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2018-08-11 10:22王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活动区区域游戏

王辉

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是实施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投放之中,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点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一、材料投放与主题活动、教育目标的有效结合

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教育目标是通过层层分解而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投放之中。对当前的教育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从而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要让区域活动材料促进主题活动更加深入开展让区域活动材料自然为主题活动服务。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主题活动相互融合的方法:

1.明确区域材料的投放在主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有些区域根据主题内容而开设

即有些区域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而开设的。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及幼儿发展目标的需要,开设新的区域,投放相应的区域材料,让材料更好的、有效的服务于教育目标。当幼儿进入师幼共同精心创设的区域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有目的的发展。

2.提前渗透主题内容,将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中

有的主题活动内容,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将这些难点突破,让幼儿对活动内容有所理解,我们就可以借助区域活动将主题活动材料提前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游戏,亲身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让区域活动成为主题活动的延伸

(1)主题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投放相应的区域材料

由于集体活动时间有限,加之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主题感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集体活动中往往不是所有幼儿对主题活动都能深入探索、了解,集体活动作为面向幼儿整体的教学形式,很难满足幼儿个性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把主题活动的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投放相应的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材料,让幼儿在对这些材料的操作中进一步理解、掌握主题内容。

(2)进一步满足幼儿兴趣需求,在区域中投放相应材料

幼儿集体活动中未完全满足幼儿兴趣需求的,我们可以在区域中投放相应的材料继续完成。

4.常态化区域根据主题内容投放相应材料

区域材料的投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这样不仅能使主题更加深入开展,还能不断激发幼儿对本区域的探索欲望。为了满足幼儿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每班都应设定美工、益智、阅读、建构、运动等常态化区域,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对这些常态化区域中的材料进行不断调整。

材料的教育功能与孩子的发展目标相辅相成,根据教育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才会让区域活动真正的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二、材料投放与活动区特点相结合

活动区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目标开设不同的活动区域,使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每个活动区都有一套独特的材料和活动方式,活动区内容不同,投放的材料也不同。为此,教师根据活动区不同的教育功能和我们所分解的不同的材料层次,投放不同材料,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材料投放应具层次性和递进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根据同年龄孩子的发展水平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所谓递进性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从事同一主题的活动,材料的提供也要体现出层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选择和投放操作材料时,教师应预先进行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发展相对应起来。思考过后,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层次地投放材料,每一层次都应尽量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层层深入、层层递进,从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四、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1.形式多样

由于孩子的喜好不同,为了达成目标,这就需要准备不同形式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例如,在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时候,可以安排制作串项链,制作彩色糖葫芦、玩儿跳棋、插彩旗等多种形式来完成任务,这样多样的形式才会使孩子们对数学区有新鲜感,始终充满兴趣。

2.功能多样

提供一物多玩的材料,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

活动中一个材料融合了多种经验要素,让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对内容的感知更多元化。

3.品种多样

可以有成形玩具(不同形状的螺丝配对玩具、套桶、套娃、动物插板、磁力棒、叠叠高等)、自然玩具(树枝、树叶、硬币、蛋壳、瓜子壳等)以及自制玩具(教师和小朋友自制的姓名树、绕线小鱼、小鱼穿衣、钻洞洞等)。

五、材料投放的趣味性、整合性

趣味性——有趣的材料能够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如在小班的“生活区”,让孩子学习“喂食”,如果仅让孩子把不同的“食物”从一个碗中夹到另一个碗中,他们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练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做出多种动物的头像,并提供给孩子不同的喂食工具或将喂食的动物添加消化道,使活动更具知识化趣味化。这样,孩子就可以饶有兴趣地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工具给小动物喂食,边喂边讨论,不失为一个极好的主动学习过程。

整合性——即1+1=2

利用超市、医院、餐厅的买卖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加减。

创设活动区和投放材料应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区角内容的设计应追随幼儿的经验与发展。教师只有深入观察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用材料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能力。

六、材料投放的开放性

陶行知先生说: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小孩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能力。因此,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都能充分解放出来,在为孩子提供探索、操作的材料时应做到:

1.投放的材料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

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想象引领是必不可少的。

2.材料提供时可有意无意的设置一定的障碍

老师通过在游戏中适当地设置一些障碍,可以让孩子的想象空间充分扩展。

七、材料投放的增减性和动态性

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对原有材料及时改进、适时增加或删减

1.增减性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明确材料改进、删减、增加的时机,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科学调整。

要把握好几点:

(1)材料调整的时机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适时适宜地调整好材料,既可以支持幼儿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又对他们的游戏建构过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當幼儿对游戏内容不感兴趣时

当幼儿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该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游戏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教师就应敏锐地意识到并进行材料调整。

(3)当幼儿产生问题时

当教师观察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为幼儿投放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相应材料。

(4)当幼儿产生创造性行为时

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及时投放满足幼儿创作欲望需求的相应材料。

当孩子出现创造性行为时,教师为其进行的材料调整是对幼儿创造性行为的一种肯定及鼓励,更是尊重幼儿的一种表现。

2.动态性

大千世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幼儿园不能把目光仅限于幼儿园室内这个小天地里面,而要抓住教学点契机,进行随机活动,将活动区扩展延伸到大自然中去,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例如:体育活动区可扩展到户外的小山坡或小树林,用野草、树枝等自然材料模仿“打野仗”等游戏;自然区延伸到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认识各种蔬菜、水果,在草丛、树林里认识采集各种昆虫标本等等游戏。这种动态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可弥补个别幼儿园活动地方小,幼儿人数多,教学材料少的问题。

总之,要通过对材料投放适宜性的初步探索,使教师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使材料的投放更全面、更丰富,能够吸引幼儿更多地、自主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有更多的动眼、动手、动脑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动区区域游戏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爆笑游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