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金城 韩泽亭
【摘要】本文基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教学效率曲线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出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与体系建设的构想,指出语言学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以及课程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并结合调查问卷进一步指出以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渐进性的立体体系,其教学目的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是以语言学知识为载体的文化、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层面的改善与提高。
【关键词】人文主義思辨能力 语言学课程 课程改革 内容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CWZJ13;潍坊学院2016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英语语言学课程综合创新改革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XJ008。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14-03
引言
21世纪中国外语教学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梁忠贤(2006:68-70)指出当代中国外语教学需要着力解决全球观念、多样化质量观、教师终身发展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外语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实施多样化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语言学课程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以知识为本、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的层面上,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美国学者Hayles曾尖锐地指出,目前大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吸引学生的深度注意力。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使学生无法专注课堂的学习内容。大学阶段的外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更是如此。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位的,我们的阅读课无论在语言学习、知识传授还是思维训练等方面都面临很多困境。为了应对挑战,走出困境,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进行梳理和认识,尤其是对课文在课堂里的作用和处理进行重新考量,使我们的阅读课能在语言和知识两个维度、思维和思想两个层次上吸引学生,与学生发生互动。
一、语言学课程中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思考和辨析的能力。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的是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于客观事实和经验做出合理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言学课程培养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指通过语言学课程学习所获得对语言、文化、民族精神等层面的整体认知,以及对语言文化现象的个体解析和思维能力。这种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是一种有别于纯知识性的语言学习的复合能力,是基于语言知识和普遍语言现象的高度概括、归纳、整合的能力。如果说哲学是人文主义思辨能力的巅峰和集中体现的话,那么语言学课程所培养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登峰之路。国内外高校都十分主张人文主义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大学的高等教育目标着眼于为20年后的世界和中国,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质的领袖人才,就是人文主义思辨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如何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这项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学生语言学学习目的和需求,针对学生需求不同而因材施教。
二、语言学课程需求层次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发展。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一是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存在联系,人的需要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二是人的需要具有等级性,从基本需要到复杂需要是依次递进的。三是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有鉴于此,我们针对大学生语言学课程学习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①,并按其需求等级进行分类如下:
对潍坊学院大学生语言学课程选择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选择语言学课程的态度按照其需求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学分需求、考试需求、研究需求、求知需求和发展需求,其中学分需求和考试需求为最低需求(占比53%),占比例最高,研究需求和求知需求为中等需求(占比37.5%),占比例其次,发展需求是最高需求(占比9.5%),占比例最低。
三、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内容体系构建
(一)语言学课程改革
以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要以大学生语言学学习的兴趣需求和关注点变化为根本导向,比起纯粹语言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语言学课程,这种课程更加注重语言学相关知识背景和文化层面的讲授与解释,侧重以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去看待语言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以学生兴趣点(文化阐释和民族精神分析等)为切入点,分层次逐步引入语言学知识点,结合通俗易懂的实例,讲清、讲透更要讲出人文主义味道和文化气息。避开知识讲知识,跳出语言学讲语言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所谓“欲速则不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以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要充分了解大学生语言学学习的注意力变化,善于运用“教学效率曲线”和“学习金字塔”理论,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与学生共旋律、同节奏、卡节拍。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得出的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性变化,结合中国大学生课堂教学效率实际,台湾国立大学曾针对1094名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变化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刚开始上课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课堂中间注意力渐渐涣散,到上课结束前精神又回来了,每个时期持续大约15-20分钟。
这就给教师提出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当学生处于注意力的集中期的时候,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两段黄金时间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第二,当学生注意力处于低谷期时,教师应该如何唤醒或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倦怠感?我们还要善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用于描述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后,学生下课后的记忆保留率问题的理论。
教师单向讲授,学生只记得5%;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只记得10%;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记得20%;教师亲自示范,学生记得30%;小组讨论,学生记得50%;学生亲自操作实践,记得75%;学生与教师身份反转,亲自教授别人,记得90%。
以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就是要在学生注意力规律和学习效果规律上做文章,将语言学课程中需要教师“教”的部分放在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课堂开始和结束部分,注重课堂导入与总结,将课程中可以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甚至是自己“教”的部分放在处于学生注意力低谷期的课堂中间,多用“反转课堂”教学法,减少“死记硬背”式的灌输知识。
(二)语言学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语言与文化、思维本不分家,语言学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语言学只讲语言、只讲概念和理论的狭隘的语言观,通俗一点说文化即是语言、思维即是语言,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即是语言学研究的真谛。有鉴于此,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逐步分层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思辨能力,最终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系列,这个课程系列是适应大学生不同时期语言学学习的不同需要的。这种做法是基于不同时期、不同发展水平的语言学学习者其对语言学授课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是按照一定等级序列由低向高逐级发展和提高的。
马斯洛和其他行为科学家都认为,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戴维斯(K.Davis)当时曾依此就60年(1935年-1995年)后美国的国民需要情况做过估计,如下表:
虽然以上需要等级是否存在或其存在是否合理等问题学者之间存在许多争议,但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发生的人类需求的改变却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人类需求的提高正在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大学语言学课程改革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我们对潍坊学院大学生语言学课程内容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对语言学课程内容需求程度存在差异,按需求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文化阐释和民族精神分析。其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的需求程度随大学生学习级别的升高逐渐减少,而文化阐释和民族精神分析等内容的需求程度随大学生学习级别的升高而降低,语言学研究方法内容与大学生学习级别高低关系不是很大。说明大学生选择语言学课程其基础阶段是以实用价值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基础阶段的语言学学习是为了“知其然、晓其用”的,而中高级阶段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语言学学习是以人文价值为导向的,换句话说高级阶段的语言学学习目的是“知其所以然、辨其何以然”的。
鉴于此,我们认为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体系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优势和特色,使语言学课程学习知识与趣味兼得,能力与素养双收。
一是语言学学派、重要理论和代表人物等方面的讲解应该讲清讲透,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任何新的富有划时代意义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都不是一蹴而就凭空产生的,正如任何理论与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样,著名学派、理论、学者的产生与发展都需要放到具体时代背景和特定发展历史进程中去考量。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让学生看到学派、理论、学者等成长过程,而不是仅仅盯住他们的成就。例如讲到“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时,我们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这个名字和他的成就,而是将索绪尔其人、其生平、其语言学之路和理论发展历程都要讲清楚。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背景搞清楚,不仅对于理解语言学理论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用前人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正确看待和研究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找到属于自己的科研道路。
二是语言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操作讲解应该生动形象紧密联系实际,富有可操作性。虽然语言学方法论往往是语言研究者比较关注的话题,但是要想讲得清楚说得明白还要使用得当绝非易事。对于大学生来说讲解应该生动形象易懂,尽量结合汉语文字、语言、文化、民族精神等实例,现场说法、现实演练,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操作,讲究实践检验真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散思维和创新改革意识,特别对外国语言学方法不是固守陈规和生搬硬套,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培养学生对语言学方法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是积极帮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鼓励学生积极展开社会实践,注重研究意识、创新精神、思辨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问题是理论与方法之源泉,任何理论和方法都是伴随着问题存在的,从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创新或改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解决问题是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帮助学生积极展开课外阅读,是从前人那里获取间接经验的良好途径,社会实践是获取直接经验和一手资料的唯一方法,两者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研究积极性,才能达到培养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的目标。
四、结论
本文基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教学效率曲线理论和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出以培养大学生人文主义思辨能力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改革与体系建设的构想,以此为目的,我们针对潍坊学院大学生语言学课程学习动机和内容需求展开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语言学课程学习动机分为学分需求、考试需求、研究需求、求知需求和發展需求五大层次,大学生语言学课程内容需求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文化阐释和民族精神分析五大类别。以此为基础指出语言学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规律的把握以及课程和内容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指出以人文主义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语言学课程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渐进性的立体体系,其教学目的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是以语言学知识为载体的文化、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层面的改善与提高。
注释:
①问卷以近三年来潍坊学院语言学课程授课大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8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共计有效问卷165份。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语言学课程设置、选课需求、选课动机、学习方法、授课评价、内容难易度、评价机制合理性、授课效果、人文素养与语言学课程相关性、语言学课程关注程度、语言学课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思辨能力等问题展开。
参考文献:
[1]Bernstein,B.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course:An Essay[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9,20(2),157-173.
[2]Jane Am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F19.
[3]Luckett,K.& Aditi Hunma.Making Gazes Explicit:Facilitating Epistemic Access in the Humanities[J].High Education,2014,(67):183-198.
[4]Maton,K.Progress and Canons i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Knowers and Gazes[J].In K.Maton & R.Moore (Eds.),Social Realism,Knowledge and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Coalitions of the mind.London,Continuum,2010:154-178.
[5]Maton,K.Knowledge and Knowers:Towards a Realist Sociology of Education[M].London:Routledge,2014.
[6]Maton,K.Making Semantic Waves:A Key to Cumulative Knowledge-build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 (1),8-22.
[7]Matruglio,E.,K.Maton,& Martin.J.R.Time Travel:The Role of Temporality in Enabling Semantic waves in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 (1),38-49.
[8]岑建君.我國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3-6.
[9]陈豫.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5):103-105.
[10]戴炜栋.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57.
作者简介:
鞠金城(1986-),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对比语言学。
韩泽亭(1962-),男,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外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