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林业建设进程的加快,森林总面积也日益增多,而林业培育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面临全新的挑战。为了有效提升森林的培育及管理水平,被窝呢围绕林业培育的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目前我国林业培育的状况,论述了林业培育管理的相关技术,提出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林业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森林资源总量逐年增大,但是在森林面积增加的同时,森林的质量还有待加强。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必须进一步强化林业培育技术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加快推动林业的现代化发展。
1、林业培育概述
林业培育是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涵盖了从林木的良种生产、苗木培育、造林、林木抚育、林木成林或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因此它是在设定培育目标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自然及人为的活动来达到既定目标的技术及管理过程。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培育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表现为培育技术的日益完善,同时也表现为相关的设施和设备更加高效化便捷化。
2、林业培育管理技术
2.1良种选育
林木良种选育主要注意三点:选种、引种和育种。选种要不仅要选择优良的树种,而在确定树种后,还要选择树种内的优树或者是优良的类型,比如自然突变的枝或干、天然杂种或者经过人工繁殖后培育而成的新型品种。此外,还要考虑到种植区域的情况,根据所在地与和种植面积来确定树种。引种必须经过过特定的驯化实践,证明种子能在当地的土质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并开花结果。比如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优良树种、变种、优树及杂交品种等。育种要结合一系列的人工措施,比如采用杂交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照射育种等手段来培育出新的林木品种。
2.2苗木培育
苗木培育要注意育苗苗圃的选择。苗圃的土质要疏松,土壤养分较高,土壤的酸碱度必须与种苗的喜好相结合。此外为了保障苗木的后续生产和管理,尽量具备良好的水热条件。对于一些土壤较为贫瘠的区域,要配合施肥措施,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同时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做好科学灌溉,保障苗木的成活率。苗木培育的时间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通常来说,苗木培育多选择在冬末初春时节,这时期进行培养可以有效降低苗木水分的揮发量,使苗木的成活率得到保障。
2.3造林
造林前首先要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对人工林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结合林木的生长特性及病虫害防治,科学设置种苗的种植区域,尽量形成混合林的种植结构。整地环节包括林地的清理和土壤翻耕。林地清理后可将杂草或灌木堆成块状或条状,用来增加土壤的肥力。整地通常在造林前一年完成,而冬季易发生冻害的地区可采用随整随造的方法。造林后的管理主要是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结合种植树种及区域的气候情况进行管理。
3、林业病虫害管理措施
3.1构建和完善森林监测站点
在森林监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方面,林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操作的标准和规范,使监测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另一方面,对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和设施的升级,提升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水平。
3.2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3.2.1森林植物检疫
检疫要涵盖到生长繁殖和流通储存的所有环节。比如种苗的来源、繁育基地的管理环境、集贸市场等等。一旦发现有检疫对象含有危险性的病源,应立即采取措施,指导和监督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除害处理,同时做好检疫的记录和总结,及时向当地的森林检疫机构和林业部门做好疫情的报告。
3.2.2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对于成林,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利用生态平衡来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对于幼林和人工纯林,要加大生物防治的力度,比如天敌的招引利用、微生物、捕食性昆虫等等,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药剂,尽量选择对天敌无害的药剂品种,同时控制好用药的时间和用药方法,做到既能杀灭有害病虫,又能保护天敌物种。
3.2.3营林技术防治
成熟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控及平衡能力,可有效避免病虫灾害的发生。比如,可以通过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合林;采用各种嫁接技术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控制病虫害面积的扩大;对人工栽植的中幼龄林木应进行抚育管理,对中龄以上的林木合理修剪分支,提高树木生长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成熟和稳定,森林自有的生态防护功能也将越来越强。
结语
在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采用不同培育方法和防治技术,以及相关的措施和手段,有效开展林业建设,使我国的林业技术水平与发展规模不断提升,早日实现林业的生态化、社会化、可持续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谈林业的发展与林业资源的培育,张志华,《科技与企业》,2012(19)
[2]当前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与解决措施,李海英,《农业与技术》,2014(2)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洪博源,《林业科技》,2012(1)