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2018-08-08 01:54:56杨金华
新课程(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总成绩学业成绩回归方程

杨金华

(武汉市青山区教育局教科研中心,湖北 武汉)

一、前言

1.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在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认知或信念,它反映了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正确认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业成就。

2.问题提出

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已有研究虽然比较多,但结论大多不一致,尤其是在成绩目标方面,而且很多都是整体取样,未进行区分。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验证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总成绩及各科成绩的关系,同时在班级类型、年级、性别中进行比较。

二、研究目的和假设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普通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般状况和影响因素,探索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假设: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总成绩及各科成绩显著相关,其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自我调节效能感呈负相关;学校类型、班级类型、年级、性别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

三、研究方法

1.取样

选取某普通中学327名高中在校学生,其中有效问卷289份,包括高一年级118份、高二年级209份,快班学生155份、普通班学生172份,平均年龄15.57岁。

2.量表

《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包含三个不同层次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效能感三个量表。量表共29题,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各个分量表的分值范围分别是:一般自我效能感(F1)9~45 分,学业自我效能感(F2)9~45分,自我调节效能感(F3)6~30分,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703,三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231、0.7863、0.6962。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每个项目之间的系数、可信度都比较高。

四、研究结果

1.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相关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各科成绩及总成绩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数学、物理、化学及总成绩显著相关,自我调节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无显著性相关。

表1 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2.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2 自我效能感对总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表2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总成绩呈显著线性相关(t=2.733,p<0.01),回归方程为 y=0.207x+30.023;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总成绩呈显著线性相关(t=-2.037,p<0.05),回归方程为y=-0.146x-18.923。在其他方面则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五、讨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现,虽然自我效能感与总成绩的关系总体上是显著的,但不同类型的自我效能感与总成绩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这启示我们,学校及家庭教育应引导学生面对学业问题,多从自身的努力程度而非能力、天赋、水平等方面评价自己,对学生学业成绩予以积极回应。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直觉或信念,而不是行动本身或能力本身。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得分预测其学业成绩,这样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其风格策略,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这也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新思路。

猜你喜欢
总成绩学业成绩回归方程
基于回归分析模型的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研究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体育科研(2016年5期)2016-07-31 17:44:26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飞镖比赛
飞镖比赛
读写算(上)(2015年25期)2015-09-10 12:15:02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