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发展

2018-08-11 10:22潘苏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民族声乐唱法

潘苏南

【摘要】民族声乐有效的融合了民族语言特色和民族审美取向,是一种借助演唱展示民族风土人情、音乐风格、民族情感的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声乐唱法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较长的时间,传承了很多西方音乐无法表现的形式,也融合了很多西方音乐唱法的相关技巧。传承并发展民族声乐唱法是传承我国历史文化、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形态、凸显我国民俗生活、历史审美等的有效手段,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本文围绕“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和发展”展开讨论,从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色、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三个维度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使我国民族声乐唱法不断的发扬光大。

【关键词】民族声乐 唱法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55-01

民族音乐能够利用舞台表演将民族相关的社会文化以更为真实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深入研究民族音乐能够有效的促进民族振兴发展,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加民族自信心、提高民众自豪感等也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民族音乐能够很好的熏陶听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发展听众的文化素质,帮助听众形成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民族的良好品质。因此,传承并发展民族声乐唱法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相关者必须对之加以重视。

一、概述民族声乐的艺术特色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民族说唱艺术几乎从未出现过断层。对上述结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可总结出两点,一是上层建筑的能动影响,一是民族声乐比较“接地气”。正因为“接地气”,民族声乐比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等更具备民俗文化色彩以及基层生活烙印,由于更贴近于社会基层人民,因而被主流思想干预、影响的力度相对较小,更能够保持原本的姿态和形式。也因为此,民族声乐相关的民歌大多为赞美地域风情,而不是不同时代下的主流精神价值。民族聲乐的传承自然、顺畅,其中包含的演唱相关的技法方式在岁月长河中几乎没有被侵袭、损坏,以至于在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民族声乐唱法的核心都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或是改变。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彰显了陕北人民豪放的情调;说唱一体的“二人转”让人不由联想到油滑诙谐的东北风俗;铿锵有力的“京东大鼓”有着豪迈且无形的京都之气。无一不印证了“民族声乐始终以民族唱法为骨架,以地域风情为丰富自身内涵的血肉”。

二、民族唱法的发展现状

虽然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民族唱法有着较为雄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并未出现较为明显的形态变化。然而,社会文化形态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必然会对民族唱法产生一定的影响,民族唱法不可能始终维持着自身原有的艺术形态,而是必然会在人类精神、价值、观念的影响而不断发展,甚至是发生质的飞跃。例如,民族唱法之中包含着较多的地域风情,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当前社会背景下,边缘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了“汉化效应”,汉文化不断向民族唱法渗透,很多民族唱法歌曲虽然表面看来仍然保持着地域风情,但从内涵角度看来却已经包含了很多的汉族音乐审美因素。

(一)汲取了世界艺术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彼此的优势,这为民族唱法汲取和借鉴外国民歌艺术精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西方唱法技巧得益于我国的民族唱法融合,西方唱法技巧不断中国化,我国的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尤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门户大开,对外交流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我国的民族唱法研究者对西方美声学派的演唱风格、技术要求、美学原则研究等不断深入,对演唱作品载体、演唱技巧、声乐训练、声乐表现等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为发展民族唱法打开了新的思路,多元化的民族唱法发展形势已成“大势所趋”。

(二)保护并传承了民族文化艺术基因

民族文化是保证民族声乐唱法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基础,良好的传统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艺术环境。文化传承对教育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开展民族声乐唱法教育既能够体现教育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还能够将民族文化有效的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头脑之中,学生的艺术审美得以提高,既有利于传承民族声乐唱法的文化艺术基因,还有益于促进民族声乐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民族声乐唱法的多元化发展。

三、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和发展思路

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和发展具备一定的必然性,然而在落实传承发展工作时必须重视创新民歌的优秀传统,如此才能够保证民族声乐唱法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传承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共有56个民族,民歌内容广泛,在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唱法时,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料可作为相关参考,如立足于民族声乐经典之作之上,通过研究众多民族声乐作品(回族民歌《花儿与少年》、朝鲜民歌《阿里郎》、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等)创新民歌传统,在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之中汲取营养。在继承民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扬民歌传统。在具体落实上述工作时,可以充分借鉴当前众多民族声乐艺术家的成功经验,如民歌唱家郭颂在创新赫哲族民歌基础上演唱了《乌苏里船歌》,既创新和发展了东北民歌,吸收了东北民族歌曲的优秀精华,也创新了东北地区的民族歌曲,发展了东北地区的民族歌曲,不可不谓之为“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人”,值得广大民族声乐唱法相关者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声乐唱法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有其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唱法亦是同样的道理。民族声乐唱法的传承发展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有益于展示我国厚重的文化底蕴。从任何角度看来,民族声乐唱法都有着强的传承发展意义。因此,应该重视民族声乐唱法的创新发展,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民族声乐唱法的表现力感染力,要促使民族声乐唱法与时俱进发展,要具备较强的时代适应性和较强的青春艺术气息,如此才能够促使民族声乐唱法发展,促使民族声乐艺术不断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胡俊贤.浅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4(16):97.

[2]王瑞.浅谈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5(03):68.

[3]程刚.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及其发展[J].亚太教育,2015(29):183.

[4]聂蓉.浅谈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趋势[J].音乐时空,2014(10):81.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民族声乐唱法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