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全息阅读书目的研制与推荐

2018-08-10 05:43
江苏教育 2018年41期
关键词:书单全息书目

说起“阅读”,人们思考最多的往往就是“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儿童,学校和家庭作为儿童阅读的原生单位,肩负着儿童读物推荐的重责。在构建儿童全息阅读课程之初,学校就对“六年中给学生读什么样的书”进行了思考,这些书目的研制和推荐成为儿童全息阅读核心的构成内容。

一、儿童全息阅读书目研制的基本原则

基于当前儿童阅读的现状和问题,在“全息阅读”理念的引领下,遵循客观、公正、科学的推荐原则,研制一套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书目,这需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自主选择+共读共赏。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个性特征,对书籍的选择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书单的推荐需要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的基础上,提炼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共同阅读趋向。推荐的书目不仅学生爱阅读,能共读互享,也能成为各科教师、家长走进儿童心灵,和他们一起阅读共享的资源。打造一个全员参与的共读天地,并能引领其在共读基础上,每个个体又都能形成独特的阅读兴趣,探索个性化的阅读领域。

2.兴趣爱好+科学引导。

阅读兴趣爱好就如磁场,能将儿童引进自主阅读的天地。阅读书目的推荐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入手,尊重兴趣,让他们被喜爱的书本吸引,从而渐渐热爱阅读。但仅凭喜好的选择性阅读必然导致阅读的片面,要在儿童阅读初期就避免出现阅读的“偏食”现象,就需要通过书单的推荐,坚持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引领,给学生正确的、美好的正面影响,让他们真正读有价值的好书。

3.图文并存+全媒体介入。

传统的纸质阅读推荐书目,可参照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研发推出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趣味,一二年级侧重推荐绘本类图书,中高年级以整本文字书的阅读为主。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阅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阅读,借助新科技手段,电子阅读已成为传统阅读形式的有力补充,学生可利用网络、手机APP、便携式阅读器等移动终端阅读。所以在推荐书目的研制时,一定不能忽视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

4.民族文化+世界眼光。

在当前“民族自信”文化的引领下,少年儿童作为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接班人,需要我们推荐的书目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本土特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特色的经典读物和本土作家的作品在书单中应占有较重要的分量。但中华少年仍需有心怀世界、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世界性经典作品仍然是学生阅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二、儿童全息阅读书目研制的内容及主题

1.阅读内容选择:基于“儿童立场+生命成长”。

三井实验小学以“一滴小水花,奔向大海,融入世界”为办学愿景。学校“求原”教育理念旨在“回归教育本原,培养求原人格”,根本任务是追求人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促进儿童自身精神成长。其他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也多强调儿童精神的成长、人格的培养。儿童全息阅读内容的开发、书目的研制呈现出鲜明的“儿童立场”:让儿童爱上阅读,在阅读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核心素养,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也就是实现三个“基于”:基于儿童生活的生态建构需要促进生命成长,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人格成长,基于儿童未来人生发展的社会性需求促进核心能力成长。

2.阅读主题设计:基于“作品核心价值+科学常识”。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儿童每走进一本书,就应该打开一扇世界之窗。儿童文学是儿童打开世界之窗的钥匙之一。从深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指向和儿童成长研究专家的主要观点出发,从刘绪源先生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提出的三个最基本的“母题”(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出发,结合朱自强教授在《儿童文学概论》《经典这样告诉我们》两本书中提出的关于儿童文学观点,以及朱永新先生在《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一书中提出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维度有八大价值领域,基于我校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从中择取“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将儿童全息阅读书目分成五大主题,即“爱”“成长”“自然”“历史”“生命”,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现状进行细化分类,提出针对不同年段主题的不同要求。再根据细化主题推荐适合儿童阅读的主题书籍,构建起儿童全息阅读内容的整体框架,见图1。

图1 儿童全息阅读内容主题框架图

3.阅读书目推荐:基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儿童群体阅读兴趣爱好+儿童阅读能力基础”。

(1)儿童核心素养培育。实施儿童全息阅读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素养,儿童全息阅读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科学素养指学生能形成学习方法、坚持求真求实、主动合作创新;艺术素养指学生能欣赏作品、习得技能、表达情感;人文素养指感受“爱”(家庭亲情、伙伴友谊、爱与责任),学会“成长”(认识自我、相信自己、坚持梦想),关爱“自然”,了解“历史”,思索“生命”的相关内容。

中国儿童文学缺乏科学领域,可以通过“自然”这一领域中爱自然、了解自然、探究自然的内容进行科学内容的渗透。

(2)儿童群体阅读兴趣爱好。基于核心素养的达成,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我们围绕五大主题,选择适合6~12岁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籍,开发形成儿童全息阅读课程内容,形成一至六年级的分级阅读书单。并采取必读与选读并举、专题与渗透共存的多样阅读实施形式。

一二年级阅读以图文并茂的图书为主;三四年级增加文字阅读数量巩固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五六年级增加不同题材读物,拓展思维空间,形成个人阅读倾向。

(3)儿童阅读能力基础。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年龄跨度较大,各个年段的儿童能力基础相去甚远。低年段阅读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理解作品内容;中年段能在他人的提示下边读边思,把握主题,理解内在含义;高年级能迅速大量掌握阅读信息,能与伙伴交流阅读中自己的感受,对读物作出评价。不同的能力基础对书籍的知识信息量、内涵思想意义等有着完全不同的需求,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在书目制定时做出了分级。根据细化的5个大主题、12个小主题,按照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原则进行细致筛选,形成《三井实验小学儿童全息阅读推荐书目(试行稿)》。课程内容(书单)制定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一学年的推广实践研究,不定期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书单的科学性,及时修订形成《三井实验小学儿童全息阅读推荐书目(修订稿)》,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三、儿童全息阅读书目研制的过程及成果

儿童“全息阅读”书目的研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期间我们体会到了研究过程的艰辛和团队的力量,回顾研究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外阅读千万工程”阅读书单》的梳理。2005年起学校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2011年提出了“全阅读”的实施要求,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中心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内涵,整理出《三井实验小学“课外阅读千万工程”阅读书单》,各年级每学年推荐10本共读分享书目,10本自主拓展阅读书目。这些书目的阅读将学生由自由散乱式阅读引向了一个有借鉴、可分享的聚焦式阅读。

第二阶段:《三井实验小学儿童全息阅读书单(修订稿)》的诞生。从2013年“林格伦作品进校园”世界经典文学作品推广活动至2015年提出“儿童全息阅读”理念,“儿童全息阅读的实践研究”成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学校成立了“全息阅读”项目组,由语文教师作为主力,其他各科教师辅助,以全员参与全息阅读的方式展开书目研制。“儿童全息阅读”书单在课题引领下,逐步由原来笼统的分年级书单细化为分年级、按主题的主题式阅读书单。

第三阶段:《三井实验小学儿童全息阅读课程内容》体系架构。继2015年省级课题确立以来,学校以校本化课程建设为平台,在校内全面推进儿童全息阅读。2016年顺利成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相关研究成果《全息阅读课程:从学科本位到“全人”发展》发表于《人民教育》。2017年1月“儿童全息阅读课程”获得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与此同时,全息阅读书单也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深化,并以“课程”的视角,架构起了儿童全息阅读课程的内容框架。“全息阅读”实践逐渐形成品牌,2017年《扬子晚报》对此进行了专版报道,所研制书单成为市区部分学校开展儿童阅读活动的参考依据。

虽然目前有了这样一份书单,但书单的研制还需拥有开放的情怀。如果伴随着时代的前进,有更好的作品出现,有更好的版本问世,我们也将不断进行修订、调整,确保书单的推荐与时俱进。

当然儿童阅读不止读书,更要以读书为引领,走向幸福生活。期望儿童在有价值的图书世界里个性化发展,这才是“全息阅读”实践的真谛,更是“井小”每一位教育者的不懈追求。

猜你喜欢
书单全息书目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全息投影"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暑假阅读书单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