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建华
【摘要】小学是一个人一生之中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极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而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对重要的學科,在小学阶段就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上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在小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综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098-02
前言
小学数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有目共睹,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极大的考验和要求,而且和其他种类的学科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数学要求的思维训练能力又比较高,导致一部分小学生对数学的难度十分抵触甚至抗拒,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限。这一方面和小学生的年龄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息息相关[1]。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作出相应改变,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让教学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应该抱残守缺。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当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教学作为传递知识的良好载体,更全面、更生动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也可以辅助生活情境教学法,将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小学生眼前,也可以在每一张播放的幻灯片中,插入小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例如喜羊羊、熊大熊二等等,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二、推进综合性教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体现数学性质,还要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举例来说,数学偏重于自然科学,追求学科深度,但可以和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在授课过程中,或者是在解题过程中,适当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往往比单纯学数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体现在小学数学上,可以在应用题的题目中加入适当与题目本身无关的描述性语言。比如“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某某花圃的菊花的一盆单价是10元”,这样就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再如,数学与文化结合,学生对数学在其他文化中的应用需要得到帮助,会让学生更好从文化多元、实践操作的角度理解数学。这些方式方法,无疑都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三、利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问题情境教学法不应该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拘泥于课上知识的掌握,而是应该在这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2]。举例来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寻找次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活动,从一堆外表看似相同的东西中寻找出“异类”。用一道类型题举例,“在28瓶水中,找出其中一瓶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比水略重一点,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找出其中的生理盐水?这道题摆在学生面前,如果按照传统的笨方法,需要用天平一瓶一瓶称出来,当天平不平衡时才会找到答案。可是这样的重复操作会让工作量加大,所以要求学生改进现有的方法,从而实现思维训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果将这堆水分类呢?平均分成两堆,天平重的一端就包括生理盐水,再将重的一端挑选出来,继续分两边称,以此类推,就可以降低工作量,从而加强思维的训练,提升思维活跃度。
四、改进传统评价方式
教师首先明白评价的意义——让学生拥有更清晰的定位。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或者打的分数,本质上不是为了用优劣的标准,将学生等同于具体的成绩,从而划分开,而是为了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优劣势,从而更准确定位自己。换句话说,评价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评价,评价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应当适当创新,教师不应该只重视学生的卷面得分,而是应该采用宏观视角,从整个教学活动出发。尤其是小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兴趣,上课发言,讨论问题的活跃程度,还有课堂上数学思维的锻炼,进行详细的记录,作为评价的参考内容,参与最后的评价。这样会使评价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一个层面转向多层面,而非只执着于结果,却忽视整个教学过程。这也是与传统评价模式相比,改革创新后的最大区别。
五、使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手段
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3]。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背后的意义也正是强调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可能学习的兴趣点不同,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深入了解,哪怕是同一类学生,也要使用针对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和兴趣,从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六、结束语
小学数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改革教学方法,真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够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有用武之地。并且应当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晓菁.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0):89.
[2]马占花.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J].速读(下旬),2017(10):203.
[3]张世杰.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8(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