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珊
【摘要】:本文介绍了花生单粒精播的增产原理,单粒精播技术和花生单粒精播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花生 单粒精播 栽培技术 前景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麦套花生逐步发展为麦后直播花生,由于田间机械应用,种子质量提高,水肥条件改善,夏直播覆膜花生减粒增穴能在培育健壮个体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单株早、中期结实潜力,显著增加花生荚果产量。单粒精播可保出苗率,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为实现花生超高产奠定了基础。
1、花生单粒精播的意义
花生单粒精播能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有利于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地力,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节约用种、提高效益、增加产量。便于机械化设计。
2、花生单粒精播的增产原理
2.1促进花生健壮生长
花生苗期生长好坏即壮苗与否直接决定着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高低,壮苗是高产的重要基础。单粒精播利于形成壮苗,壮苗对于花芽分化和开花均有促进作用。单粒精播可显著提高前期有效花、有效针的数量,有利于形成数量多、质量高的荚果。在一定密度范围内(13.5-25.5万株/公顷),群体果针数、结果数、饱果数、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以19.5万株/公顷处理为最高,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低,其原因在于稀播群体过小以及高密度群体单株生长潜力明显被人为限制所致。壮苗有利于形成高产壮株,能明显提高花生植株素质,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2.2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花生出苗后叶面积发展稳健,叶面积峰值适宜,较高叶面积维持时间长,后期叶面积下降慢,有利于荚果成熟和防止花生早衰。
2.3提高花生根系活力
花生根系发育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整株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状况,特别是花生生长发育的中后期,是花生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根系活力,对于维持花生整株功能,特别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后期叶片的光合效率,促进荚果发育,增加产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粒精播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可一直延续至生育后期,生育后期单株和群体较高的根系活力当与单粒精播有利于前期根系生长、形成强健根系有关。
花生单粒精播可促进根系吸收,提高根系伤流量。提高根系伤流液中内源激素含量(CTK、IAA和GA3等)。提高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含量,尤其在花生进入结荚期,提高更加明显。提高根系伤流液中N、P、K等矿质养分含量。同时,单粒精播还影响了根内糖类物质的利用与转化。所有这些,对于延缓植株衰老、增加后期养分供应、促进荚果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4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和生理功能
花生单粒精播中后期较高LAI维持时间长,后期下降慢,饱果成熟期仍具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利于中后期群体干物质积累。叶绿素的逐渐降解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特征。生育中后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叶绿素降解慢,叶片功能期长。叶片中SOD、CAT和POD活性高且维持时间长,MDA含量低且增加慢。
2.5较好地协调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从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单粒精播增产原因主要在于单株结果数、果重显著增加,从而群体果数和产量显著增加。在19.5-21.0万株/公顷密度条件下,可实现构成产量三要素的最佳组合。
3、 花生单粒精播技术
3.1选种
选用单株产量潜力大、结果性能和综合抗性好的中熟或中晚熟大果型品种。发芽率95%以上。将种子分极,选用一、二级种子分别播种。有条件的尽量用一级种,更能发挥单株增产潜力。
3.2起垄覆膜, 确保地膜功能的充分发挥
花生单粒精播宜采用地膜栽培,创高产地膜厚度宜0.006毫米。
垄距85-90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5-60厘米,垄上小行距30-35厘米。人工起垄要改梯形垄坡为矩形垄坡,以利于严实覆膜。机播也应参照上述规格进行。
3.3适期晚播
山东省最佳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
3.4足墒播种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以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即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在适期内,要有墒抢墒播种,无墒造墒,确保足墒播种。播深3-4厘米,切勿深播。
3.5合理密植
按平均行距42.5-45.0厘米,株距依实际情况而定,每公顷播21.0—22.5粒,每穴1粒。
3.6膜上覆土,引升子叶节位
无论是人工覆膜播种还是机械覆膜播种,均应在膜上顺播种行覆一小土垄,高度4-5厘米,以自行引升子叶节出膜。
3.7施肥及田间管理
单粒精播更应强调中后期不脱肥,肥力持久。重施花生换控释肥和后期的叶面喷肥。
4、花生单粒精播技术的应用前景
花生是用种量较大的作物,用种量中(早)熟大花生一般需300-375kg/公顷,早熟小花生一般需375-262.5kg/公顷。全国每年用于做种的花生约为150万吨,接近全国花生年产量的10%,相当于750万亩的花生产量,且都是优质花生。采用单粒精播栽培技术,即使产量相对于穴播双粒不增产,以每公顷节种3.5kg,按近三年全国平均种植面积500万公顷的一半改穴播双粒为单粒精播计算,那么,每年可节约大约13万吨优质花生仁,按每公斤8.0元计算,可节约10亿元。若再以近三年花生平均总产1455万吨基础上增产5%计算,每年又可增产70多万吨,若以增产10%计算,则仅增产一项就相当于一个花生种植大省的年产量。况且,据调研,部分地区仍在坚持沿用穴播多粒(每穴3-5粒)的不合理高耗低效播种方式,其节种与推广意义更大。
穴播单粒便于花生机械精量播种。要实现花生产业的大发展花生生产的机械化势在必行,应尽量将先进的栽培技术融入机械化作业过程中 ,彻底将花生生产者从繁重的田间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花生生产通过机械作业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现在应用的花生播种机,播种双粒率80%左右,或3粒,或1粒穴约占20%,易浪费种子且田間分布不均。单粒精播更便于机械化排种设计,提高播种效果和效率。
单粒精播不仅是为了试验,重要的是研发并推广一项可行的实用栽培技术,为慎重起见,在田间试验设计中本着遵循多重复、多地点、多年限的思路,进行周密的试验安排,力保揭示事物的真相。纵观三个年度,四处试验点,18次重复,108小区严格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适宜的精播密度,可实现产量要素的最佳结合,达到节种、增产和高效的效果。单株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单粒精播,可以节种25%,增产10%,经济效益增加15%,该栽培法是争取丰产、高效的有效途径,其大面积推广有极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