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菊
【摘要】临沧佤族人民以情歌为媒,表达男女间的淳朴爱情与少数民族独有的生活气息。研究临沧佤族汉语情歌的修辞艺术,有助于探查情歌表象下更深层次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让佤族的情歌文化更好的保留传承下去。
【关键词】修辞艺术 临沧佤族 汉语情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72-02
引言
本文主要分析临沧佤族汉语情歌中的修辞艺术,从语音修辞入手,着重分析词语修辞艺术,以便更好的解读情歌的内涵。
一、语音修辞艺术
方言语音的使用,使情歌传唱更显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汉语普通话相比,临沧汉语方言在声韵调方面与普通话存在很大的差异。声母方面,临沧辅音声母23个,比普通话多了唇齿浊擦音[v]和舌尖前浊擦音[z]两个声母;韵母方面,临沧方言韵母[uo]都由[o]替代,无明显前后鼻音与儿化音;声调方面,除阴平调值外都与普通话相反[1]。
二、词语修辞艺术
(一)叠词
1.AA式词语
AA式重叠词即一个词有两个相同词根,在歌曲进行演唱时习惯性把重读的点放在前一个A上,后一个A轻读,这样有利于更好的表达歌唱的情感。其中的重叠词又分形容词性重叠词、量词性重叠词、名词性重叠词和拟声词性重叠词等四种类型。首先是形容词性AA式叠词,例如“绵绵”、“蒙蒙”、“轻轻”、“纷纷”、“幽幽”等词语,这种单字叠加起来构成的形容词给人以直观立体上的美感,通过重复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够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是量词性重叠词,例如“个个”、“处处”、“条条”、“年年”、“回回”、“层层”等,通过简单的量词叠加却能够使歌词脱离书面变得更加生活化、生动化,将所表达的画面立体的呈现在听者眼前,将歌唱成了画,让人身临其境。随后是名词性重叠词,例如“哥哥”、“妹妹”、“宝宝”、“草草”等,能够使歌曲的表达更加贴近、亲昵,给人以亲切感。最后是拟声词性重叠词,例如“嗡嗡”、“咚咚”、“撲扑”等,能够将物体发出的声音实际模拟出来,增加真实感,有助于为歌曲增添意境。
2.ABB式词语
ABB式重叠词通常都是由形容词构成,把轻声放在尾音上,而修辞的中心既可以放在A上也可以放在BB上。其中重叠词以语法形式构成,分为偏正、后补、主谓、数量词几种形式,表达不同的侧重点。以《世上只有阿哥对我好》为例,其中的“红艳艳”属于后补式重叠词,能够体现刺桐花漫山开放颜色鲜艳的环境特征,而“慢悠悠”属于偏正式重叠词,体现出了阿哥笛声的悠扬,几个叠词共同营造出了山花浪漫中少男少女间怡然相处的甜蜜气氛,给情歌增添了传情的氛围。ABB式重叠词为歌曲增加了音乐美与音韵的和谐感,同时还能够表达出演唱者的强烈情感,将歌声唱出了画面,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与感染力。
3.AABB式词语
AABB式重叠词通过对单个词语的重叠,着重强化了原有词语的情感表达力度。以《站台》这首歌为例,通过“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两个重叠词更加突出了主人公面对离别的不舍与心痛,在歌中唱出真情,唱出了对于爱人的思念之深、爱恋之切与分别之痛,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代入,让听者为之动容感慨。AABB式叠词通过对单个词语的叠加,使得原有词语中的强调意味更加突出,给人以更加深入、强烈的印象,将所要阐释的话更加准确具体的表达给听者,更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与同理心。
(二)衬词
1.人称衬词
临沧佤族的汉语情歌中经常出现“阿哥”、“情哥哥”、“阿妹”、“黑妹妹”等人称代词,但并不是真正实指某一人,而是用于泛指一类人,词汇意义小于语法意义。在情歌的修辞中一般将人称衬词放在句首或句尾,用对话与呼唤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给读者以新鲜的刺激感,更能够彰显出主人公的身份与情歌所要表达的内容,给人留下好奇疑问与遐想的空间,从而更好的体会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佤族知名情歌《想你》中,女生唱道“阿哥,想你想得掉眼泪”,男生唱道“阿妹,想你想得心儿碎”。这里面的“阿哥”和“阿妹”都是一种称呼,以日常生活化、口语化的打招呼的方式,能够一下拉近情歌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双方都能够引起对于彼此要说的话的注意。同时这种人称衬词的应用也能够在歌曲中增加音乐的美感,使对唱更加和谐,情感更加顺畅自然的流露出来。
2.语气衬词
语气衬词“哎”、“呀”、“茄兰”、“加林赛”等常被运用在临沧佤族情歌中,这些语气衬词在歌词语句中并无实际的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只是起到衬足音节作用,帮助舒缓语气,使歌词的音律更加和谐有韵律。以《阿哥站在橄榄树上》这首情歌为例,每一句唱词的结尾都加上了“茄兰,茄兰”的语气词,但“茄兰”这个语气词在句中并无实际意义,只是在对唱的结尾起到补充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使歌词的句尾对仗工整、对称和谐,舒缓了对答间的紧张节奏与气氛,通过句尾的语气停顿留白,使得情歌中双方彼此间的情感更加细腻绵长,使情歌传递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此外,“茄兰”、“加林赛”这类佤族独有的语气词能够使情歌更富有少数民族气息,使得情歌具有特殊的民族异域色彩,表达情感更加质朴鲜活,增加了情歌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论
临沧佤族的汉语情歌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应运而生,表现当地青年男女之间情感上的倾诉与往来,具有独特的情趣意味。汉语情歌中修辞艺术的运用,也为其情感表达增添了音韵美感与文化意蕴,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双宏.临沧佤族汉语情歌的语音修辞艺术[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26,(04):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