刘海因为出汗的缘故黏了几根在额头上。

很接地气的样子。连带拆穿人的方式都很接地气。

我也索性脸不红心不跳的默认了想要偷懒这件事,一来一去反倒把气氛翻炒得很随意。

但这样的随意中,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即便一切都很自然的进行着,你也无法忽略这种感觉。

聊完之后我发现,这应该就是钟汉良的特质,仿佛两个灵魂挤进同一个身体里,时而融合时而分离。

很有意思。

专注

采访前被告知,钟汉良的新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要在今年上映,需要多写点相关内容来做一下宣传。

其实这类剧真的不需要做过多的宣传,毕竟小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自然能吸引—大波原著党前来围观。毫无悬念。

近年来太多言情小说IP被影视化,2015年钟汉良主演的《何以笙箫默》也算是热门言情IP中的佼佼者。

那是—部在我中学时代就非常红的言情小说。我没读过,大抵是言情小说的人设普遍过分脱俗,缺乏生活依托。

实话说,出演这类角色的演员,大多是讨不到好的。首先你颜值得过关吧,但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好不容易大部分人认同了你的外型,那如何将^物塑造的富有真实感,又是一件难事。言情小说里的人物多数是平面的,男主角的性格也大同小异,基本以“冷酷傲娇温柔腹黑”为主,要想让观众看到—个多层次的人物,只能靠演员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生活的理解来支撑。

没办法,为了能与对方“无缝尬聊”,我硬着头皮去看了几集。

看着看着就被打动了。不是一瞬间的事,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眉眼间的张力、唇部线条的起伏、几乎不在关注范围内的蜷曲的手指……太多太多。最终都归结为对人物的解读。

后来我又去看了《最美的时光》。

看似换汤不换药,实则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何以琛和陆励成。塑造的关键皆在于对^物进行拆骨式的剖析。

他自己也说,“大家看起来这些角色我好像都演过,但每一次进组我都会花同样的时间去揣摩思考,因为他们真的不一样,所以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大挑战。”

这次他在《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中饰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集团大少爷程天佑。谈起这个角色,他颇有感触:“小说里我觉得他比较戏剧化,性格比较极端,但到了电视剧里我觉得,他变得更丰满了。在处理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关系时,他都做得很好。他是以一个励志的形象呈现出来的,有着中国传统男生该有的性格和态度,我觉得这个人的性格太好啦。”

他说这些的时候给人一种感觉,仿佛他在分析身体里另一半的自己,既有着这一半自己所达不到的高度,又有着这一半自己没那么鲜明的缺陷。

“程天佑很聪明,虽然他看出老一辈做事已经不合时宜,但他知道太激进会有相反的效果,所以他会用渐进式的方式去沟通,去改变老一辈的想法。”他停下想了想,似乎和另一半的自己做了个思想上的交接,然后接着说:“而在另一方面,在女朋友的问题上,他也处理得很到位。他知道爷爷不喜欢这个女生,所以他会去想办法慢慢说服爷爷,让他去认识她。他也很用心的去协调与弟弟之间的关系,因为他间接害弟弟坐了轮椅,虽然是误会,但是他很包容弟弟,即便对方误会自己半辈子,程天佑仍然觉得这是他做哥哥该尽的责任。”

“你觉得你本人像他吗?”我问。

“我没有那么好,我觉得。”他回答。

从钟汉良的视角看,程天佑似乎没有什么缺点。就连霸道、極端都被他淡化成了一个朦胧的虚像,即便这是人物设定最原始的两个特性。

有时候去美化一个角色并不是为了保护演员自己本身的形象,更多的是呈现给观众一种:演员个人对于角色的解读。抑或,是个人对于世界的解读。不能完全抹去不好的一面,那就通过挖掘更多的真善美来调和一下角色。

“我没有把他的好演得让大家觉得……这是不真实的。”他说,“我想告诉大家,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是不用过多的宣传。我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只是理由发生了变化。

当他进入角色后呈现出那种脱离本我的状态,除了外貌之外,无一处和你所认识的钟汉良有关。

你就会发现,一切过度着色的宣传手段都是苍白且多余的。

擅变

神奇的是,近几年除了“言情界扛把子”这类的角色外,钟汉良还扮了几出“斯文败类”。

两个极端走得让人迷醉。

我好奇他上升星座是什么,他笑着说:“双子,怎么?你有研究?”

研究不至于,但太阳星座和上升星座互为对宫星座,着实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在星座关系网里,有种说法叫“对宫星座”,指的是每个星座180度对面的那个星座。对宫星座之间有潜在共性、一致性,并且能够相互补济。同理,也在—定程度上相斥。

与钟汉良聊着聊着就会发现,他是个既纵览全局,又留心细节的人。转换到戏里,撇去刚刚提到的人物解读,另一点他也做得比较到位,即,对于角色的情绪上的把控。

无论是《惊天大逆转》还是《三人行》,不难发现他融会贯通了这两点:人物由内而外的特贡以及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

他曾在某段花絮中说:“私底下我会处在一个别人看来像是在出神的状态,所以你会看到我有可能走来走去,就会走到一个很远的山上。”这次被我提起,他又进一步解释说:“其实就是想事情啦。但你放空了,别人就觉得是发呆,所以我在片场尽量去想一些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每一条台词。”在片場换机位、打光的时间都挺短的,可有些戏的节奏又特别快。于是他争分夺秒抓紧一切时间来思考,想着下一条怎么说,或是再下一条怎么表达情绪。

“否则回去睡觉的时候我就会捶自己—一哎呀,我现在才想到!”

他也坦言自己不是个入戏速度极快的人,“我其实就是慢慢地跟着大家进到环境里去的那种,穿上剧中的服装,打扮成那个样子,然后再走进片场对一下词,我就开始慢慢会有很多想法。但这得有个过程。”

他演了二十多年的戏,也有。一批稳定的粉丝,他觉得自己对他们是有责任的。

‘他们会看我的每一部戏,我就觉得我不能让他们在每一部戏中都看到同样的我,所以不管是从造型上改变也好,还是人物由内而外的改变也好,我都希望观众能看到新鲜、不一样的东西。”有时候琢磨不出来了,他就把自己藏起来一段时间,好让大家有些忘记他原来演过的角色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去重建一个自己。

“我当时是这么想,”他笑着摸摸下巴,“但是现在没得藏,因为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无时无刻都有可能被大家看见……所以得换个思路。”

原本

我还记得第—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是在10岁那年。

电视剧频道放着当时最新的古装武侠剧,由温瑞安同名小说改编的《逆水寒》。钟汉良在其中饰演大反派顾惜朝。

他出现的时候简直噱为天人。

从孩子的眼光看,美的就是好的,所以当时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唇红齿白,连泡面头都能轻而易举驾驭的美少年演这么阴狠毒辣的角色。

几年后再拿出来回顾,才感慨这个角色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合衬到“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或许因为我从钟汉良和顾惜朝身上,看到了一种反差很大的一致性。

那年,钟汉良30岁。

后来网传一句:“一顾惜朝误终身,不顾惜朝终身误”,终是奠定了他在这部剧中无法撼动的地位。

我觉得即便到了50岁,大多数人也不一定能体悟到顾惜朝这样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兴许在某种程度上,钟汉良自身的经历,与之是有相似之处的。

谈及《逆水寒》,他的语气变得轻快了许多,仿佛提起了久违的老友一般,甚至带了些急切:“我自己本来也喜欢武打,当有机会可以拍到武打场面,就是接到古装戏剧本的时候,我都会看这个人打得多不多啊,能不能有骑马的机会啊……就是有点想表达自己嘛。”这是一种和先前聊天不同的感觉,不是问什么答什么的套路。言语间的疏离感慢慢褪去,他开始自发性的表达自己,“有些导演会觉得你可能不一定会骑马,不一定会打,于是我就常常骑马在导演面前晃。”

“我那时候的努力现在是能看到的。”他抿了一下嘴唇,面部肌肉也开始有所舒展,只是变化得很细微,没过一会,就定格在了某一点上,不往下继续了。

“那时也常常跟武术指导去探讨怎么可以做得厉害点,怎么可以一镜打到底。”

他回忆起那场戏,场景是在镖局。他有。一个镜头需要打十几招,从门口一路打到里面,必须一镜到底。因为切镜头很麻烦,“打你的时候,你要有反应,还要往你身上放那些白粉,每个人都要做很多准备,你又不能演得太假。”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我真的很喜欢《逆水寒》这部戏。”

语气里的沸点已经不在,淡淡的,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也是聊了片场不带手机的事情,觉得写的人太多了,再炒冷饭也没什么意思。就像大家说着钟汉良是多温和多好脾气多随意的一个人,未免把他过度柔化处理了。

至少在我看来,他不仅仅是这样的。

他有他的凌厉,他的决断。他在这些小小的尖锐外面裹了一层柔软的膜。

于是,一切的体现都变得那么自然而然,并行不悖。

猜你喜欢
钟汉良天佑星座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Pasión por la medicina
天佑草原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钟汉良:雪藏不了我的人生
多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