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露
五一前夕,在四川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生产经理徐攀站上了颁奖台,成为了70名“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一。面对荣誉,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干一行爱一行,一定坚持到底!”
我的母亲是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从小从她身上领悟到的理念就是‘责任心、能吃苦’,这也是我工作、做人的信条。
34岁的徐攀灰头土脸从工地上下来,轻车熟路地迈过杂乱横陈的钢筋加工区,然后穿过一片荒草丛生泥地,来到临时用餐点吃晚饭。由于工地不具备煮饭条件,所有餐食都是从附近的镇上送来。当地海拔高达4200米,饭菜只能用高压锅加工,非软即硬,加之一路颠簸运来,饭菜早已失去了温度,难以下咽。
“快吃,完了早点休息!”徐攀吆喝着,帮着将饭盒递到同事、工人手中。这样的餐食,自他2017年5月来到甘孜州色达县洛若镇其梁沟安置点工程项目起,已经吃了1年多。不到10分钟,就有人陆陆续续起身离开回宿舍。作为项目施工经理,徐攀要全面负责施工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吃完饭后他又去周围转了转,检查是否有疏漏。再次回来时,天已完全暗了下来,只有山坡上的一排临时板房里还透露着些许微光。
而这,就是徐攀一年来的日常。
一片朦胧微光,伴着工人与远方家人电话聊天的声音,祥和温馨。徐攀这才想起,因为工作太忙,已有些时间没和成都的家人通电话,便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号码。“我这里都好,家里怎样?”出门在外,徐攀习惯报喜不报忧。电话那头的妻子了解他的性子,并没有多说,只是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在通话快结束时,才提醒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徐攀满口应着。
别看现在通信方便,但在徐攀去年刚来时,这里通讯全无。那段时间正值高原雨季,整月整月地下雨,导致项目现场与外面的联系时常中断,影响工程进度。有紧急事件需要与外面的指挥中心联系时,不得不爬上高山寻找信号联系,或是驱车到十几公里的镇上。“有时几个人去山顶找信号,一人举着一个手机,样子滑稽又好笑。”徐攀坦言,那时才逐渐体会到建筑行业的艰苦。这一情况在当年7月底才得到缓解,电信2G信号被接入,9月又通了移动信号。
由于施工点距离洛若镇25公里,距色达县城40多公里,且道路崎岖泥泞,到镇上都得花上40多分钟。而受进场道路受限的原因,车辆负载均在20吨以下,大量物资只能在20公里外卸货中转,无形中又给徐攀增加了压力。中转过程中,他一直在现场指挥,卸货、转装、分运,每一个环节他都一一把关,力争零差错。
相比信号和道路带来的麻烦,徐攀面对的最大难题还是高原天气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影响。由于气候每日变化多样,每天几场雨雪、冰雹是家常便饭,必须要注意对施工成品的保护,充分考虑冬季的冻胀影响,如混凝土防冻处理、装饰装修墙面升温保护等。最重要的是,当地一到冬天就大雪纷飞,并不适合开展建设项目。因此,徐攀带领工友争分夺秒抢工期,争取入冬前完成基建准备工作。按计划,初期主要是大范围开挖道路和房建基础土方。但那时正值高原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徐攀只能和工友们站在板房屋檐下一边看雨,一边摇头。为了抓工期,他每晚都和同事开会,研究施工方案。因为担心工期,他经常一宿一宿睡不着,1个月下来足足瘦了10斤。所幸到了8月,降雨有所减少,被耽误的工作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在徐攀看来,虽然项目工地生活条件不好、工作环境恶劣,但自己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善这里的状况,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为此吃点苦根本算不得什么。
然而,愿望还没有成真,徐攀就“倒下”了。那段时间,他每天平均要主持两个会议,一个业主会议,一个项目内部会议,熬夜查阅文件,准备会议资料是工作常态。但由于不适应高原气候,他的眼睛很快出现了问题。
一天晚上,徐攀正伏在案头整理资料,突觉眼睛一阵胀痛,视线也变得模糊。心系工程进度的他当时并未太在意,只是用手揉了揉,又埋头继续工作。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眼睛胀痛越来越频繁,还伴着红肿。有同事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回事,弄不清情况的他怕同事担心,就一个劲儿地说没事。最后,还是同事去外面城镇办事时给他带回了眼药水,嘱咐每天滴上几滴。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徐攀又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才借着去城里办事的机会去了一趟医院,看了医生、吃了药,方才逐渐好转。
俗话说祸不单行,好容易眼睛见好,徐攀的嘴唇又出现了不适。原来,高原紫外线强,空气干燥,他的嘴唇出现干裂后由于没有及时保护治疗,导致感染化脓。有了之前的经验,徐攀一发现症状,就请同事从外面带来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每天吃饭、说话,都是钻心的疼痛。入冬后空气更加干燥,患处反复发作苦不堪言,让他一度有了回成都治疗的想法。可一想到还有工作等着自己去完成,他又把这个念头打消了,戴上口罩咬牙继续坚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岗位上,要对得起公司、同事的信任,更要对得起自己的承诺。”就这样,他一直忍痛工作,直到11月左右,所有症状才慢慢消失。
回忆起两次“病倒”,徐攀并不抱怨环境的恶劣,而是打趣地表示“都怪自己以前太娇气”。在来色达前,他已在建筑行业打拼了八九年,但过去都是参与城市基建项目,第一次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工作,难免身体吃不消。“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病倒。”如今的徐攀已经完全适应,信心满满。
近期,徐攀心情有些低落,因为一个和他并肩奋战了几个月的好兄弟正在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身边的同事来来去去,已经换了一茬。但每次听说有同事离开,徐攀心里都不是滋味。
去年10月底的一天凌晨夜里,忙活了一天的工人们都已睡下,烟道安装班组的一名工人突然身体不适,出现呼吸困难、短暂休克等症状。同宿舍的其他工人发现情况后,第一时间敲响了徐攀的房门。徐攀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拿起车钥匙就向外奔去,一边招呼工友将患病的工人抬上车。
此时的高原已是大雪纷飞。摸黑上了路,车窗外的冷风吹到身上,徐攀才意识到走得急,连一件外套都没来得及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徐攀只能与远在色达县城的指挥点联系,安排车辆送工人去成都治疗。
第二天,徐攀才得知,那名工人是出现了高原反应。让徐攀高兴的是,由于处置及时,那名工人没有生命危险,但后来发生的事又让他有些惆怅——那名工人随后离开项目工地,到成都一个新工地上干活去了。“因为工资高,所以来这里的人很多,但是条件差,离开的人也多。”徐攀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每一批来工地的工人,最终能留下来三成就算不错了。
不只是工人难留下,管理队伍也在流失。当初与徐攀一同来安置点项目的管理人员有15人,一年下来,加上他在内已只剩6人。有的是工作调动,有的是自身工作计划,有的是个人原因。人员流失,往往会导致施工延误,但徐攀还是对同事的选择表示理解:“毕竟工作任务重、身体吃不消、精神压力大,而且缺少陪伴家人的时间。”
夜深人静的时候,徐攀也考虑过退缩,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我的母亲是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从小从她身上领悟到的理念就是‘责任心、能吃苦’,这也是我工作、做人的信条。”徐攀期待着,有一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住在他参与建设的房子里,吃着热乎的饭菜,聊着有趣的见闻,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那便是他坚持的理由,也是他心中最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