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同时人们对于电力工程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而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的有效运用,不仅提高了电力自動化技术水平,同时还使得电力工程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文章就此对电力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自动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内容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
电能作为一种输送方便快捷、转换速度较快、对环境破坏程度小、操作控制简单的优质能源,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能源之一。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在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的向前发展和进步。
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电力系统,提升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促使电力体系更加平稳、顺畅的运行,为电力工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证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极大地提高了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大程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节约了人力资源,实现人了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减了电力系统安全维护方面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减少了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成本投资,从而减少了人身和财产损失。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严格地对涉及的数据和参数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地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问题和隐患,推动电力体系安全顺利运行,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或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其工作经验和阅历,提高综合素质。
2电力工程的含义
电力工程是指电能这种能源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的全过程,有时还可将电力的转化纳入其中。电力工程就是围绕电能这种能源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发电站的建设、高压输送设备的建设、各地配电房的建设以及变压器的建设。电力工程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非常复杂的工程量很大的一种工程。
2.1发电系统
发电系统是指电力的生产系统,主要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及核能发电,这些发电的原料不同,效果和质量也有所不同,故因发电的方式有很多种,才可帮助电力工程更加完备。
2.2输电系统
一般来说,发电站都是比较偏远的地区,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电能,而就我国来说,南部和东部经济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对于电力的需求很大,而电力资源丰富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相对来说经济发展较慢,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大,因此通过远距离输电的方式,实现东西部和南北部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通过高压输电的方式,不仅可实现电力的有效输送,还可降低在输送过程中能的损失。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必须要努力改善输电系统,促进电力工程的技术革新。
2.3配电系统
通过特高压或高压输送过来的电能,须通过变压器进行转换,变成日常生活比较适用的220V电压,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就使得配电系统出现。
配电系统就是把高压电转化为低压电,然后配送到需要电能的地方,包括工厂、餐厅、居民楼、公园等。这些地方都要用电,配电系统也就包括铺设电线电缆、安装电表等一系列的工作内容。
配电系统是使电能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关键一步,因此须努力完善配电系统,提高安装电线电缆及电表的速度,保证安装质量,最大程度地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经营。因此,配电系统的不断完善是电力工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指标。
3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自动化补偿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中,进行电力补偿时,一般采用的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其补偿原理是:将单一信号,与经由采集的三相电容器予以补偿,这种技术方式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它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很容易出现三相负荷失衡的现象,导致补偿过度或是补偿不足的结果,所以这种补偿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电力工程的发展状况,甚至已经阻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而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中,有利于有效解决这一历史难题,弥补存在的不足之处。该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以下3大补偿结合:一是稳态补偿和快速补偿的有机整合;二是三相补偿与分相补偿的有机整合;三是固定补偿和动态补偿的有机整合。实现这3大补偿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在电力补偿时,根据负荷的变化进行相应的适度的调整,最终能够有效提升补偿的精度。
3.2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同样也是一种在电力工程诸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近年来,在电力系统领域中,使用最多的现场总线技术有LON WORKS和CAN技术等。现场总线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把自动化装置和相关的仪表控制设备实现相互联系,目的是形成一个优质的电力系统网络,能够随时监控和管理的电力设备。该技术能够将现代化的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现有效整合,是一种综合程度很高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与此同时,该技术还可以通过有力地依托传感器的各项功能,对相关设备的电阻以及电流等一系列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到的信息及时传输给主机,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和借鉴传输到主机的相关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和判断,然后发出正确的指令,接着相关的设备就可以自动接收和执行工作人员发出的指令,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它仅需要通过控制相关的仪表设备,就能够快速简单地连接前置机和上位机,从而有效地控制电力系统。综上可见,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领域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大减小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和困难,从而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4如何加快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4.1树立效率意识
所谓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可合理运用时间,实现时间的最大化利用,就可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因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不仅可节约时间,还可实现我国电力工程的迅速发展。
4.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发研究新技术,提高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更好结合,保证信息技术的优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还应该考虑设置专门的研究机构,选拔专门的技术人才,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技术的突破口,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4.3坚持创新发展战略
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对于国外一些做法要批判继承,而不能一味的全部吸收,必须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创新出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电力自动化技术,一定要学会创新,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出属于我国的技术成果,这样才可以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中得到有效推广。
结束语
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并突破了传统工业技术的束缚,减少了工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价值更多的领域中去,进而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2]张洪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38-39.
[3]张保华.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7(15):207.
[4]张修赫.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1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