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 黄小英
【摘要】现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手机已经普及到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手中,就连小学生也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也都直面一个现实,那就是手机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工具,越来越多的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极大的吸引了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很多家长开始害怕了,想要抢下学生手中的手机,有的甚至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在这里,作者认为,智能手机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智能手机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70-01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外界的一切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热爱。我们正好利用智能手机的网络化功能,以及对学生的强烈的吸引作用,在小學语文教学中,利用智能手机来完成课前预习,极大的丰富教学形式,既能够拓宽学习渠道,也能够巩固学习内容和各知识点,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手机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1.利用手机进行备课
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要备好一节课。现在的教师课业负担重,受到的社会影响也比较多,而要想备好一节课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的。因此,手机网络上的许多成功的教案,就成我们教师学习采用的最便捷的材料。教师利用手机,可以不再受形式、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些成功的案例,把他们归纳总结起来,取长补短,根据自己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因为材料充足,方案设置丰富,因此教师对于这节语文课的监控能力和预期展望是充满信心的,在授课过程中也一定操纵自如、得心应手。
2.学生利用手机,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
现如今手机的普及率非常的高,而手机对学生的吸引力更是强烈,小学生对于手机的操纵能力,完全超出我们教师的想象。因此教师因势利导,利用手机的这些强大优势帮助学生预习,把预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采用微信的形式,向学生提供预习提纲,让学生自己手机上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及时做出回馈活动,俨然把课堂搬到了家中。这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更使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加强了老师同学的交流联系。
二、利用手机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小的多媒体。它不但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音乐、图像视频这些直观的信息材料,还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利用手机的搜索和投影功能,采用精彩的音乐或精彩的诵读片段以及一些小视频来激情导入学生,使学生带着新的希望与期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三、利用手机给朗读配乐
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搜索音乐的功能,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改变,更能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或冷泉映月……给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艺术的享受,从而深刻感受艺术的共有感染力,进而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美育的开发。例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结合一些古诗所要表达的凄凉意境,再加上类似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这样的民乐,那更能把课堂带入到如泣如诉的情景中,相信每一个接触到这首音乐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在课文的理解学习上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让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释疑
随着开放式教学的采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时候学生会突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教师也不能立即做出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的回答学生,那我们现在就上网去查查答案好吗?这无疑又一次肯定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当时能从手机上搜索到答案,那无疑也把教学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如果当时不能找到答案,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课后上网查阅,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利用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制作精彩的课件
智能手机的投屏搜索功能,可以与多媒体的许多设备无缝连接。教师可以把自己备课时准备的课件,根据课堂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声、光、电、影展现出来,这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弥补了教师在朗读、表演方面的缺陷。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切实感受语言文学艺术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战争题材”的课文时,教师选择激烈残酷的电影片段来投屏,以及激烈的战斗场面的音频效果,配合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战斗中的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性,更能引导学生对目前一些戏说战争的不良影视作品做出批判与抵制,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性,任何戏说战争都是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由此,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和平的种子。
六、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作者认为,学生带手机进入课堂虽然是教学中的不利因素,但如果合理引导也可以为语文课当教学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筱清.智能平板:构建语文教学新生态[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2):22.
[2]周洁.引信息技术之水润语文教学之树[J].中学语文,2017,(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