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琦
【摘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成为大学生主流的贷款方式,在弥补大学生的资金短缺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扰乱了大学校园正常的秩序,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等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校园贷的种类、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当前校园贷问题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校园贷 个人征信 高利贷
【中图分类号】F832.4;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018-02
当前,大学生喜欢创业,消费需求旺盛,但他们没有收入来源,促使他们寻求各种途径满足自己学习、创业、消费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因此,校园贷应运而生。校园贷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普遍的欢迎,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一、校园贷的现状分析
1.校园贷的分类
校园贷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提前消费服务,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这种服务会每个月根据你的综合信誉给你一定透支额度,并不能提现,这也是目前大学生都在用并且利率比较低的一种借贷服务;
第二类:如趣分期、任分期等消费金融公司,大学生一般都用来买电子产品,每月分期付款,利率也不算特别高;
第三类: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第四类:线下私贷——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大部分学生为了贪图一时的享受往往会选择这种,最后酿成悲剧;
第五类: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大学生使用银行机构贷款的情况不多见。
2.校园贷的发展现状
“借贷便利、五秒极速到账”、“IPhone X,月供375元”、“0利息,0手续费”等形式多样的校园贷颇具人气,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满足消费需求。据调查,从2014年开始,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等多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平台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每逢开学季度,这些分期贷款的传单、海报就会“疯狂”出现在宿舍门外、走廊墙上、学校宣传栏上,甚至篮球场地面上。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
因此,校园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渗透到大学校园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校园贷具有高利贷性质。根据相关调查,超90%学生不懂高息贷或高利贷,最高法院规定:未超过年利率24%,应予支持;利率在24%-36%实为灰色地带,年利率超36%为非法高利贷,不予支持。以月息“0.99%”为嘘头的校園贷平台容易造成“低息”的假象,并诱导学生贷款,实际上,加上平台服务费、滞纳金等,将成为超过年利率24%的超高利息!若再缴纳违约金,将超过36%变为非法高利贷!一旦“染上”高息贷或高利贷后,将如同赌博一样容易引发各类危害。
(2)校园贷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3)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一些放贷人进行放贷时会要求提供一定价值的物品进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学生的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个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4)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不法贷款平台或个人采用设套方式诱导大学生贷款,并迫使大学生陷入还款泥潭,其中包括“培训贷”、“裸条贷”等常见类型,大学生一旦陷入套路贷,将极易走上巨额还款不归路,致使借贷人不堪还款压力而采取极端做法。常见套路类型有:以借款金额达到借贷合同上限为由,放贷人将借款人债务转移到下一家放贷人,当向多个平台进行借款时,导致借款的年利率爆炸式上升并造成巨额还款“黑洞”;以培训名义要求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培训费,当一次性成功付费后跑路;以作为贷款凭证为由骗取裸照信息,一旦获取成功后将以散发裸照而进行威胁或敲诈;以“好处费”为诱饵,通过虚假制作贷款申请表等方式骗取学生身份信息进行个人贷款,然而一旦贷款成功后将人间蒸发;网上发布放贷信息并伪造虚假合同,当诱骗学生缴纳高额保证金后消失;以谎称“黑户”漏洞为由,骗取学生进行注册贷款,当获取注册费后失去联系等等。
二、校园贷危害的成因分析
1.放贷机构缺乏监管,网贷平台收费名目多,有的校园贷合计年利率高达50%
自从国家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后,越来越多信贷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了高校学生的蛋糕。几乎每天都能看见新的平台或者新的微信公众号出现,基本是呈现井喷式增长。某公司主要从事现金贷款,一般来说年利率从12%—36%不等,手续费从6%—10%不等,还款时间越短,缴纳的利息和费用越少,如贷款一个月后偿还只需6%手续费和1%的贷款利息。有些公司做大了就会巧立名目收取各种各样费用,有些总费用和利息加起来年利率能达50%,这其实就是变相的高利贷。
2.学生自身消费水平与自己家庭情况不符
大学生刚踏进校园,各种各样的诱惑纷至沓来,舍友今天买了个包,同学明天买了块表,后天某某过生日得送礼物,过几天自己办生日会得请客……在我们的印象中,陷入网贷危机的多为女大学生,贷款的目的不外乎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买一只名牌包包,或者买昂贵的进口化妆品,多为虚荣心作崇的过度消费。还有一些男生,时间多,课业不忙,就想着吃穿旅游找对象,这些都需要钱,而这些钱父母一般不会同意,只好提前消费。也有部分大学生为了做生意,甚至借钱炒股来贷款,这种贷款不但给自己增加压力,产生违约的话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偿失。
3.大学生对个人征信了解不多
很多大学生对逾期不以为意,认为过一天是一天,负面信用记录会存在5年,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旦形成污点,迈进社会的第一步便会处处受阻。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9亿多人的信用信息,占全国总人口的2/3,未来,个人信用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随着个人征信系统不断完善,如今,除了贷款、银行卡、担保等银行信贷信息,法院判决执行情况、公积金欠缴、社保甚至水电费等欠缴信息,也会纳入报告。
三、校园贷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目前,我国信用體系尚不完善,想要在短时间(下转218页)
(上接18页)内完善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时,网贷行业问题颇多,不合规行为在各个细分领域大量存在。想要有效监管,就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一经发现违规现象,便按照相应的处罚制度加以严惩。
虽说网贷监管正式文件还未出台,具体处罚力度在于地方,但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真正能用得上的日常监管处罚措施就是“警告、通报批评或者罚款3万元”。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罚力度着实太轻,能管好那么多普遍徘徊在法律边缘的P2P平台,简直是天方夜谭。
2.加强对网贷的市场宣传监管
P2P平台一般采取线上广告宣传以及线下贴广告、招代理拉人头等方式宣传。对于广告宣传,部分地区例如北京已经要求下架所有P2P广告,包括电视台、地铁、报纸等,而更多地区还没有做要求。显然,广告宣传限制这块还需加强监管。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对网络借贷的知识和风险进行宣传,对互联网金融经济犯罪的常见类型、惯用手法和动态特征开展多层面、多角度宣传,提醒公众理性投资,提升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和能力。
3.规范平台审核流程
在“小郑悲剧”事件中,小郑作为一班之长编造借口获得了班上近30位同学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达到了11万元。从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借款过程中,借款人不是证件上的本人也能顺利通过资质审核,这些平台的审核风控是不严格的。网贷平台则应规范审批流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经营业务,要对借款人贷款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对虚假信息审核不实的以及非本人借贷的情况,平台也要承担责任。
4.告知综合成本
据相关媒体报道,网贷平台往往会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实际上,具体算起来,其贷款年化利率普遍在20%以上,这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比高利贷还高利贷。而这些,很多贷款的学生显然是蒙在鼓里的。对于此类违规做法的监管,国外的通常做法是,明确要求必须把整个借贷的综合总成本告知消费者,而不仅仅是告知月息多少。
5.提升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盲目高额消费,追求名牌,一味攀比是很不好的消费现象,实用加实惠是生活消费的合理原则。作为学生,应该把钱花在必须花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理智的选择。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还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大学时代是独立生活、独立理财的起步阶段。大学生在拥有“知识财富”的同时,也要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管理财富的技能。大学阶段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养成一些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财常识,是终身受益的。
参考文献:
[1]陈俊宇,刘冠青,王席平.P2P校园网贷平台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6(7).
[2]郑春梅,贾姗姗.国内外校园贷平台比较与规制分析[J].财经界,2016(17).
[3]赵永峰.信息化时代引导大学生远离“校园贷”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3).
[4]吴昀霖.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