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作文,愉快表达

2018-08-11 09:09高亦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期待挖掘作文

高亦菲

【摘要】当前,作文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难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兴趣之钥打开作文之门,以情感之链贯穿作文全程,以挖掘之镐发现作文真谛,以点赞之招获取作文信心,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发散思维,自由表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 上钩 用情 挖掘 期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88-02

“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育改革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和瓶颈,笔者将“兴趣爱好、真情实感、发现能力”作为学生作文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让作文走进生活,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开放思维,让孩子们自由表达、真实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培养锤炼学生写作文的真功夫。

一、让学生“上钩”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与其把学生锁在知识箱中,倒不如放一条长长的兴趣的线,不愁“鱼儿”不上钩。笔者所教的孩子要学写日记了。尽管学完拼音就让他们试着写一句话,记下每天的点点滴滴,但据了解,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没有东西可写,为完成任务而写,坚持时间不长等等。为了改变这些状况,笔者找出了自己那整整一大摞的日记本,从中挑选出几篇。上作文课那天,抱着沉沉的日记本,走进课堂。当笔者说:“这是老师从1986年到2000年的日记!”,“哇!”学生们当堂惊叹起来。翻开已准备好的第一篇:笔者三年级时的一篇日记,照词搬句地读着。读完后,让学生来点评,学生纷纷举手,指出“用词不当,句子不通,动作的部分没写清楚”等毛病。笔者当即表扬了他们。接着又读了最近的一篇日记,优美的故事,流畅的文笔,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发出一阵鼓掌声。“为什么一开始我的日记毛病很多,而现在的日记写得这么美呢?奥秘就在这一大摞日记本里……”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就这样调动起来了。

二、让学生“用情”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有着自己天真俏皮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可是,一到作文时,常常会揣摩大人的喜好和要求说话,有时就完全不是小伙伴自由自在交谈中的“伙伴语言”了。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作文只是奉命而作,没有心灵和情感的投入,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寡淡无味了。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时,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尽量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用我手写我口,用我笔写我心。在一次考试结束了,当笔者把试卷发下去之后,考高分同学的那种兴奋及考低分同学的那种悲观,明显的写在孩子们的脸上,作为老师适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要求学生把卷子收起来,写下你此时不掺一点儿虚假的感受来。这时,孩子们在作文里尽情倾诉着当时内心的喜与悲,极大限度地发挥着他们的才智。然后,笔者又为他们提供能够展示他们作文水平的平台,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美”。

三、让学生“挖掘”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在的学生写起来看看洋洋洒洒,一写几页,但细细读来,却是一本流水帐。其实,当今小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还是很广的,报纸、电视、互联网等给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他们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社会的热点、生活的亮点、平凡普通中的精彩点。作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挖掘”素材,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将平淡的生活过程去芜存精,燃起最亮最美的那一盏灯。

有一次作文课,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件特别让人感动的事,题目自拟。几分钟后,有几位同学发言:一个打算写她生病时妈妈照顾她的事;另一个打算写同桌借笔给他的事;还有一个想写有一次自己身体不适呕吐在地,同学们争着把打扫的事……这些内容不是被大家写过了吗?难道就没有别的题材可写了?笔者正在寻找引导的方法,突然发现讲台上的一张学生体温测试统计表。原来流感时期,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测体温。这时笔者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学生写一写这一非常时期里发生的许多感人的事呢!

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说,人们变得讲卫生了,随地吐痰的人少了;有的说,人们变得爱锻炼了,以前大清早爬山的多数是老年人,现在年轻人也多起来了。小宜的故事更让同学们啧啧称赞。因为“流感”的缘故,药材的价格涨得快,许多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可她家附近的那家药店却坚持不涨价。店老板说,他不能昧着良心赚钱,尤其不能发“不义之财”……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多关注社会,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生活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才能赋予我们习作新的生命力和出彩点!

四、让学生“期待”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对作文的点评是“画龙点睛”之笔,能够提供学生一个初步的评价标准,使其意识到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因此,教师适时而恰如其分的作文“点赞”是促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值得期待的事情。

一方面,用亲切的话语激励学生。一次笔者让三年级的孩子写自我介绍,写给乐乐小朋友的评语是:“风趣、幽默、有条理,把一个真实的乐乐展现在我们眼前。语义双关,让你的文章可读性更强,耐人寻味,真实妙极了!”给小陶写道:“与众不同的风格,让人读着非常轻松,且眼前一亮,语句风趣、幽默,是老师喜欢的菜!”给小卢写上:“眼镜小黑妹,确实了不得,把自己看得如此透彻,描写的如此生动,老师眼前出现了一个活脱脱的女神了,为你点赞!”像这类评语,学生感到很亲切、很喜欢,每次一写完作文便催促着老师赶快改,慢慢的,学生把看评语当作一种享受,把写作当作乐趣。

另一方面,用简明扼要的写作术语点评既是对写作技巧辅导,又是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如“开门见山,好!”;“这段插叙——及时!”;“结尾与开头呼应,耐人回味!”乍一看这些评语很一般,但它妙在能让学生在不经意中被老师点拔,从而逐渐熟悉、了解、运用这些原先并不理解的写作知识。润物细无声中,期待学生写出更为精彩的文章!

吕淑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藝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作文、亲近作文,用人性化、艺术化的手段,将生活中的“美”融入作文教学中,使作文由“笑不开颜”转变为身心愉悦的“美差”。

参考文献:

[1]王燕.生活化——走出习作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7(07).

[2]陈海峰.留心生活写好细节[J].故事作文:高年级版,2009(12).

[3]刘发建.作文真的很难教吗[J].《小学语文教师》2018(3).

猜你喜欢
期待挖掘作文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