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毅敏
【摘 要】:节约型园林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型园林景观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园林建设的发展,尤其对于园林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会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对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质量有所增强。本论文简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维护与构建方面,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绿化养护
【前言】: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的园林建设中,节约型园林建设脱颖而出,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被日益重视的原因在于能够保护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适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构建生态型城市,提高生态环境水平,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高质量需求,园林建设有利于提升人们的视觉美观,减轻城市化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增强人们生活水平。
1、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的作用
节约型绿化园林的基本内涵是根据循环利用的根本准则,对资源能源进行合理的开采和使用,在整体运行的过程中,节约资源,增强资源的合理使用率,对能源的消耗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干扰,把财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低的份额,减少水土的使用,建设绿色城市,对城市面貌造成根本上的改变,推进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在城市园林绿化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园林建设对于人们来讲,普遍认为就是植树、植草,理解出现极大程度的误差,没有正确的认知,不重视园林绿化,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概念更是没有。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地飞速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和一些新兴企业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坏,随意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更需要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实施,从而改变生态环境。由于对节约型园林绿化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重视,导致在园林建设实施过程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包含着最严重的的就是浪费资源和违背自然规律进行人为的开采等活动,破坏生态系统。总的来讲,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实施有利于遵循自然规律进行适宜的开采,保护生态资源合理的利用,从根本意义上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这一重要任务。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施工政策,并且按照责任分配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职责上,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定期请教专业的技能人才进行授课学习,对不同土質,更优的选择适宜的植被,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呼吁国家进行相应的立法政策,制定法律法规条例,约束行为,禁止浪费资源,保护绿化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舒心愉悦的生活氛围。
2、在园林资源的使用率上做出合理的措施
节约型的概念,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在某种物质在有限的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对策实施,做到合理的效果利用,而节约型园林顾名思义,将资源合理的利用,并且发挥最优的效果,从而达到保护资源环境,构建生态型城市。所以,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发挥资源的最优效益,保护生态平衡,建设节约型园林。所以,在园林建设中,从最基础的构想、设计施工到后期保养和维护各个阶段,都要有周密的方案计划,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完善。其中,最重要的不泛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前期的施工过程遵循科学的方案,加上后期的完善维护,才能够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到达美化城市,净化环境的目的。
第一,由于每个城市气候条件的不同,所以能够生长的植物也有所不同,所以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节约型绿化园林建设。充分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减少由于各种科技的手段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利用风能、太阳能、水力等资源,解决土壤的灌溉问题。
第二,每个城市土壤机制的不同,有的城市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大,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排水工程,减少过多的水分含量;有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壤中含有盐碱的成分多,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排盐排碱工程,维持水土养分均衡;有的地区,土壤中黏土和板结土的成分过高,在种植之前,需要改良土壤的结构,保持土壤机制适宜普遍植物生存。
第三,需要对参与进行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过程中的所有工作者,事先的进行培训,对于所要施工的地区有针对性的调研和了解,从而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生存的植物,并且能够吸收空气中过多的有害杂质,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真正意义上做到节约。并且定期的进行技术方法培训,讨论如何能够使植物在种植之后更加稳定的生长,防止由于植物选择不当而对土壤进行二次翻新利用,破坏生态平衡,减少对于土壤造成的损坏。
第四,在绿化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一来可以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二来可以减少过多的财力投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花销。比如说,铺路用的多余石块和沙砾,可以用来铺设园林的路段,混合铺设还能够增强美观,工程中用的剩余的混凝土,可以找专业的人来搭建假山造景,枯枝落叶则可以用来当做土壤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肥料,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还能够减轻过多的垃圾给城市带来美观上的影响和环境上的污染。
3、在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实施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我国各个省份之间的地理环境不同,土壤机制不同,各地区水资源的可利用率不同,导致对城市的绿化需要作出相应的判断措施,对已经适宜土壤生存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后期维护,避免重复改造,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城市。笔者结合各个方面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3.1处理节约型园林和精品园林建设之间的关系
由于每个城市都有贫富差距的问题,导致一部分较为富有的小区,对于园林的要求也更加具有档次,对植被的要求更加珍稀,所以这种精品园林的出现,势必会打破城市生活的平衡。绝大部分的小区,则选择一些好生长、易做造型的植被,只要简单美观即可,响应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概念。这两种绿化模式,需要合理的平衡,树立正确的节约型园林的含义,确保首先要建设的是园林绿化节约型城市,将节约型园林建设和精品园林建设二者结合在一起,平衡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2实施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节约土地,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好绿化措施,合理的进行土地绿化使用,将节约土地和保护土地绿化使用二者关系正确处理,实现效益最优的原则。
3.3节约用水,保护园林绿化
地球的水资源是有限的,针对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的情况,需要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第一,进行水资源二次利用,第二,对于雨水资源,可以修筑堤坝,将水流拦截并且储蓄起来,并且进行过滤到适宜浇灌土壤为止,第三,对于地表水,可以进行开放应用。从这三个方面都能够保持园林的基本供水浇灌,为实现绿化園林做出根本上的帮助,从而能够展现出生态园林的美丽景观,在人们忙碌的同时,减轻疲劳,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3.4节约成本,促使绿化效果达到最优
将节约型园林绿化措施作为长远的工作去完成,采用合理的绿化方针,投入适当的财政资金,节约成本,促使绿化效果达到最优,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到每一寸土地都具有使用的意义,科学合理的规划化土地资源,增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最大的作用,确保园林绿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模式的开展,在一个城市当中是最基础的设施之一,从植被的种植到生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基本的养护工作。一个地区园林绿化的程度,决定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我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采用合理的构建节约型绿化园林的模式,积极的相应国家的号召。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绿化园林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创新绿化模式,在时代的变迁中,适应发展。解决人们生活的压力,较少空气环境污染,营造一个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银兄.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5546-5546.
[2]周丽娟.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7(11):94-96.
[3]孔祥年.以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实现长效管理探究[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9):175.
[4]饶淑玲.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8):3842-3842.
[5]张红.浅析节约型园林绿化及其主要类型[J].中国科技投资,2017(23):341.
[6]郭三梅.积极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8(1):62.
[7]王钊.基于节约型绿化浅究园林建设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7(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