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8-10 10:47蒋隆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阿凡提思维能力解题

蒋隆兰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在于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更侧重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基于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发挥与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数学 思维 目标 精心 模式 倒转 合作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78-01

数学是一种具有较强逻辑思维、需要积极进行思考的学科,必须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思维去有效的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内容实践性、逻辑思维性较强,对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必须借助于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找到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怎么样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前的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兴趣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重要的动力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提升对课堂教学引入的重视程度,在结合初中生生长特性与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题引入内容,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效把握课前预习,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方”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童话故事”形式进行课题引入:人人都说阿凡提是一个聪明的人,国王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召见阿凡提并提出问题,承诺只要阿凡提回答正确,就给予他任何奖励。阿凡提答出问题后,向国王提出要求是,按照第一个格子中放入2粒米,第二个放入4粒米,第二个放入8粒米……即后一个格子米粒的数量是前一格子的2倍的规律,填在64个格子中的米归他所有即可,国王欣然答应,但是国王发现他所提出的要求无法满足,并深深的被阿凡提的智慧所折服。学生通过故事,引发了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并尝试自己动手“填米”。教师在基于学生热情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性问题,所有学生一同利用数量表达式进行表示。即:

第一格:2

第二格:2×2=4

第三格:2×2×2=8

第四格:2×2×2×2=16

……

显然这样的表达过于繁琐,教师提出用以往学过的“用符号进行数量表示”的方法进行简化处理,从而得出:将a×a记作a2,读作a的2次方(平方);a×a×a记作a3,读作a的3次方(立方);以此类推当有n个a相乘“a×a×a×a……×a”则可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认知到了“有理数乘方”的相关概述,并积极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中感知快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师生教学模式倒转

数学学习是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多重考验。在数学考试的评分标准中,每一个步骤都进入计分,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是高分的关键,所以解题过程的严谨程度和解题方法的新颖程度,是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向就变得非常具有价值。

我曾在一次教学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填写入学档案时,理想的一栏都会写上“教师”这两个字,回想自己童年时,不少同学都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荣。究其原因,我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作文中辛勤的园丁和智慧的引路人,而且是一种权威的存在。

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角色倒转,让学生对要学的课程进行学习、举例、备课,然后走上讲台,我则在课程前做出指导并且在课程之后做指正和补充,这种新型的角色颠倒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小老师”的责任感和权威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认真,学习习惯更主动。

三、提倡合作交流学习

数学是一门十分注重想法的学科,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于一群还着迷于漫画书、动画片和游戏中的孩子来说,数学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学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学生不完成作业、抄袭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问题是出现在“角色倒转”的教学模式之后的,例如在备课的过程中工作量过大,学生找不到思路,某些题目的解题步骤并不完善,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经过反复的学习和参照,我对这一模式进行整改,用“团队竞争”替代“单枪匹马”,5个人一个小组,明确分工,比赛奖励机制,由班级同学评选出最佳“小教师”团队,进行实物奖励。

例如在三年级的时候,当学生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除了用“1×1”的小正方形铺满长方形的方式解释定义外,同组的成员还想到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讲述解题方法。只用了十几分钟,所有的学生就都掌握了定义以及方法步骤,课堂效率因此提高。

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并非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而是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偏多,性格比较自我,遇到问题不懂得求助和交流。

在這种学习机制下,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经验的传递让思维得到了完善,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题多解的成就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也得以提升。竞争模式让学生不甘落后,更加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初中数学思维的培养要着眼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即:第一是要培养兴趣,让学生进发思维。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第二要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

第三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多赞扬、多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神州下旬:2017,10.

[2]刘欣.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4.

猜你喜欢
阿凡提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聪明的阿凡提
用“同样多”解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阿凡提的故事之再次吃亏
阿凡提巧装盘子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