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武申
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起义军参谋团团长刘伯承,在起义后,被派到苏联学习军事。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刘伯承被指定为南昌起义委员会委员。在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会上,他作了题为《南昌暴动始末记》的报告。其中说:“南昌暴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在历史上的第一页,可惜是失败了,在这当中牺牲了若干同志,换得来的是什么?可以说是失败中求得的教训。我是参加南昌暴动负军事责任的一人,报告此次军事上之经过,为的是供我们的党在失败中研求教训之材料,以作此后革命进行之取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于1986年完稿、1987年4月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中,关于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是这样评述的:“八月三日开始,前委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率领部队陆续撤离南昌。由于缺乏经验,没有与江西等省的农民运动结合,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途中,于九月底十月初在潮汕地区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而失败。”
总之,“失败说”,几乎一度成了史学界的“共识”,出现于各种媒体、著作甚至教科书中。贺龙的女儿晓明就曾经说过:“我从小学开始学历史,就一直听到‘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这样的句子。‘南昌起义后面总要加上‘失败两个字。”
在林彪、江青反党集团被粉碎,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贺龙、朱德、陈毅等恢复名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历史研究的禁区逐渐打开。有些权威党史、军史著作开始提出了“南昌起义成功、南下行动失败说”(简称“起义成功、南下失败说”)。例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一卷·土地革命时期)在评述南昌起义时,这样写道:南昌“起义成功后,……夺取广东,再行北伐的战略方针,是不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的。这是起义军失败的基本原因” 。
1989年6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Ⅱ》中《南昌起义》条目释文,也出现了“起义成功后”的句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条目作者的署名,是聂荣臻元帅。
2012年12月出版的《刘伯承年谱》,表述为:8月1日“凌晨,协助贺龙指挥第二十军攻占南昌旧藩台衙门,消灭了驻该地的国民党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及其下属部队,完成了预定的歼敌任务,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上述这些提法,是理论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肯定南昌起义的成功,其历史意义是重大的。但是,仅仅肯定起义成功和胜利,还是很不够的,对起义军南下计划的失利,尚需作客观、科学的分析,不能仅以“失败”两字而论之。
南昌起义军南下作战并非全部失利,而是打了几次胜仗的。
1927年8月25日,起义军左路纵队接近瑞金城的壬田时,遇敌钱大钧部两团之众阻止起义军南下。贺龙当即率领第二十军的一、二两师全部及三师教导团一、二总队攻击前进,经过激烈战斗,将敌军全线击溃,并于26日占领瑞金城。残敌逃往会昌。
8月30日,起义軍进攻会昌。晨6时,朱德率部向会昌攻击,伤亡很大。第二十军三师参谋长袁仲贤、六团一营营长陈赓、教导团团长侯镜如负伤,但攻势并未稍减。7时半,叶挺率两个师发起进攻,激战至下午4时,攻占会昌,歼敌甚多。
其次,起义军并没有全军覆没,而是在继续战斗。
在起义军遭遇重大失利后,中共前委于10月3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部队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继续开展武装斗争。遵此,起义军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丰、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三师一部会合。
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起义军的另一小部分人,则由贺锦斋等带领,转战于湘鄂,很快拉起了百余人的队伍,同被中共中央派到湘鄂发展队伍的贺龙、周逸群等会合。
1927年9月28日,起义军在揭阳县山湖(玉湖)附近地区同敌东路军遭遇,击溃敌军后,继向汤坑(今丰顺市)推进,在汾水村地区与敌再次激战,至9月30日,起义军已伤亡2000余人,无力再战,遂向揭阳撤退。是日晚,黄绍竑部攻占潮安。
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不胜,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
这就是起义军失利的经过。但这也仅是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作战的失利。
作战失利的因素很多,刘伯承在《南昌暴动始末记》中,指出了四个弱点和六个错误,主要是:敌众我寡;酷暑远征,减员较多;懂军事的党员少,指挥不协调;没有农民运动配合;军饷筹集困难;蔡廷锴部脱离起义军。
之所以发生这些导致失利的因素,究其根本原因是:
第一,没有采纳贺龙到湖南边境发展的提议,制定了错误的南下计划。1927年8月1日19时,起义军参谋团会议在第二十军军部召开,由刘伯承主持,讨论起义军南下广东的具体计划。就在这次会议上,贺龙发表意见,说:“我不主张到广东,我觉得湖南边境农民运动做得好,有群众基础。到那里,不致在盛夏时节千里行军,而且兵员也容易补充。”但是,起义军南下广东地区的行动,是前敌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依靠海口取得国际援助、组织力量、重新北伐的指示而决定的。贺龙虽然是起义军的总指挥,但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所以他的意见,并没有引起与会领导者的足够重视,甚至也没有进行讨论。由于没有采纳贺龙的正确意见,起义军的行动计划才铸成大错。
第二,没有及时处理蔡廷锴等的异动。蔡廷锴等人在脱离起义军之前,是有明显征兆的。贺龙建议叶挺将他们扣留,但叶挺并没有采纳。以致8月4日,身为第十一军副军长兼十师师长并兼左翼总指挥的蔡廷锴,驱逐了在该师的共产党员,率部4500余人,于江西进贤地区归附了蒋介石,遂使本来兵力就劣于敌人的起义军,更是雪上加霜!
贺龙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认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之后,无论是入党之前,还是入党之后,始终不改初心,忠贞不二。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贺龙“在共产党最背时”的时刻,毅然选择站在中共一边,拒绝了蒋介石邀他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诱惑。贺龙还把被国民党追捕的刘少奇、朱德等大批共产党员(据不完全统计,从各地逃来武汉的共产党员约300余人)、工人纠察队员,接应到自己的第二十军中保护起来。
南昌起义军南下途中,遭到数倍敌军的围堵,尚无取胜把握。在此境况下,已经数十次提出加入中共的贺龙,又一次要求加入中共。经中共前敌委员会讨论,一致同意吸收贺龙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8年2月,为迎接全中国的解放,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提议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军徽,并向全军下达了征求设计图案的电报。负责组织军旗军徽设计工作的军委作战部,经过一年多的筹集、遴选,确定了二十多个样旗图案上报中央。毛泽东看到这些军旗图案上均无“八一”二字,就向作战部建议:设计军旗、军徽时,要有“八一”二字。于是,作战部的同志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重新设计了带有“八一”二字的三种图样。恰逢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周恩来指示作战部把军旗军徽图样摆放在会场靠墙的一排桌子上,请与会的中央委员们在会议中间休息时审看。
中央委员们绝大多数表示同意“八一”二字在左上方的第一种图案。只有贺龙高声说:我不同意军旗上有“八一”,我提议换上象征秋收起义的“九九”两个字。这件事,至今仍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