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62-01
近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三英语教学,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英语第一轮复习的重要性。它使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使知识更加巩固,技能更加熟练,理解更加深化,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么样搞好英语第一轮复习呢?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应在听、说、读、写、记忆上下功夫。下面我简单的谈一谈自己在第一轮复习时的几点做法和同行们商讨。
一、听说复习
要真正学好英语,掌握英语,就必须获得英语语感,要实现这一目的,最好能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一环节无须较多时间,但是必不可少的,在复习每一单元的时候,首先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课下让一名学生准备好值日生报告,课上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并就内容回答问题,同时准备好和这一单元有关的听力材料。这两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观积极性,同时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中考打下了坚实的听力基础。
二、词汇复习
词汇记忆是一大难关,是阻碍学生学习英语主动性和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拦路虎”,为了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我采取了形式多样灵活的词汇比赛。如笔试、口试、游戏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还进行5分钟记忆单词比赛法,看学生能在5分钟内识记多少单词,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词汇部分还包括习语,它是学生书写、听说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习语的记忆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外还采取了分类记忆法、造句、完成句子、说反义或近义词组等多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写作操练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写作,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加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前面已经把词汇和单元重点内容进行了巩固,为写作训练做好了铺垫,但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必须加强平时的训练,日积月累,方能见效,在英语第一轮复习中我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连词成句。根据每单元的内容,利用挂图、简笔画或直接给学生一些单词,词组让学生组句,以便训练学生在应试时看图表和自由写作的能力。
2.模仿写作。根据每单元的不同内容,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作,还可以在课文不变的情况下,要学生将一种文体改写成另一种文体,如把对话改写成故事,改写时人称、时态、人物等内容随着而变,这样学生的语法知识得到了充分训练。
3.专题写作训练。通过复习一单元的内容,由模仿而转向引导他们书写一些反映真实情况的文字。例如,在复习完第三册Unit 8 Merry Christmas这一单元后,我就让学生以
SpringFestival为题,写一篇文章。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本单元的写作训练,而且质量也很好。
4.批阅作文。在批阅作文时,为了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我采取了互批法,就是我先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抽出几本来亲自批阅,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再让上游学生批阅下游学生的作文,中游学生的作文由我亲自批阅,再让学生把错句改写在错题本上,通过实践这种批阅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阅读训练
分析历年考题,阅读题的分量逐渐加大,有些文章并不难,但答案很难回答对,学生近2/3的分是丢在了阅读上。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训练时,我主要采用了定时阅读法(就是给学生一篇文章,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阅读完,并做出文章后的练习题)、定量阅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到两篇难度适宜的文章)、互测法(就是每位同学给同桌一篇文章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等,同时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如:如何抓主题思想、如何找特定细节、如何挖掘深层含义、如何猜测词义等,同时要正确理解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及英美人的思维习惯,通过以上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训练巩固
课堂巩固训练是对教学成果检验检测的基本手段与方法,一堂课讲下来,究竟效果怎么样,还是要靠训练巩固。在课堂上,如果没有巩固训练,就算听懂了也会忘记,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新知识的探究、操练和复习中都会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以加深、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强化的常见方法是解题,教师设计安排的题目要有梯度,不过解题应不仅仅限于完成書面习题,有时也可以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变化的学习方法比单调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组织上要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要照顾多数,在评价上要恩威并重,这样才能使训练巩固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巩固训练还要注意:面向全体与兼顾两头;课堂组织与师生协调。
英语第一轮复习还要在练习题的设计及课堂容量上达到“三度”,即密度、广度、深度。一定要在吃透教材摸清重难点的基础上,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选择好复习的内容,切不要按课、按节翻抄一遍,使该复习的未复习透,不该复习的却占用了不少时间,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多年的实践证明,以上复习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中考成绩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