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属于对图书馆理论进行研究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够给图书馆的转型形成优质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对图书馆学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继而探讨了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学 理论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4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培养优质人才、生产现代科技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各项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先导性。相应概念体系逐渐呈现出了转变,对其理论研究的创新和转型显得至关重要。不过,就我国目前对图书馆理论的研究情况来说,还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滞后性。怎样对我国图书馆理论加以全面创新,值得我们更为深入的探索。
一、图书馆学理论
对于图书馆学理论,就理论要素层面来说,通常包括概念、与概念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就理论形式层面来说,主要包括理论观点、学说、体系、范式以及学派等。就哲学层面来说,其中包含价值论、方法论、实践论以及本体论。就理论范式来说,可以分成以科学理性为基础的科学范式、以人文理性为基础的人文范式、以制度理性为基础的制度范式、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技术范式。对于理论发展的過程来说,其中主要包含现代理论、传统理论以及后现代理论。图书馆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为:①抽象性。指的是图书馆学理论不是简单对图书馆现象以及经验事实的反映和描述,是一种利用助理性思维当中所具备的抽象和想象力量,对复杂的表象以及经验事实做出比较与分析,将其中一些关联性较低的因素排除,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形成学科概念与原理。②逻辑性与系统性。指的是图书馆学理论并不是对很多概念以及原理进行简单的融合,也不是一些不相关论点之间机械性的组合,属于一种具有系统性特征的逻辑体系,具有明确的概念、判断、推力以及逻辑证明。
二、图书馆学理论创新的有效措施
1.创新思路的拓展
因为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移动化等成为了现代图书馆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对应用技术的创新只能够解决图书馆当中一些局部问题,无法完全体现出图书馆的整体社会价值。对于用户和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的认知属于图书馆学最为主要的目的,不管是对于用户理解,还是针对用户和图书馆之间互动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物化与分化意识都属于对局部的分解性分析,欠缺对于整体性的考量。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呈现的小型化、多样化以及分散化特征,给图书馆学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假象。图书馆学在面临现实问题所呈现的复杂结构,导致其不可能就单个方面对现实为形成全面的阐述,需要从整体与宏观的角度对图书馆现象进行理解和把握。与自然科学相比,图书馆学对价值和意义形成高度管制,就局部具体的图书馆现象入手,能够深化到社会价值和意义等具有整体性的价值思考,这才是对图书馆学理论加以创新的正确思路。
2.科学体制规训副作用的控制
我国对于图书馆学理论进行的研究经过了多个阶段,逐渐暴露出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理论知识生产朝着学科化、技术化以及专门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一种学科知识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必然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前进,这也是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象征。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贴合国情的技术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学以及应用图书馆学三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特征的学科体系结构。不过,相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呈现的发展速度来说,对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成果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滞后性。而严重学科化和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导致一些潜在问题和副作用的存在:①对于学科之内知识过度重视,可能会导致图书馆学相应研究对象与方法出现聚焦效应,对于理论研究视野的拓展形成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该种学术体制的出现会导致异端思想与理论光芒被消磨,对学术自由思想良好的发挥形成了限制,让图书馆学在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刻板性与模式性的一种技术操作。②使研究人员对学科体制形成更大的依赖和顺从,对思想空间形成了限制,对新思想的萌发形成了抑制,使图书馆跟用户(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被割裂,让图书馆学中知识的生产以及消费成为了自体循环模式的一种,对于社会实践的关键作用没有形成重视。③造成价值中立性的风行。目前,在图书馆学的文献当中,有许多文献都是以大量的注释和引证对其原有的显影观点形成掩盖,细致的理论思辨和分析掩盖了其价值判断,让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3.创新氛围的营造
若想使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彻底脱离专业化以及学科化明显不太现实,而对学科体制规训所产生副作用的控制主要是强调研究人员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虽然会受到体制限制,不过内心会与体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体制之外对一种张力加以寻求,从而脱离体制给思想自由形成的束缚,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迁就,应该培养出研究人员的批判理性。在建立图书馆学中批判性知识相应生产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两个方面:①对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的批判理性加以培养,从而确立起更加适合张扬批判理论的论辩规则。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批判属于对理论自身合理性的一种讨论,跟其它事物之间并无联系。论辩结果需要是在自愿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认同和共识,不应该出现任何具有强迫性质的干预。图书馆学需要将此种辩证规则逐渐内化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学术取向。②对适合批判性张扬的学术氛围以及环境进行营造。图书馆学需要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期刊当中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学术争辩空间,逐渐形成一种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良性学术对话环境,从基础层面改善以往闭门造车的学科知识生产模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理论创新对于现代化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研究经验和理念加以借鉴,继而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炳立.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6(06):12-17.
[2]侯茹.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实现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3):17-22.
作者简介:姓名:贺伟(1962年1月),男,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磐石,学历:本科,职称:副研究馆员工作单位:湖南医药学院图书馆,邮编:418000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