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丹,杨敏达,丁晓辉,袁 雪,姜黎鹂
(曲阜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经济学经典理论已经证明,资本、科技和劳动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大生产要素。但将资本与科技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是资本与科技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金融发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区域环境特征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区域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丰富程度,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区域平衡可持续发展,构建符合本地发展水平的科技金融模式。因此,选择既与当地区域环境特征相适应,又能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的区域化科技金融发展战略十分重要。
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东西部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直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山东省政府积极推进本省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四大经济战略规划区域,即“黄”“蓝”两区和“一圈”“一带”。本研究以山东省及其四大区域为例,研究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差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科技革命中,只有将科技与金融紧密融合,才有可能在经济增长中取得主动权。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就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探讨。陈军梅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地区科技和金融之间的结合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科技产出与金融投入处于非均衡的状态,资源配置并没有实现最优[1];毛茜和赵喜仓运用IS-LM模型研究了科技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认为科技金融创新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2];余鹏翼、李善民和陈林汉研究了广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对其打造创新型城市的作用,认为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使城市发展过程中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从而推动了广州创新城市的建设[3];张明喜使用Dubin模型对科技金融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科技金融绩效的提升,同时科技金融的进步能够推动技术创新的进步[4];赵昕和郑慧研究了山东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机制,认为二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变化关系[5];王卫彬、俞杰龙和朴基成以浙江嘉兴市为例证对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作用的评价指标和体系[6];王江通过对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认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是驱动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7];陈亚男和包慧娜认为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8];谢婷婷和任丽艳使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金融创新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但将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其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为正[9]。
总的来看,现有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活动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有文献对科技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论述,并且多从宏观(全国)和微观(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鲜有中观层次(省域或市域)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山东省及其“蓝”“黄”两区和“一圈”“一带”四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山东省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
科技金融作为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和渗透的产物,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部分学者将科技金融划分为广义科技金融和狭义科技金融。从广义上来说,科技金融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政策、金融制度与金融服务安排;从狭义上来说,科技金融重点强调金融机构运用金融手段支持科技产业发展。
在自变量的选取上,以各市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科技人力资源L。在科技金融发展指标的选取上,学术界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指标。如赵昌文等构建了包括科技金融总指数、分维度指数与专用指数的一组科技金融效率的测度指数[10];曹颢等按照“科技资源—经费投入—产出效率”的思路,构建了中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体系,其主要由科技金融经费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科技金融贷款指数和科技金融资源指数四个方面组成,并对各指数的权重及内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11]。本研究参考借鉴王宏起和徐玉莲[12]的做法,基于资金融通的视角,将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主体分为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相对应的科技金融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从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四个方面投入到金融科技的程度进行分析。用Fs表示市场科技金融,即《山东统计年鉴》中的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三项之和。企业资金是指从企业获得的用于研发创新活动的经费;国外资金是指研发创新经费中来自国外的资金;其他资金是指来自企业以外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内个人的捐助等。用Fe表示公共科技金融,即政府资金,政府资金是指调查单位不论以何种名义、通过何种渠道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用于创新研发活动的经费。
在因变量的选取上,国内生产总值是最能充分反映一国或一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学术界普遍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但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时发现,人口规模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会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影响,所以,一般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因此,本研究以山东省各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经济增长变量作为衡量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科技金融能够为科技活动的每个环节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它通过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即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因此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力。科技金融通过科技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科技金融水平和经济增长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13]
本研究以企业资金、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三项之和代表市场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市场科技金融作为科技金融的一种重要投入形式,可能对经济增长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提出第一个假设。
H1:市场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政府财政部门是公共科技金融的投入主体,通过科技计划、政策性贷款、财政拨款、创新补贴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创新。公共科技金融的投入不以盈利为目标,对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及可持续性较为重视,本研究以政府资金代表公共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政府机制,是对市场失灵的补充,可以优化科技金融法律政策环境。作为科技金融的另一种形式,同样可以认为公共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公共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市场机制的调节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政府对经济有较强的控制力,相应的公共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能高于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调节的市场科技金融。根据上述的分析,提出第三个假设。
H3:公共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要高于市场科技金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科技优势,将依托海洋资源来发展经济。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多方面面临着严峻考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以济南市为核心城市,充分发挥济南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济南市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域。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明显的后发优势,跨越发展态势强劲。因此,提出第四个假设。
H4:四大区域中“蓝区”的科技金融经济增长效应最高,“黄区”最低,而“一圈”“一带”处于中间水平。
科技金融的发展要求用一定的社会经济资源为奠基石,这就要求硬件和软件的相互融合与协调。这里所说的软件是人才与技术,而硬件则是为人才与技术发挥作用的设置等。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直接从事或者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专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的人员和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他们都是高级人才,是专业知识的载体,他们将其拥有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因此,区域内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人员的努力对知识产出有一定的影响,而知识产出则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提出第五个假设。
H5: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向且显著。
使用的样本是山东省17地市2004—2016年的数据,数据来自于2005—2017年《山东统计年鉴》。
为减少因样本较小造成的测量误差,本研究建立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这样可获得模型更为准确的参数估计值,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Yi,t=αi+βiXi,t+εi,t(i=1,2,…,n,t=1,2,…,T)
(1)
其中,Xi,t为1×K向量,βi为K×1向量,K是解变量数目,εi,t是均值为零、方差呈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观点,科技、劳动力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推力,其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至关重要,其与人口增长率等相同都是内生的。在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中,政府的财政支出、科技经费支出会影响人均GDP。因此,模型把科技金融发展指标和人才的投入比作为自变量,把人均实际GDP作为因变量,设定模型为:
GDP=αi+β1·Fs+β2·Fe+β3·L+εt
(2)
其中,GDP代表各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Fs代表市场科技金融,Fe代表公共科技金融,L代表科技人力资源,βn为参数,εt为误差项。
以山东省全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会城市经济圈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由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GDP和L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都超过了50,Fs和Fe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也都超过了100。这说明各个指标的起伏较大,为了减少变量的不稳定性,对各个变量取对数,则:
lnGDP=αi+β1·lnFs+β2·lnFe+β3·lnL+εt
(3)
1.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估计的稳健性,检验模型中各变量所构成的时间序列是否具有平稳性,防止出现伪回归,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这是进行后续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前提。
本研究以ADF检验、Levin检验、PP检验三种方法进行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见表1,变量lnFs和变量lnFe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非平稳。变量lnL的检验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平稳,不存在单位根。对变量lnFs和变量lnFe进行一阶差分后为DlnFs和DlnFe,通过了单位根检验,说明变量lnFs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2.协整检验
考虑到序列非平稳,则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用于确定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选择Kao检验方法对各模型使用的数据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模型1的P值为0.001 3,模型2的P值为0.012 1,模型3的P值为0.003 3、模型4的P值为0.001 0,模型5的P值为0.023 8,各模型的P值均小于0.05。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样本组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注:Kao ADF数值为T统计量,括号内为P值。
3.Hausman检验
在进行实际估计前,先使用 Hausman 检验来确定模型类型的合理性,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模型1的P值为0.216 5,模型2的P值为0.000 3,模型3的P值为0.001 8、模型4的P值为0.058 4,模型5的P值为0.075 2。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模型2和模型3通过检验,因此拒绝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不存在系统差异的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而模型1、4、5采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
表3 Hausman检验结果
注: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通过上一步进行的模型设定形式检验,确定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全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模型结果见表4。
表4 面板数据的模型估计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值为对应系数的P值。
根据模型回归的结果,对假设检验和模型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在0.05水平上为显著的情况下,五个模型中所有变量的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市场科技金融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因此可以认为市场科技金融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向且显著;公共科技金融的回归系数为正,因此可以认为公共科技金融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向且显著。由此,假设H1和H2得到证实。
其次,从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结合来分析。通过对五个模型中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公共科技金融的系数要高于市场科技金融。因此,假设H3是成立的。
然后,从各个地区层面来分析。通过对比模型2、3、4、5,从市场科技金融系数看,市场科技金融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影响相对显著,市场科技金融系数要高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从公共科技金融系数看,公共科技金融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影响相对显著,公共科技金融系数要高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对比得出,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影响最显著,市场科技金融系数和公共科技金融系数分别为0.287 3和1.385 2;而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影响最不显著,市场科技金融系数和公共科技金融系数分别为0.113 6和0.974 2。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回归系数则处于“蓝”“黄”两区的中间水平,表明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影响介于“蓝”“黄”两区之间。因此,假设H4得到证明。
截距项的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区,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点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科技研发人员投入比例对经济增长在各区域均具有显著影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高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表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更倾向于依赖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的投入。因此,假设H5是成立的。
上述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与本研究结果是吻合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以为政府的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提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科技是在科技金融影响经济增长中充当媒介作用的,它能促进每个环节中科技的开展以及科技在每个环节的有效转化,最终形成现实的劳动力,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科技金融的增长效应不仅是在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两个环节产生作用,也在科技成果和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产生作用。科技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载体活动,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的支持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因此,应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四大区域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在科技金融投资相同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对山东省及其四大规划区域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效应为正向效应,但是各区域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二,山东省四大规划区域中,“蓝区”的科技金融经济增长效应最高,“黄区”最低,而“一圈”“一带”处于中间水平;第三,当前,公共科技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高于市场科技金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金融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基于上述实证结果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金融市场通过调度经济资源在每个部门中的分配,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因此,应综合考虑科技金融中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这两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合理投资,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市场科技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公共科技金融的基础性作用,以此保证可以持续地投入资金。市场科技金融主体应该通过比较和分析科技创新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在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公共科技金融主体的资金投入要以实现资金回流为目的,从而保证科技金融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利用公共科技资源支持科技金融的发展。
市场科技金融在科技金融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作为市场科技金融主体的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高收益率。因此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带来的收益回流资金,将科技支出作为重点优先安排,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科技投入绩效,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的重要调节作用。其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金融体系构成及其运行效率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在科技金融系统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应健全构成金融市场机制的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及价格机制,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强化金融综合服务,拓展融资服务渠道,提高科技创新创业信贷可得性,实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风险分担和退出机制及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保障机制,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动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要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来实现生态的文明建设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推进经济高效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着眼于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利用地方特色和优势,建立起一系列经济发展带。城市经济群要利用核心城市的资源发挥领头作用,依托城市智力资源,鼓励各类企业与高校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新技术,引进高新人才,开发高新产品,有效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引导性作用,着力打造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推进城市产业集群和经济的融合发展。
经济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终来源,人才的培养对于科技进步至关重要。金融科技人才是科技金融的主体,区域间要重视人才合作和成果共享,形成一个从知识产出到科技成果顺畅转化的良性循环的制度体系。政府要积极推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变革,促进现代产业金融学科专业发展,积极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强化金融企业的支持,全面促进金融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的全方位融合,打通信息、经济、技术和人才的流通渠道,在培养发展上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强金融科技融合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有针对性地引进各方面的人才。另外,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绩效,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积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交易,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