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健康风险感知与管理研究综述

2018-08-13 09:47孙香玉肖彤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7期
关键词:雾霾公众

孙香玉 肖彤

摘 要 近年来,雾霾引起的健康风险已经成为公众之忧,而了解和把握公众风险感知水平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风险感知研究方法和应用研究的综述出发,针对雾霾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阐释,归纳总结雾霾风险感知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风险管理和政策治理提供借鉴与范式。

关键词 雾霾 风险感知 公众 防霾产品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风险、交易成本与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区域划分--与传统农业保险的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7147312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0300110)等课题的资助。

作者簡介:孙香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气象灾害预警与灾害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天气指数保险;肖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183

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针对公众来说,雾霾主要带来的是呼吸系统为主的健康风险,而理清雾霾空气污染对于健康问题的隐患和风险,以及公众对此的风险感知和管理措施,对于空气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管理问题尤为重要。随着雾霾等空气质量问题的爆发,已经有众多研究针对风险感知和风险管理进行了方法、实证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为雾霾风险的管理提供研究上的启示或者为政策治理提供综合性的参考。

针对危机事件和风险事件研究比较多的领域是风险感知,本文从风险感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主要成果出发,同时回顾不同危机事件的风险感知研究方法、测度,再细化到雾霾的一些客观风险认知,即在医学领域上检索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客观依据。最后落实到雾霾的风险感知,这是主观层面的,以及风险的管理行为的研究。

一、风险感知的理论流派与应用研究

风险感知或认知(risk perception)来自于心理学,指明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是人们对风险事物和风险特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本质上是主观的,个体的一种感受。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是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整理指出,风险感知研究的效用和价值保守争议。也就是说风险感知是否应该归于风险管理决策存在争议。主要的理由是认知和行动的不协调,即存在偏差。因此,传统的风险感知的方法是否解决了偏差的问题非常关键。1969年,Starr在《Social Benefit versus Technological Risk》一书中研究发现风险可接受性并不仅仅关系到风险本身的收益评估,更要考虑到人们的主观尺度,如自愿性等,他鼓励用显示性偏好来评价某一事件或产品的风险与收益。 1987年Slovic在《How safe is safe enough? A psychometric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technological risks and benefits》一书中针对风险感知提出了定义:风险感知是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与主观判断。当灾难发生之后媒体对其产生的破坏进行广泛报道会引起人们对灾害后果严重性判断变强,但往往会导致风险感知过高,进而引发群体焦虑、恐慌和无助等心理反应;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对称常会导致公众风险感知过低,疏于防范,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当代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关于风险感知的研究分为两大理论流派:其一是以Paul Slovic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心理测量流派,该流派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风险问题,测量认知主体的主观感受;另一方是以Douglas、Wildavasky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文化理论流派,他们运用理解感知主体自身生活方式的方法认识风险感知和与风险相关的各类行为。两个流派各自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对风险本身与其感知问题进行多维度的研究。

随着风险感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引入,使得其他学科与风险感知领域相融合,形成多样化的研究趋势。由于气候恶劣、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出现,使得风险感知领域成为学者专家们关注的热点,学术界开始出现了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多视角的风险感知研究。现阶段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着眼于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生态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

二、雾霾健康风险的实证研究

雾霾被称为健康的“隐形杀手”,雾霾问题的严峻现状引起了公众和学者的广泛关注。高浓度的PM2.5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会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极大危害,还可能有致癌的危险。

Chen发现空气污染程度的日益加深与人类死亡率的升高密切相关,发现空气污染程度的日益加深与人类死亡率的升高密切相关,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的环境中会导致人类预期寿命减少5.5年。 刘建秋(2015)从中医的角度解释雾霾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她认为肺气充足的青年人可以抵御雾霾对肺部的损伤,但对于肺气虚损的人群,与雾霾长时间接触会诱发宿疾,加重哮喘病情。 李卫霞(2017)指出PM2.5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细胞毒性因子,可以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引起人的生殖功能障碍。 研究发现,PM2.5会诱发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产生,提高卵巢癌的发病率。PM2.5能刺激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使肿瘤血管生成。李文(2018)就雾霾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展开具体阐述,他认为粒径小的雾霾颗粒成分会突破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系统,通过引发脑器质性变化进而引发行为学改变、脑部神经递质改变,雾霾也会通过母体的摄入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危害,影响子代认知和神经行为学。 有实验证实雾霾天气比吸烟更易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定为致癌物,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城市的居民患肺癌的几率相较于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好城市的居民要高10%至15%。

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的专家羡慕观察短期重度雾霾对健康成年人鼻部症状,他们发现短期雾霾刺激可使健康成年人的鼻腔分泌物反应失衡,减少鼻腔有效通气面积,引发鼻部疾病。 陶领伟(2016)认为雾霾天气对青少年的体质更易产生严重且长远的危害,损害其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降低肺活量,降低免疫力,产生变态反应,诱发代谢性疾病。 吴迪(2016)基于体外皮肤细胞以及3D皮肤模型研究雾霾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大气污染颗粒物具有细胞毒性,会改变细胞代谢水平和形态,破坏皮肤屏障。 PM2.5还会对精神心理系统产生影响,马利红指出长期生活在雾霾天气严重的地区居民易患严重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症,使得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下降,还可能引起自杀率的提高。

霧霾污染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增加人体患各种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我国人民长时间处于雾霾之中,受到的侵害将日益加深。在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我国还要走很长的路。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雾霾污染,增强对雾霾的理性认识,减少雾霾给人们带来的伤害。

三、公众雾霾健康风险感知研究

从感知的角度来研究雾霾风险是雾霾风险感知的重要方面。但目前针对公众雾霾健康风险感知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是在参考其他学者对风险认知定量测量的基础上,针对雾霾天气的具体特征,制定问卷的测量条目和变量,通过现场或网络发放的方式收集问卷,最终得到相应的数据。再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前文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掌握公众风险感知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公众应对行为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代豪(2014)分别从雾霾天气下公众风险认知及影响因素、公众应对行为研究、以及二者之间关系四个方面对公众风险感知水平进行评估分析。首先在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对雾霾天气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在雾霾天气下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并总结了公众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然后从熟悉性和控制性两个风险认知的测量维度对雾霾天气下公众的行为偏差以及公众应对行为进行分析归纳。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雾霾天气下公众风险认知——行为研究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相关假设,并对问卷设计、数据获取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通过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李婷婷(2014)以社区公众为研究对象,将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居民们对雾霾的风险感知、风险感知信息的影响因素、公众在雾霾发生后心理状况变化、公众对于雾霾灾情的应对行为这五个部分作为问卷测量项目,再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以及分别对五个部分的量表中设定的组成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熟悉程度低、可控程度低的风险事件更容易引起公众产生较高的风险感知,体现灾害后果严重性的信息与公众风险感知水平成正向相关等结论,并依此制定相应的社区应对灾害的策略。 王彦囡(2015)将防护性行为决策模型(PADM模型)作为理论基础,据其影响因素提出五项假设并设计问卷量表,探究公众对雾霾的风险感知、防护性行为感知与利益相关者感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众对雾霾存在的危害性和各类暴露于雾霾的行为带来的危害性有较高水平的认知水平,但是从感知水平到行为意向还需要进行转换;不同人群在考虑不同防护性行为收益与成本时存在较大差异;公众认为应承担起防治雾霾主要责任的群体为政府,然而实证结果显示将防治责任归因到公众个体更能提高防护性行为意向水平。

四、公众雾霾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目前对于公众对雾霾的认识与关注程度研究着眼于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方面和对防霾产品的购买形式上。公众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然后运用条件估值法进行统计分析,即通过公众的陈述性偏好来了解。2016年,葛继红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南京市东北部栖霞区、中部玄武区、南部江宁区和西北部浦口区四个行政区为主要样本采集点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南京市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整体水平较高,且显著影响其差异的因素包括受访者文化程度、户主年收入和日户外活动时间等。 丁玲在《基于条件估值法的山东省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一文中采用条件估值法,利用对雾霾治理的价值评估来测算山东省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以及其大小,探究存在较大差异的人群支付意愿及其大小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影响因素。 Ito等在中国特有的北方集中供暖政策即淮河政策的基础上利用空气净化器的实体店销售数据与环境污染指数剖析北方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Ito整合了2006年至2012年81个城市细化到产品-城市-年月层面的实体店销售的市场交易数据,利用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官方环境污染指数API,将从生产工厂到门店所在城市的距离作为空气净化器价格的辅助变量,构建随机效用估计模型估计居民对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最终发现居民愿意为室内每平米减少一单位PM10支付$0.04,样本净化器的平均覆盖面积为41m2,因此,人们的边际支付意愿为$1.64,这一数据低于美国的估计结果,但是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果。

现有的关于支付意愿的研究,多数是利用居民的陈述性偏好,较少研究是利用显示性偏好,即直接利用相关产品的销售数据来衡量公众的意愿。在对防霾产品购买行为的方式研究方面,以往学者对防霾产品购买行为的研究方式,即收集防霾产品的淘宝销售数据、空气质量状况和其他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Mu(2017)在《空气污染与防御性支出——基于专业防霾口罩数据研究》一文中从不同收入群体对防护品的购买情况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利用从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网获取的各城市所有购买防霾产品人群的日消费指数、各城市小规模范围内处于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月消费指数和城市等级数据来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防护产品购买情况的差异,最终发现在空气污染指数升高的情况下,这些群体会购买更多抗污染产品,但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者对防护品的选择有所差异。 Zheng等研究的立足点为对PM2.5防护口罩的边际消费支出的衡量。从淘宝网和天猫网获取9月至10月的PM2.5防护口罩和所有口罩的淘宝指数,并从中国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获取空气质量指数AQI,建立模型,利用每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波动状况来衡量PM2.5防护口罩的边际消费支出。模型表示,空气质量指数AQI每增加100%,则PM2.5防护口罩的销量增加70.6%,所有口罩的销量增加50.4%;与天气状况较好(AQI<50)的时期相比,空气污染严重(201≤AQI≤300)时期,每月防霾口罩的销量增加11.1%,则所有口罩增加7.6%;利用月合计模型模拟,预计如果国家通过有关控制政策将严重污染的天数减少10%,总共能够节约11.46亿元。

五、结论与启示

以上的研究表明,不仅仅在医学实验上,也从客观的卫生经济数据上显示,雾霾空气污染不仅仅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影响到神经系统,甚至会影响到生殖系统问题,而且还会提高出生儿童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显著的增加了人口死亡风险。而对于雾霾风险的感知,多样本的调查显示公众的风险感知较高,但是就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显示,公众对于空气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很低,而显示性偏好的相关研究指出,购买雾霾口罩是自我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口罩的销量,也是和空气质量指数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公众治理应该倾注更多的资源在空气污染控制上,否则将会给社会带来很高的外部成本,而且公众个体的自我管理手段有限,需要外部环境的更好改善。

风险感知研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风险感知已是多个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分析风险感知及其在雾霾领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可以发现雾霾情境下风险感知研究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多学科联合

目前国内外的风险感知研究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而对一个危机事件更全面的了解需要多个学科领域的联合,从灾害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对雾霾危机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对公众的风险感知情况及其风险适应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入,为政府和群众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的改进

由于雾霾危机事件的特殊性,探寻公众对其风险的感知过程较为复杂,现有的研究方法多为调查问卷,但问卷缺乏科学的数学推理,研究对象与范围也很有限,研究结果不具有全局性,影响最终结果的可靠程度。在鲜有的关于雾霾危机下公众风险感知的研究中,主要探讨的是公众在感知风险的情景下的心理态度与行为模式,而有关公众对雾霾的认识与关注程度的研究立足点多为公众支付意愿和防霾产品的购买形式。其次,对防霾产品的购买行为能较为精准地确定公众针对雾霾做出的防护措施,从而测量公众的感知程度。未来的风险感知研究将能提供规范可重复的研究模式,以便研究结果之间的比较能够更好地进行,为今后的其他学者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融合更紧密

当前学者们对于风险感知的研究比较广泛,但论题集中在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生态污染等方面,很少与雾霾危机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框架也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将风险感知问题与雾霾危机的治理的结合较为欠缺。进一步探寻风险感知与公众的应对行为,使感知研究对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注释:

Starr C. Social benefit versus technological risk. Science, 1969, 165(3899).1232.

Slovic, P.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 , 1987.236,280-285.

王锋.当代风险感知理论研究:流派、趋势与论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3).18-24.

Fischhoff B, Slovic P, Lichtenstein S, et al. How safe is safe enough? A psychometric study of attitudes towards technological risks and benefits. Policy Sciences, 1978, 9(2).127-152.

Paul Slovic, Baruch Fischhoff, Sarah Lichtenstein. Rating the Risks. Environment Science &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79, 21(3).14-39.

Lai J C, Tao J.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hazards in Hong Kong Chinese. Risk Analysis, 2003, 23(4).669.

林天生、楊洁、李晓莉,等.基于公众政府信任度的温室气体风险感知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5).146-151.

吴林海、钟颖琦、山丽杰.公众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3(5).45-57.

闫振宇、陶建平.动物疫情信息与养殖户风险感知及风险应对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 20(1).221-230.

Douglas M T, Wildavsky A B. Risk and culture :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Mary D. Risk Accep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cience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86.

Wildavsky A, Dake K. Theories of Risk Perception: Who Fears What and Why?. Daedalus, 1990, 119(4).41-60.

Taylor-Gooby P, Zinn J O. Current directions in risk research: new developments in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Risk Analysis, 2006, 26(2).397-411.

Chen Y, Ebenstein A, Greenstone M, et al.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 Huai River poli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3, 110(32).12936-12941.

劉建秋、陈雪娇、李竹英.雾霾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15-1017.

李卫霞、刘晓霞、王奇志,等.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防护.职业与健康.2016,32(23).3309-3312.

李文、吴卫东.雾霾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2).

Yorifuji T, Kashima S. Air pollution: another cause of lung cancer. Lancet Oncology, 2013,14(9).788-789.

羡慕、王奎吉、王阳,等.短期雾霾刺激对健康成年人鼻腔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677-682.

陶领伟、赵月佳、窦红哲,等.雾霾天气对青少年健康危害及其健康防护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958-960.

吴迪、李潇、卢永波.雾霾对皮肤屏障功能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国毒理学会湖北科技论坛.2015.

马利红.雾霾天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预警机制.才智.2013(11).

代豪.雾霾天气下公众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4.

李婷婷.公众风险感知的社区减灾策略研究.兰州大学.2014.

王彦囡.城市雾霾的外部成因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葛继红、郑智聪、杨森.城市居民雾霾治理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市民的调查数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89-93.

丁玲.基于条件估值法的山东省居民对雾霾治理的支付意愿研究.山东大学.2015.

Ito K, Zhang 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lean Air: Evidence from Air Purifier Markets in China. Discussion Papers, 2016.

Zhang J, Mu Q. Air Pollution and Defensive Expenditures: Evidence from Particulate-Filtering Facemask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17.

Sun C, Kahn M E, Zheng S. Self-protection investment exacerbates air pollution exposur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7, 131(6).468-474.

参考文献:

[1]Chen X, Zhang X, Zhang X. Smog in Our Brains: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Glo Discussion Paper, 2017.

[2]Jia, Ruixue and Hyejin Ku, Is China's Pollution the Culprit for the Choking of South Korea? Evidence from the Asian Dust, working paper.2017.

猜你喜欢
雾霾公众
我自己的公众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公众号6月热榜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从雾霾中突围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